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济和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茶树
  • 4篇选育
  • 2篇选育报告
  • 2篇选择育种
  • 2篇育种
  • 2篇茶树新品种
  • 1篇新品种选育
  • 1篇选育研究
  • 1篇品种选育
  • 1篇大茶树

机构

  • 4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安徽省祁门茶...

作者

  • 5篇江济和
  • 1篇唐明熙
  • 1篇汪春园
  • 1篇邹瑚

传媒

  • 3篇茶业通报
  • 2篇茶叶

年份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茶树早、中、晚芽新品种选育研究报告
1995年
茶树早、中、晚芽新品种选育研究报告江济和(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从1982~1990年止,经9年品系比较试验结果,波毫、黄荆茶、黄山早芽三个品种,其亩产量显著超过标准种(安徽一号、安徽三号)和对照种,属红、绿茶兼制型,还适宜制作表现各品种突出芽...
江济和
关键词:茶树选择育种
茶树新品种“黄山早芽”选育报告被引量:2
1994年
黄山早芽是从黄山种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经1982~1990年品系比较实验,同等面积内比安徽一号增产39.64%,红绿茶品质优于标准种。此外,还进行经济性状和主要内含物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早芽是一个早生、优质、高产、抗寒性强适宜北方茶区推广的茶树新品种,1987年安徽省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良种。
江济和
关键词:选育茶树
茶树新品种黄荆茶选育报告被引量:1
1994年
茶树新品种黄荆茶选育报告江济和(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歙县巨川乡黄荆村是灌木型茶树黄荆大叶种的产地,当地山高闭锁,劣质种质基因难以传入,因而形成的有性自然种群性状表现优良。当地农民汪帮才,根据茶类品质特点与单株性状相结合,初选三百余株。1981...
江济和
关键词:茶树选育
凫早2号选育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凫早2号是以凫绿“四大名家”杨树林群体种为原始材料,通过系统选育而成。1983~1989年进行品比试验,1990~1994年进行省内江北和江南茶区区域性试验,其产量和品质明显超过标准种(安徽3号)和对照种(祁门种、黄山种、潜山群体)。研究结果表明:岛早2号是一个早芽、高产优质(红绿茶兼制、适制高档名优茶)、抗寒性强、适应性广、无性繁殖能力高的无性系良种。可在安徽省江北、江南茶区推广。
唐明熙汪春园江济和徐华安葛子政
关键词:茶树选择育种
论四川大茶树资源被引量:5
1993年
一、前言据调查资料表明,四川大茶树多分布在东经105°20′—107°,北纬31°—28°20′。在海拔600—1500米范围内。为了充分利用我国茶树资源,笔者将原有资料,加经整理,供研究参考。二、调查和实验方法 (一)调查方法:四川大茶树分布面积广,因此,依照地理位置分区,分年完成每年春。
江济和邹瑚
关键词:大茶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