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池学
- 作品数:20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兔脑缺血模型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实验研究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是一种可以用来观察活体细胞代谢的无创伤性检测手段,它的应用检测脑部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兔急性脑缺血模型,利用磁共振扩散...
- 刘波叶泳松周懂晶邓时贵刘岘桑池学
- 关键词:急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脑白质损伤
- 文献传递
- 急性兔脑缺血模型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实验研究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可以用来观察活体细胞代谢的无创伤性检测手段,它的应用检测脑部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兔急性脑缺血模型,利用磁共振扩散张...
- 刘波叶泳松周懂晶邓时贵刘岘桑池学
- 文献传递
- 急性兔脑缺血模型磁共振波谱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急性兔脑缺血的磁共振波谱改变.方法建立兔急性脑缺血模型并行MRS检查,在缺血中心区和周围区分别检测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结果缺血区的1H-磁共振波谱显示NAA明显下降或消失,Cho、Cr亦见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如NAA,且缺血中心区下降幅度较缺血周围区下降幅度大;出现Lac峰,且缺血中心区Lac峰值最高,缺血周围区较低。结论本实验通过研究兔急性脑缺血模型的MRS特点,为脑缺血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和实验理论依据。
- 刘波叶泳松周懂晶邓时贵刘岘桑池学
- 关键词:脑缺血波谱
- 模拟血管介入栓塞技术建立中大型实验动物脑缺血模型
- 目的:建立中大型实验动物脑缺血模型。方法:以兔为例,模拟血管介入栓塞技术,行颈内动脉栓塞明胶微球,建立脑缺血模型。结果:mg级明胶微球介入栓塞后,动物出现明显的脑缺血症状,0.4mg剂量的模型成功率为70[%]。脑组织缺...
- 邓时贵刘波李伟英桑池学巫志峰
- 关键词:脑缺血动物模型明胶微球
- 文献传递
- 应用CT灌注成像评价电针治疗实验性全脑低血流灌注
- 目的:探讨利用 CT 灌注成像评价电针治疗实验性脑低血流灌注疗效。资料和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针刺组10只,非针刺组10只。针刺组和非针刺组采用结扎双侧颈内动脉及右侧椎动脉方法,复制实验性脑低血流...
- 刘波周懂晶叶泳松桑池学邓时贵刘岘李宁娜
- 关键词:电针低灌注
- 文献传递
- 电针治疗实验性全脑低血流灌注的CT及病理改变
- 电针对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已有较多的文献报道,然而对脑梗死前期的脑低血流灌注的影响如何,则少有报道。笔者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实验性脑低灌注模型在电针治疗后大脑皮质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的变化,...
- 刘波叶泳松周懂晶邓时贵刘岘桑池学
- 关键词:CT灌注成像电针治疗脑血容量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急性兔脑缺血模型磁共振波谱的实验研究
- 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测体内化学成分的方法,能够活体测量脑组织的代谢情况,能早期、敏感地放映缺氧缺血后脑损伤,提供细胞能量代谢、细胞膜崩...
- 刘波叶泳松周懂晶邓时贵刘岘桑池学
- 关键词:急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磁共振波谱成像
- 文献传递
- 急性兔脑缺血模型MR扩散张量成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实验性急性兔脑缺血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改变。材料与方法建立兔急性脑缺血模型,常规行T2WI、DWI、DTI检查,测量比较缺血灶和正常对照侧的平均扩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分析彩色FA图和脑白质纤维束示踪图。结果通过比较缺血灶与正常对照侧ADC值和FA值,两者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病灶侧明显减低。脑白质纤维束示踪图显示病灶白质束表现为缺失、断离、稀疏,邻近白质纤维束受压。结论DTI不仅可以准确评价急性期脑缺血的灰质、白质内水分子扩散各向异性改变的特点,并且脑白质纤维束示踪图可以清楚地显示出病灶远端神经束走向改变及其完整性。本实验通过研究兔急性脑缺血模型的DTI特点,为脑缺血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和实验理论依据。
- 刘波叶泳松周懂晶邓时贵刘岘桑池学
- 关键词:脑缺血磁共振成像扩散
- 应用CT灌注成像评价电针治疗实验性全脑低血流灌注
- 刘波叶泳松周懂晶桑池学邓时贵刘岘
- 低灌注兔模型脑血流动力学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实验性低灌注兔模型脑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6只及低灌注模型组10只。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及右侧椎动脉的方法,创建实验性低血流灌注模型。所有兔在术后4-6小时行CT平扫选择显示上矢状窦最大的两个层面,经股静脉以2ml/s速率注入造影剂行头颅CT灌注扫描,经后处理获得灌注图像。对感兴趣区平均脑血流量、平均脑血容量及达峰时间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测量与分析。取兔脑与CT灌注扫描相对应层面的切片行HE染色。结果低灌注模型组大白兔脑组织CBV为(20.43±2.88)ml·100mg^-1,CBF为(45.75±9.96)ml·min^-1·100mg^-1,TP为(2.61±0.29)s;正常对照组CBV为(33.37±11.06)ml·100mg^-1,CBF为(58.85±20.58)ml·min^-1·100mg^-1,TP为(2.08±0.20)s;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研究对象间的三个参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TP对低灌注模型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的反映更加敏感。结论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及单侧椎动脉制作兔低血流灌注模型稳定可靠。经股静脉团注对比剂行CT灌注扫描可较敏感地反映低灌注模型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为缺血性脑梗死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 刘波桑池学叶泳松周懂晶董洋邓时贵
- 关键词:CT灌注成像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