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雨

作品数:22 被引量:111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超声
  • 6篇造影
  • 6篇细胞
  • 5篇细胞癌
  • 4篇肝细胞
  • 4篇肝细胞癌
  • 4篇超声造影
  • 3篇止血
  • 3篇止血剂
  • 3篇注射
  • 3篇疗效
  • 3篇局部注射
  • 3篇肝癌
  • 2篇胆管
  • 2篇蛋白
  • 2篇动物
  • 2篇动物肝
  • 2篇动物肝脏
  • 2篇短期疗效
  • 2篇造影剂

机构

  • 15篇解放军第30...
  • 13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285...

作者

  • 22篇汤雨
  • 10篇千年松
  • 7篇李志艳
  • 6篇陶开山
  • 5篇周晓东
  • 5篇李猛
  • 5篇董晓宇
  • 5篇窦科峰
  • 4篇田江克
  • 4篇廖永晖
  • 3篇冯卉
  • 3篇于铭
  • 3篇冯松
  • 3篇韩增辉
  • 3篇李琳
  • 2篇贺建国
  • 2篇帝振宇
  • 2篇李俊杰
  • 2篇皋月娟
  • 2篇孟欣

传媒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肝脏
  • 2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被引量:66
2011年
氧化应激在正常情况下即存在,是机体内不可避免的一种状态。机体内有一系列的适应机制保护细胞免于受损伤,多种有害刺激可以打破氧化应激的平衡状态,促使细胞凋亡甚至导致病理损伤。氧化应激通过线粒体、死亡受体、内质网应激等途径介导细胞凋亡;也可能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活化核转录因子κB并诱导其表达、激活caspases等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内源性和外源性通路不一定相互独立,二者某些构成因素可能对单一刺激引起的凋亡过程的调节具有协同作用。
廖永晖汤雨千年松窦科峰
关键词:氧化应激凋亡
超声造影引导下局部注射止血剂治疗肾创伤出血短期疗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引导下局部注射止血剂治疗肾创伤出血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5只,制备Ⅲ~Ⅳ级肾创伤动物模型,实验全程监测并维持平均动脉压70mm Hg(1mm Hg=0.133kPa)。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超声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凝血酶治疗组15只在超声造影引导下于创伤灶内注射凝血酶,对照组10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组均于处理后5min再次行超声造影检查。处理后1h,常规超声测定肾包膜下血肿范围,随即处死动物后测定腹腔内游离液体量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后1h,凝血酶治疗组超声造影显示无活动性出血,对照组仍可见少量活动性出血。凝血酶治疗组肾包膜下血肿范围为(11±2)mm×(18±7)mm,对照组为(16±5)mm×(22±8)mm,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腹腔游离液体量分别约为(13±5)mL及(76±11)mL,前者明显少于后者(P<0.05)。剖腹探查见凝血酶治疗组创伤灶局部覆盖凝血块出血完全停止;对照组病灶局部见少许血凝块,伤口仍可见出血。结论超声造影引导下注射止血剂能有效抑制肾创伤活动性出血,短期疗效较好。
徐艳君周晓东于铭韩增辉郑敏娟宋宏萍汤雨孟欣马斌贺建国
关键词:造影剂凝血酶肾创伤
超声引导腹腔盆腔恶性肿瘤射波刀术前金标植入的探讨
田江克李志艳李猛汤雨刘洋李晨
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弥散度成像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脂肪变性对肝脏弥散度成像技术(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RTE)无创评估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及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91例确诊慢性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于肝脏活检穿刺前行肝脏弥散度成像检查,分析不同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及肝脏炎症程度之间的弥散度成像LF指数差异。结果:中度脂肪变性组LF指数最高(P=0.0254);轻度纤维化(S1-S2)时,不同的脂肪变性程度组间L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5);中-重度纤维化时,不同的脂肪变性程度组间L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4)。轻度炎症时,不同的脂肪变性程度组间LF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度脂肪变性组的LF值最高(P=0.0010);中-重度炎症时,不同的脂肪变性程度组间LF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肝脏弥散度成像的LF指数判断肝脏纤维化程度不受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但对于肝脏炎症程度的判断受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尤其应重视中度肝细胞脂肪变性对于测值的影响。
冯卉李志艳董晓宇张大鹍冯松陈敏刘阳汤雨
关键词:脂肪肝弹性模量病毒性肝炎
肝胆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为适应培养现代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从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员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总结了改善肝胆外科见习教学质量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具体做法。
陶开山千年松汤雨遆振宇李俊杰窦科峰
关键词:外科学见习生教学改革
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2009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以达到良好治疗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移植中心1997年7月至2008年7月实施的156例肿移植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156例肝移植患者,有14例发生真菌感染,占9.0%;死亡7例,占50.0%。其中白色念珠菌3例,热带念珠菌2例,曲霉菌8例,毛霉菌1例。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8/14,57.1%),血液(5/14,35.7%)和腹腔(1/14,7.1%),泌尿系统少见(0/14.0%)。氟康唑治疗有效者占23.1%,伊曲康唑治疗有效者占7.7%,卡泊芬净治疗有效者7.7%,总有效率为53.8%。结论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依据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等可早期诊断真菌感染,及时选用氟康唑、伊曲康唑及卡泊芬净等药物早期治疗是治愈真菌感染的关键。
千年松陶开山帝振宇汤雨季茹杨建栋李琳窦科峰
关键词:肝移植受体真菌感染
肝移植后受者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肝移植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肝移植受者术后常继发真菌感染,其发生率为4%~48%,而病死率则高达50%~80%.探讨其易感因素,对真菌感染的预防及早期诊断,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千年松陶开山帝振宇汤雨季茹杨建栋李琳窦科峰
关键词:继发真菌感染肝移植受者易感因素移植后终末期肝病
超声造影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观察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特征性表现,探讨超声造影诊断IC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为ICC的患者37例,对照病理类型分析病灶位置、范围、回声、血流等声像图特征以及超声造影灌注模式、各时相的特征性表现。结果37例患者中HBsAg(+)者占56.76%(21/37)。超声检查显示32例(88.89%)低回声病灶,病理均为中或低分化者,5例(11.12%)高回声病灶对应病理均为高分化}27例(72.97%)边界模糊,10例(27.03%)边界清晰。彩色多普勒显示59.46%(22/37)病灶为无血供,余40.54%(15/37)内测及少许血流信号。超声造影于动脉期环状增强19例(51,35%),整体条片状高增强6例(16.22%),无强化12例(32.43%)。37个病灶中,25个病灶(67.57%)所在肝的叶段于动脉早期出现一过性增强,12例(32.43%)未出现一过性增强。在门脉期时,6个病灶(16.22%)内可见少许造影剂灌注,其余病灶内均未见灌注。延迟期37例病灶造影剂均为完全退出,表现为无剂灌注。结论常规超声肝内边界模糊的乏血供病灶,超声造影动脉期环状增强和动脉早期病灶所在肝的叶段出现一过性增强是诊断ICC的重要特征性指标。
李志艳汤雨李勇武刘阳周一鸣董晓宇
关键词:超声造影胆管上皮癌
超声引导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局部肿瘤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肝细胞癌(HCC)射频消融术后影响局部肿瘤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对99例患者107个病灶行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造影血流灌注、肝组织硬度等检查,平均随访时间10.6个月。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HCC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局部肿瘤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肿瘤大小、是否邻近较大血管、血流灌注程度和肝组织硬度是HCC射频消融治疗后局部肿瘤进展独立危险因素,其风险比分别为1.12、1.38、1.59和1.77;HCC射频消融前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是局部肿瘤进展的保护因素,风险比为0.52。结论肿瘤大小、是否邻近较大血管、肿瘤血流灌注程度和肝组织硬度是HCC射频消融后局部肿瘤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射频消融前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可有效降低局部肿瘤进展发生率。
李猛李志艳皋月娟张大鹍董景辉汤雨田江克
关键词:肝细胞癌射频消融超声
ADAM-9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ADAM-9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7例HCC组织中ADAM-9的表达情况。结果:167例HCC标本中,49例(29%)标本为ADAM-9阴性,118例(71%)标本为ADAM-9阳性;而在56例正常肝组织中间质ADAM-9的表达阳性率为38%,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CC组织ADAM-9阳性细胞表现出典型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型表达。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DAM-9在HCC癌组织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侵袭转移、高AFP水平和复发有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M生存曲线显示ADAM-9阴性表达组生存率高于ADAM-9阳性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AM-9是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ADAM-9在HCC中的过表达,对HCC的发生、侵袭转移及预后起重要作用。
边振光汤雨千年松
关键词:肝细胞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