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油藏
  • 3篇油田
  • 3篇难采
  • 3篇难采储量
  • 2篇油区
  • 2篇辽河油区
  • 2篇辽河油田
  • 1篇递减率
  • 1篇油田开发
  • 1篇特稠油
  • 1篇特稠油油藏
  • 1篇吞吐后期
  • 1篇权值
  • 1篇未开发储量
  • 1篇裂缝性
  • 1篇裂缝性油藏
  • 1篇经济极限
  • 1篇经济可采储量
  • 1篇可采储量
  • 1篇合理产能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7篇汤志
  • 2篇陈超
  • 2篇姜广义
  • 2篇郭秀文
  • 1篇冷泓颖
  • 1篇陈淑凤
  • 1篇邢淑霞
  • 1篇谢永清
  • 1篇叶峰
  • 1篇黄祥光
  • 1篇刘其成
  • 1篇曾宪红
  • 1篇许宁
  • 1篇朱婵
  • 1篇于军
  • 1篇赵洪岩
  • 1篇董良
  • 1篇周明旺
  • 1篇卢海滨

传媒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 1篇第三届全国特...
  • 1篇第四届全国特...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复杂结构井在边台北难采储量开发中的应用
2011年
边台北潜山区块由于地震资料品质差,原解释精度不够、裂缝发育相对较低,储层物性较差,直井开发效果差等原因一直未投入开发。针对该块开发存在的主要矛盾,部署一口试验井-边台-H1Z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结合试验井取得的成果,对该块开展了地质特征再认识,在构造落实、油层分布及产能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裂缝性油藏的发育特点,整体部署分支水平井19口。目前已完钻15口,日产油为164.2t/d,累计产油15444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同类难采储量区块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汤志
关键词:难采储量裂缝性油藏复杂结构井
应用区块品位综合评价辽河油区未开发储量被引量:5
2007年
针对辽河油区未开发储量零散,静、动态资料不全,储量丰度低、含油饱和度低、储层物性差、油藏埋藏深、油井产能低等问题,运用区块品位综合评价法,确定权衡区块品位的评价因子,并用比较法确定各因子权重,最终确定未开发储量品位并排序,优选品位较高区块作为下步开发的重点,指导辽河油区未动用储量的有效和有序开发。
姜广义曾宪红汤志董良卢海滨
关键词:未开发储量权值辽河油区
非热采油藏产能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从渗流基本理论出发,从单井产能到位率偏差较大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影响油井单井日产能力的主控因素,从不同油藏类型和不同井型等方面对油井产能计算方法开展评价研究,提出了测试产能与稳定产量关系法、试采产量法、物性参数法等油井产能计算方法,完善了非热采油藏产能建设区块油井产能计算方法,确定的单井日产能力接近于实际生产中稳定的平均单井日产油。
汤志
关键词:合理产能产能评价辽河油区
井层多重评价优化筛选体系的应用
针对辽河油区难采储量的静、动态资料不齐全、不系统、可靠性差的问题,在'四位一体'方法基础上,创建静动态结合的优化筛选体系.目前已成功应用到辽河储量优选评价中,共实施开发井121口,累计产油为30.91×104t,有效补充...
汤志
关键词:油田开发难采储量
文献传递
辽河油田不同类型油藏产量递减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辽河油田油藏类型复杂多样,通常在不分类型的情况下,采用常规模型对全区产量进行预测,其准确性较差。在常规递减率预测模型(Arps、Weibull、HCZ等模型)递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一种预测油气田产量的通用模型进行了重点研究,该模型可用以描述开发全过程的产量变化规律和递减率变化规律。结合辽河油田实际生产数据,通过研究不同类型油藏(中高渗砂岩、热采稠油、低渗透和特殊岩性)产量的递减规律,确定了四种类型油藏的模型参数,进行了产量递减率预测与验证,准确性很高。进而确定了各类油藏不同开采阶段的合理递减指标,对辽河油区的产量预测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汤志朱婵邢淑霞周明旺冷泓颖
关键词:递减率辽河油田
特稠油油藏吞吐后期经济可采储量的预测方法及模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稠油油藏吞吐后期经济可采储量的预测方法及模型,基于经济极限年产油量得到目标区块的经济可采储量,基于目标区块的累积产油值的对数和年产油值/累积产油值之间的关系得到可采储量计算模型。针对特稠油油藏,采用本发...
黄祥光郭秀文刘其成赵洪岩于军陈超陈淑凤王菲菲郑照花叶峰许宁汤志
难采储量二次评价研究
针对探明未开发储量品位较差、整体建产能效益差等制约开发的主要矛盾,提出“四个转变”工作思路。以齐37块、荣72块和边台古潜山油藏为例,在难采储量系统分类基础上,利用精细地震解释、储层预测研究、测井二次解释和产能评价等手段...
陈超郭秀文汤志谢永清姜广义
关键词:难采储量二次开发辽河油田储层预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