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裕厚 作品数:24 被引量:83 H指数:5 供职机构: 新乡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TGF-β1、Smad4蛋白和TβRⅡ在胆囊癌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胆囊癌细胞中TGF-β1、Smad4蛋白和TβRⅡ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胆囊癌、11例胆囊腺瘤及30例胆囊炎中TGF-β1、Smad4蛋白和TβRⅡ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胆囊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30例胆囊癌中TGF-β1、Smad4蛋白和TβRⅡ的阳性率分别为73.3%、20.0%和16.7%,胆囊腺瘤中阳性率分别为90.9%、63.7%、54.5%,在胆囊炎中阳性率分别为96.7%、93.3%、90.0%。TGF-β1在胆囊癌中表达低于胆囊炎(P〈0.05);Smad4蛋白、TβRⅡ在胆囊癌中表达均低于胆囊炎和胆囊腺瘤(P〈0.05)。Ⅰ-Ⅱ期胆囊癌TGF-β1阳性率低于Ⅲ-Ⅴ期(P〈0.05),而Smad4蛋白、TβRⅡ阳性率明显高于Ⅲ-Ⅴ期(P〈0.05)。TGF-β1在有转移的胆囊癌组织中表达率为94.1%,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TGF-β1的表达降低可能与胆囊细胞的恶性转化和生长失控有关;TGF-β1高表达不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可能与Smad4及TβRⅡ的低表达有关,且TGF-β1高表达与胆囊癌的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何治军 孙君军 徐继 米建强 刑鲁奇 刘伟峰 沈裕厚关键词:胆囊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4蛋白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的构建 2024年 目的:构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基于循证结果形成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条目池,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结果:构建的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术中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5和0.83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8和0.339(均P<0.01),第2轮专家函询所有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200。结论:构建的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提供参考。 江艳 李阳 赵玲 丁利唤 沈裕厚 张金君 杨俊关键词:围术期护理 并发症 德尔菲法 护理 单纯微波消融及其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波消融(MWA)联合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与单纯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进行的108例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08例中45例行PEI联合MWA,63例行单纯MWA术。比较两组肿瘤完全消融率、复发率及术后1、2、3年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PEI联合MWA组肿瘤完全消融率91.1%(41/45),明显高于单纯MWA组的82.5%(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I联合MWA组及单纯MWA组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3.3%、30.8%、70.2%、85.5%、95.8%及9.8%、18.4%、54.7%、74.1%、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I联合MWA组及单纯MWA组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6%、90.5%、79.1%、68.2%及90.3%、81.9%、65.5%、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WA联合PEI与单纯MWA治疗相比,对于肿瘤局部控制可取得更好的疗效,显著提高了肿瘤完全消融率,降低患者局部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沈裕厚 谢振斌 岳爱民 赵宏峰 魏齐栋 尹宏达关键词:肝细胞癌 微波消融 无水酒精注射 局部复发率 总生存率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治疗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回顾1993-2010年4月1日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病例,对围手术期原发病及合并不同程度的心、肺、脑等疾患在术前采取防治措施和术后临床观察进行分析。结果:... 田建伟 沈裕厚 梁文辉关键词:老年患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手术并发症 文献传递 稀碘伏灌肠联合中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血浆内毒素(PE)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应用稀碘伏灌肠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8例,随机分治疗组A(n=24)和治疗对照... 沈裕厚关键词:梗阻性黄疸 围手术期 文献传递 益生菌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益生菌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效果及对脂肪肝超声评分、肝纤维化、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新乡市传染病医院156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肝治疗,于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双环醇治疗,给予研究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双环醇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谷氨酰转移酶(GGT)]、肠道菌群、脂肪肝超声评分、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前肽(PCⅢ)]、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正五聚体蛋白3(PTX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84.62%)(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血清T-Bil、GOT、GPT、GG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肠杆菌、葡萄球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脂肪肝超声评分、血清HA、PC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血清IL-6、PTX3、NLRP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与对照组(10.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双环醇治疗NAFLD的效果显著,且能改善脂肪肝超声评分、肝纤维化,减轻机体炎症状态。 贺露露 王玉静 徐杰 贺茂 沈裕厚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益生菌 双环醇 肝纤维化 呼气氢试验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小肠细菌移位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血浆内毒素(PE)的动态变化,应用呼气氢试验(HBT)判断小肠细菌的移位及其意义。方法选择38例可行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试验组(A组),健康受试者30例为对照组(B组)。观察A组患者术前、术后PE的变化及HBT的结果,并与B组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A组PE水平为(0.69±0.22)EU/mL(Endotoxin Unit per mL),与B组(0.17±0.05)EU/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术前1d PE下降不明显(P>0.05),术后下降显著(P<0.05)。A组入院时,术前1 d,术后3,7,14 d HBT阳性率分别为86.8%,73.7%,39.5%,21.1%和7.9%;B组阳性率为6.7%。A组入院时与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术后3,7 d与术前1d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存在肠道细菌移位,合并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 沈裕厚 孙君军 刘伟峰 常彦超 刘玉秋 钱俊甫 李俊娜关键词:黄疸 阻塞性 内毒素血症 呼气氢试验 细菌移位 胃癌术后不同胃肠减压方式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究胃癌术后不同胃肠减压方式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胃癌手术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持续性负压对胃肠进行减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无负压自然引流法对胃肠进行减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 d胃液平均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排气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相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40%、6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98%,其与同期对照组患者的18.87%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采用无负压自然引流法与持续性负压减压效果明显,但无负压自然引流法可更有效缩短患者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魏齐栋 沈裕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胆囊良性病变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肝功能、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术后1 d的ALT、AST、TBIL均高于术前,ALP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1 d的CD3、CD4均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1 d的CRP、IL-6、IL-8均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CRP、IL-6、IL-8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会导致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并且提高炎症因子水平。 魏齐栋 沈裕厚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肝功能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血栓弹力图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监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新乡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胃癌并行手术的178例患者为试验组,并按肿瘤不同分期、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TEG动态监测,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行TEG检测,通过对比分析其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前、术后与对照组比较,其TEG参数R、K值明显减小,Angle、MA、CI值则显著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对比K值显著降低;Angle值、MA、CI显著升高(P<0.05)。R、LY30等观测值均无显著变化。肿瘤不同分期、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相比较,其TEG监测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表现为高凝状态,且与患者肿瘤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动态监测胃癌围手术期TEG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凝血信息,并对提高胃癌手术的安全性和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沈裕厚 谢振斌 岳爱民 魏齐栋 杨庆峰 尹宏达关键词:胃癌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