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倩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兰州地震研究所青年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震
  • 2篇遥感
  • 2篇红外遥感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学
  • 1篇断层
  • 1篇断层活动
  • 1篇遥感资料
  • 1篇震前
  • 1篇强震
  • 1篇强震机理
  • 1篇强震预测
  • 1篇热红外
  • 1篇热红外遥感
  • 1篇热红外异常
  • 1篇卫星
  • 1篇小波
  • 1篇小波变换
  • 1篇静止卫星
  • 1篇活动地块

机构

  • 4篇中国地震局兰...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4篇汤倩
  • 4篇张璇
  • 3篇张元生
  • 3篇田秀丰
  • 1篇高见
  • 1篇魏从信
  • 1篇徐钦
  • 1篇徐溶

传媒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甘肃科技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红外遥感资料的断层活动变化特征研究——以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为例
2019年
断层活动与地表热环境紧密相关,同时发挥着把热异常和地震联系起来的承载作用。大多数强烈地震前都存在突出的热红外异常现象(徐秀登等,1991;陈梅花等,2003;邓志辉等,2003;康春丽等,2003),且可以利用有效的提取方法进行判定和识别(张元生等,2011;荆凤等,2013;张璇等,2013;郭晓等,2013)。地震热红外异常形态在震中区大多表现出与发震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的特征,该现象也说明地震热红外异常变化与断层活动具有明显相关性。
张璇张元生田秀丰汤倩徐溶
关键词:断层活动红外遥感小波变换
四川芦山7.0级地震卫星热红外异常解析被引量:42
2013年
以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C/E亮温资料为数据源,采用功率谱相对变化法对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进行震例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显示:震前热异常具有明显时空特征,2013年3月底震中及其北部区域出现热红外异常,异常区范围随时间逐渐扩大、幅度陡增;4月13日左右异常面积达到最大,随后缓慢收缩,异常持续时间近一个月,异常幅度最大值达到9倍多,最大值后3天发震。该次地震热红外异常特征显著,易于识别,进一步验证了卫星热红外异常在地震预判方面的作用。
张璇张元生魏从信田秀丰汤倩高见
关键词:静止卫星热红外遥感
强震机理与预测方法的分析与探讨
2014年
强烈地震以其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性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我国作为全球强震活动最频繁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所面临的防震减灾形势尤为严峻。通过地震预测和预测基础上的防御来减轻地震灾害,是防震减灾的最基本途径。近年来,对地震预测的研究受到了各国地质专家的广泛关注,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简要总结了我国在强震机理与预测方面所开展的基础研究及主要进展,分析了板内地震与板缘地震的差异,介绍了张国民研究员提出的中国大陆活动地块科学假说以及岳中琦博士提出的地震发震断陷沉积盆地缝洞高压天然气体沿低强度面致破裂岩体、再隆起地层反弹理论,并且从板块运动、块体运动与变形、深浅构造关系3个层次着手,研究强震孕育发生的物理模式和前兆机理,探讨强震孕育的深部环境及预测方法。尽管目前的研究及所取得的进展还是初步的,但其为探索强震成因机理、强震孕育发生的物理过程提供了许多科学启示,也为强震预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张璇田秀丰汤倩徐钦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强震机理活动地块板内地震强震预测
2018年四川兴文5.7级地震及西昌5.1级地震震前红外前兆异常追踪被引量:6
2019年
回顾和分析了2018年12月16日四川兴文5. 7级地震及10月31日西昌5. 1级地震前热红外异常的发现和追踪过程,详细叙述了两次地震的亮温资料在震前表现出的同一区域性热异常,以及各个时段的不同表现特征,并根据表现特征对热异常的追踪过程划分出4个阶段,分别为识别阶段、预判定阶段、追踪和逼近阶段及验证阶段,各阶段所关注的异常形态及转折信号可为地震预判提供较为明确的指示信息。另外,还对该手段的预测效能和技术问题进行了简单地说明和讨论。
张璇张元生汤倩张俏丽
关键词:热红外异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