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洪 作品数:10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外生型肝癌的CT诊断2例 被引量:2 2001年 苏用能 吕顽 吕访贤 梁国洪 黄桂传关键词:外生型肝癌 CT MSCT平扫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MSCT检查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4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行MSCT平扫,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肝、脾、肾实质内血肿和挫伤21例,肝脾肾撕裂伤3例,腹腔积血7例,膀胱破裂1例,多脏器复合伤12例,合并骨折4例,急性闭合性腹部损伤主要为肝、胆、脾、胰、肾、膀胱等脏器。结论 MSCT平扫可对腹腔脏器、腹腔积血、腹膜后及脏器包膜下血肿等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提供影像,定位明确。 梁国洪关键词:闭合性腹部损伤 积水性无脑畸形CT分型 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提高对积水性无脑畸形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分析临床和CT 诊断证实的7 例积水性无脑畸形。结果:根据CT 和MRI表现并结合病因,积水性无脑畸形可分为:幕上、半球型和脑发育不全3 型。结论:本病是脑部少见的一种先天畸形,较易延误诊断。只要加强对此病的认识,紧密结合临床,大多数能作出及时诊断。 苏用能 梁国洪 韦培邦关键词:积水性 无脑畸形 CT 口服低浓度阳性对比剂在MSCTE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评价低浓度阳性对比剂在MSCT小肠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段口服自配肠道低浓度碘稀释液2000毫升进行肠道准备,采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方式进行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二维图像。结果:34例均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均顺利完成肠道准备和螺旋CT容积采集,肠道里对比剂均可清晰识别肠道,13例小肠充盈较好,21例小肠充盈稍欠佳,回肠充盈效果优于空肠。结论:口服低浓度阳性对比剂MSCTE是小肠疾病实用的检查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应用,其临床价值较大。 沈斌 朱宗勇 梁国洪 吕访贤关键词:多层螺旋CT 小肠 低浓度 阳性对比剂 口服 双源CT仿真内镜对结肠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双源CT仿真内镜与电子肠镜对结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结肠病变患者中,肿瘤部位为回盲部2例、升结肠7例、横结肠3例、降结肠1例、乙状结肠2及直肠3例,周边组织均无发现转移病灶。结论:CTVE依据MPR图像能准确定位,判断肿瘤浸润范围及肠腔外的转移情况,与电子肠镜联合应用,可以互相取其长处,对提高结肠肿瘤的诊断准确性及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周泽清 吕访贤 梁国洪 覃万年关键词:结肠肿瘤 电子肠镜 加注0.9%氯化钠溶液在MSCTU中显示输尿管的应用价值 2011年 目的探讨MSCT在泌尿系统造影中输尿管全程显示的技术与效果。方法选择无严重肾功能不全、无双侧尿路梗阻的泌尿系统螺旋CT扫描的病例60例,其中30例注射对比剂90~100m l,30例另外加注60m l 0.9%氯化钠溶液,进行CT三维重建,对输尿管全程显示进行对比。结果一组30例单纯注射对比剂,肾盂、输尿管全段及膀胱15m in全尿路显示8例(8/30),占26.6%;22例未能显示输尿管下段(22/30),占73.3%。二组30例注射对比剂后加注60m l 0.9%氯化钠溶液,肾盂、输尿管全段及膀胱15m in全尿路显示25例(25/30),占83.3%,其中12例单侧输尿管梗阻未充盈,健侧肾盂输尿管全段及膀胱充盈;5例未能显示输尿管下段(5/30),占16.6%。结论注射对比剂后加注0.9%氯化钠溶液,有助于提高泌尿系统全程显示率,并缩短全尿路充盈时间。 周泽清 吕访贤 周伟清 梁国洪关键词:多层螺旋CT 输尿管 对比剂 口服碘造影剂应用于肠道MSCT的检查方法 目的:通过口服对比剂,显示胃肠道及走行,了解腹部肿块病变来源。方法:本组11例腹部肿块患者,男8例,女3例,年龄28~73岁,平均50.5岁。7例作CT检查,4例作MR 吕访贤 梁国洪 吕顽文献传递 椎体定位CT体会 2004年 1.扫描技术和体位 我院使用的是GE-640全身CT机,其定位线最长体部为420mm、头部为270mm。椎体扫描条件为120KV,110mA,4.5秒,摄片窗宽250-350HU、窗位35—45HU,病人取仰卧位,头先进机器扫描架,双上肢置头上方,嘱病人保持不动。 梁国洪关键词:椎体 病人 CT 窗位 摄片 上肢 浅静脉留置针在双源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浅静脉留置针在双源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CT检查前浅静脉置管,并推注1ml对比剂行碘过敏试验,并固定留置针。扫描前抽吸A筒对比剂和B筒生理盐水,试推生理盐水10ml确认注射流畅完成注射准备工作,注射结束后留察时间保持静脉通道。结果:2 036例患者头颈血管、胸部血管、腹部血管及下肢血管均显示良好,均完成增强扫描,并达到CT的诊断要求。其中35例出现对比剂的延后反应,及时抗过敏措施后好转;16例发生渗漏,重新选择血管后完成血管成像和增强扫描。结论:浅静脉留置套管针可使患者感觉舒适,能承受短时间的快速高压注射,实现各部位血管的CT血管成像数据能成功采集,且能够保持静脉的通畅。 李燕奎 吕访贤 覃万年 梁国洪关键词:浅静脉 血管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