林锡芝
- 作品数:17 被引量:15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大鲵五种同工酶的电泳研究被引量:2
- 1993年
- 大鲵在进比地位上是处于鱼类和无尾两栖类之间的过渡性物种,全面地研究与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关于大鲵的生理生化指标方面的研究材料较为零星,其同工酶系统的研究结果还未见报道。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大鲵的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酯酶。
- 肖汉兵刘鉴毅林锡芝
- 关键词:同功酶电泳分析
- 葛洲坝截流前长江干流的浮游植物被引量:13
- 1986年
- 浮游植物是鱼类直接和间接的饵料,也是水体生产力的基础。它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动,是直接影响水体渔业产量.因此,我们于1980年11月至1981年10月对长江干流宜宾至吴淞等16个江段进行了二次调查,并对万县、宜昌和沙市江段作了周年调查,共获得定性定量样品226瓶.现将分析结果综合如下.
- 胡美琴林锡芝
- 关键词:长江浮游植物饵料水产资源调查
- 大鲵早期胚胎发育观察被引量:25
- 1994年
- 通过人工繁殖,我们先后获得4批大鲵幼苗。本文对大鲵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致观察,确定了发育全过程的时序,详细描述了外形特征,同时绘制出各发育时期的特征图。
- 刘鉴毅林锡芝杨焱清肖汉兵
- 关键词:发育胚胎
- 中国大鲵人工驯养繁殖的研究
- 本文报道了1987~1994年人工驯养20多批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的成功经验及1991~1997年连续7年采用人工催产授精孵出大鲵子一代(F)1300尾。目前F经人工培育已性腺成熟,为大鲵子二...
- 刘鉴毅肖汉兵杨焱清林锡芝
- 关键词:人工生态驯养催产繁殖
- 文献传递
- 中国大鲵人工孵化生态初报被引量:15
- 1995年
- 在人为控制光照强度和水温、适当调节水质的条件下,中国大鲵人工催产获得的受精卵,利用充分曝气过的自来水和地下井水均可孵化出大鲵幼苗。
- 刘鉴毅杨焱清肖汉兵林锡芝
- 关键词:孵化人工孵化生态
- 长江水质污染与浮游生物指示种类被引量:1
- 1982年
- 长江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53条,南北交汇的河川与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构成庞大水系,水量极为丰富、每年入海水量约一万亿立方米,流域内有三亿人口,四亿亩耕地,是我国工农业发达的地区。工农业产值均占全国的40%。据不完全统计全流域大小污染源约四万多个,其中重大污染源490个,
- 林锡芝胡美琴
- 关键词:污染源水质污染江水水量浮游生物农业产值
- 池养大鲵的人工催产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本文报道了人工培育大鲵亲本的繁殖结果。在养殖条件下,大鲵的性腺可正常发育,大鲵的性成熟年龄为5龄,性周期为一年一次,群体的繁殖高峰期出现在每年的6—8月。使用LRH-A或HCG均可诱导大鲵产卵和排精。群体的性腺发育进程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雄性比雌性的发育时间长10—20d。在繁殖盛期进行人工催产,获产率为60%左右。人工繁育的子代,在培育为亲本时,其性腺发育的个体差异仍然存在。养殖的性成熟个体,在没有受到外源激素作用时,将不会发生自然排卵现象,雄鲵不能挤出精液。在20—23℃下,雌性大鲵的效应时间约为96—120h,雄性可在80h后挤到精液。大鲵的产卵量为400—500粒,平均为430粒。多次产卵个体的产卵量多于初次产卵个体。低剂量的药物催熟,未发现对性腺发育进程和产卵结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肖汉兵刘鉴毅杨焱清林锡芝
- 关键词:人工养殖人工繁殖
- 养殖条件下大鲵性腺周年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9
- 1995年
- 养殖条件下大鲵性腺周年变化的研究肖汉兵,刘鉴毅,林锡芝,杨焱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荆沙市434000)研究大鲵的性腺发育过程和规律,是研究其繁殖生物学的基本问题。在一些资源调查方面的文献中,曾有人报道过有关的研究工作。但其材料均取自原...
- 肖汉兵刘鉴毅林锡芝杨焱清
- 关键词:人工养殖
- 大鲵耗氧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1989年
- 大鲵耗氧量与体重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在水呼吸状态下,13.0℃时,y=-0.723+0.631x;17.5℃时.y=-0.831+0.691x.在气呼吸状态下,17.5℃时,y=-0.374+0.528x.在13.0~17.5℃内,大鲵的气呼吸状态与水呼吸状态的标准代谢率无显著性差异.温度对大鲵的耗氧率有影响,其Q_(10)值约为1.20~1.70.
- 肖汉兵林锡芝
- 关键词:耗氧率鱼类养殖
- 大鲵成熟精、卵的形态学观察及受精卵孵化中的形态变化被引量:22
- 1999年
- 本文通过连续9年观察中国大鲵成熟精子,连续10年观察中国大鲵成熟卵子的形态后加以概括描述。正常精子呈尖椒状,全长约190μm,头部约占全长的25%,头尾部之间无明显颈部。中国大鲵产出的卵为念珠状长链型带形卵,卵球含三层膜,卵有单胞卵也有多胞卵,卵的形态多样。受精卵孵化过程吸水增大,第五天吸足平衡,吸水率达185%;胶带也吸水增大,第四天基本吸足,吸水率达150%。
- 刘鉴毅肖汉兵杨焱清林锡芝
- 关键词:精子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