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温和煦

温和煦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桨距
  • 4篇发电
  • 4篇风力
  • 4篇风力发电
  • 4篇变桨
  • 4篇变桨距
  • 2篇电动变桨距
  • 2篇电机
  • 2篇模型参考自适...
  • 2篇恒频
  • 2篇变速
  • 2篇变速恒频
  • 2篇参考自适应
  • 1篇电动
  • 1篇电动机
  • 1篇永磁
  • 1篇永磁直流
  • 1篇永磁直流电动...
  • 1篇兆瓦级
  • 1篇兆瓦级风力发...

机构

  • 4篇沈阳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温和煦
  • 3篇姚兴佳
  • 2篇张忠丛
  • 2篇张纯明
  • 1篇邓英

传媒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2007年新...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模型参考自适应电动变桨距控制被引量:16
2008年
根据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原理(MRAC),以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直流电动变桨距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高性能电动变桨距自适应控制系统,并应用李雅谱诺夫稳定性分析法给出白适应系统控制律,通过对所设计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具有很好的跟踪性和伺服性.
张纯明姚兴佳张忠丛温和煦
关键词:风力发电自适应电动变桨距永磁直流电动机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智能控制被引量:26
2008年
大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通常采用变桨距控制技术,保证额定功率点以上输出功率平稳和机组安全,但风机的强非线性和较大的转动惯量导致了变桨距控制的困难,单纯的模糊控制和PID控制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模糊PID-PID双模变桨距控制策略,系统根据工作状况随时调整控制模式及参数.仿真表明,在该控制策略作用下,当风速在额定值以上随机变化时,转速能较好地稳定在额定值附近,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动态响应好、适应性强、控制精度高的优点,同时避免了变桨距执行机构的频繁动作,减小了变桨距执行机构的能量消耗,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姚兴佳温和煦邓英
关键词:风力发电变速恒频变桨距模糊PID控制PID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电动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
本文从模型参考自适应(MRAC)的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高性能电动变桨距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讨论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设计规则,并对所设计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抗扰性和伺服性能...
张纯明姚兴佳张忠丛温和煦
关键词:风力发电伺服电机自适应控制
文献传递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模糊控制
风力发电技术是涉及空气动力学、自动控制、机械传动、电机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高技术系统工程。目前,风电领域的研究难点和热点集中在风机大型化、先进控制策略和优化技术等方面。由于风能具有能量密度低、随机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风力发...
温和煦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变速恒频变桨距控制自适应模糊控制模糊控制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