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路生
- 作品数:32 被引量:155H指数:8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ulmonary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PEH)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例原发性PEH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以"脊柱畸形"收入院,患者无任何肺部症状。CT检查双肺多发结节,行肺部肿物切除活检术镜下见肿瘤呈边界清楚的嗜酸性结节,肿瘤细胞呈漩涡样排列,主要分布于结节周边,细胞边界不清,胞质丰富且为嗜酸性或嗜双色性,其内有大小不一的空泡,核多呈圆形或类圆形,核分裂相罕见,结节中央见片状分布的类似淀粉样变或玻璃样变组织,结节旁肺组织中肺泡腔扩张,部分肿瘤细胞伸入肺泡腔呈乳头状、肾小球样增生,间质血管增生、扩张、充血伴炎细胞浸润。肿瘤细胞表达CD34、CD31等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结论 PEH是一种罕见的肺低度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强,但其病理形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本病预后与患者是否存在肺部血管浸润有关。
- 孟加榕张闽峰温路生刘美莲郭以河
- 关键词:肺肿瘤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富血小板血浆对大鼠宫颈糜烂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大鼠宫颈糜烂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PRP组,采用苯酚胶浆制作大鼠宫颈糜烂模型;实验期间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实验结束后进行取材,称量宫颈组织质量并计算宫颈脏器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宫颈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及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宫颈组织IL-1β、TNF-α、IL-6表达水平。结果PRP使大鼠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食欲有所增加,阴道分泌物减少,红肿程度减轻。HE染色显示,PRP使大鼠宫颈组织病理变化减轻,上皮细胞糜烂现象得到改善。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宫颈质量和宫颈脏器指数明显增加(P<0.01),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明显上升(P<0.01),宫颈组织IL-1β、TNF-α、IL-6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PRP组大鼠宫颈质量和宫颈脏器指数明显下降(P<0.05),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宫颈组织IL-1β、TNF-α、IL-6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PRP可能通过下调炎性因子的表达使宫颈糜烂得到缓解。
- 张兰温路生陈婧张小燕陈燕萍吴明燕李佳怡陈艳惠陈慧
- 关键词:宫颈炎富血小板血浆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
- 乳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fibroustumor,SFT)为少见的来源于梭形细胞的肿瘤。SFT早期被认为源于胸腺间皮细胞,而随着研究不断深人,SFT也被发现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原发于乳腺的SFT仍旧罕见。绝大部分SFr性质为良性或交界性,恶性极少;而且其生长缓慢,早期并无明显症状。SFT在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生且无性别差异,但多见于青壮年人群。现就本院发生的1例乳腺SFT进行形态学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探讨SFT的形态学特点及相应诊断要点,为提高该病的诊治提供线索。
- 刘美莲张闽峰孟加榕温路生
-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乳腺肿瘤病理学检查病例报告
-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RRM1和CDX2表达及相关性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检测RRM1、CDX2在不同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癌9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浅表性胃炎、正常胃黏膜各30例,共240例。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所有组织检测RRM1、CDX2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1)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RRM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83.3%、83.3%,均高于浅表性胃炎组的66.7%(P<0.05)和肠上皮化生组的33.3%(P<0.01),浅表性胃炎组66.7%高于肠上皮化生组的33.3%(P<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胃癌组的CD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63.3%、61.1%,均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的33.3%(P<0.05)和浅表性胃炎组的0(P<0.01)。(2)210例不同胃黏膜病变中,RRM1与CDX2二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rs=0.352,P=0.000),90例胃癌中RRM1与CDX2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s=0.223,P=0.034)。结论:RRM1、CDX2表达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用于胃癌早期诊断的预警。
- 王柏桦孟加榕温路生黄仲庆禹乐唐忠辉
- 关键词:胃肿瘤RRM1CDX2免疫组织化学
- 胸水细胞块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阳性胸水细胞块EGFR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具有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的非小细胞肺癌阳性胸水60例,制作细胞块,提取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对细胞块和组织标本的EGFR第19外显子(19-Del)和21外显子(L858R)突变进行检测,分析细胞块与组织标本的EGFR突变率的差异。结果胸水细胞块中EGFR突变率为35%(21/60),其中19-Del突变11例,L858R突变9例,19-Del和L858R双突变1例;组织标本中EGFR突变率为36.7%(22/60),其中19-Del突变12例,L858R突变9例,19-Del和L858R双突变1例。两种标本的EGFR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水细胞块EGFR突变类型与其对应的组织标本相一致。结论胸水细胞块与组织样本在EGFR基因突变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 禹乐朱启淦杨立民温路生魁国菊潘羡心孟加榕
- 关键词:肺癌胸水细胞学EGFR基因
- RRM1、CDX2在不同胃黏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1,RRM1)、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audal-related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CDX2)在不同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病理科保存的组织蜡快240例,其中胃癌9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0例、肠上皮化生30例、浅表性胃炎30例、正常胃黏膜30例,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类不同胃黏膜组织RRM1、CDX2表达,进行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胃癌中RRM1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0.0%、66.7%、33.3%、83.3%、83.3%、86.7%,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RRM1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与肠上皮化生组(P<0.01),亦高于浅表性胃炎组(P<0.05)。CDX1的阳性表达分别为16.7%、0%、63.3%、33.3%、76.7%、61.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胃癌组的CDX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与正常胃黏膜组(P<0.01),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P<0.05)。240例不同胃黏膜病变中,RRM1与CDX2之间表达呈正相关(rs=0.196,P=0.002),90例胃癌中RRM1与CDX2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s=0.223,P=0.034);RRM1、CDX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CDX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RRM1、CDX2表达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均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转移的预警。
- 孟加榕唐忠辉温路生刘美莲黄仲庆禹乐
- 关键词:胃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肺癌胸水细胞块与组织学EGFR基因扩增检测对比研究被引量:21
- 2012年
- 目的:对比肺癌胸水细胞块与组织学中EGFR基因扩增情况,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阳性胸水细胞块检测EGFR基因扩增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阳性胸水离心获取肿瘤细胞制作成石蜡细胞块,其中有28例的组织学对照,免疫组化分型后进行FISH检测EGFR基因,荧光显微镜观察基因扩增情况。结果:28例细胞块有组织学EGFR基因检测对照,在有组织学对照细胞块EGFR基因检测相符率100%。肺腺癌31例中,EGFR基因簇状扩增4例(12.9%),点状扩增14例(45.2%),无扩增13例(41.9%),肺腺癌扩增率为58.1%;肺鳞癌25例中,EGFR基因簇状扩增2例(8.0%),点状扩增9例(36.0%),无扩增14例(56.0%),肺鳞癌扩增率为44.0%;其他类型NSCLC患者4例中2例点状扩增,扩增率为50%。结论:肺腺癌及肺鳞癌胸水细胞块EGFR检测结果与组织学一致,EGFR基因在肺腺癌的扩增率高于肺鳞癌。应用FISH技术检测胸水细胞块中的EGFR基因扩增情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孟加榕郭以河张闽峰禹乐戴太监温路生刘美莲
- 关键词:细胞块EGFR基因肺鳞癌
- 血性胸腔积液细胞块制作方法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血性胸腔积液的细胞块制作方法。方法:收集细胞学涂片中见到肿瘤细胞的血性胸水48例,分别用直接离心沉淀法、去红细胞离心沉淀法和富集有核细胞层沉淀法制作细胞块,对三种方法获得的细胞块的HE染色效果、免疫组化效果及提取DNA的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直接离心沉淀法、去红细胞离心沉淀法、富集有核细胞层沉淀法制作细胞块的提取DNA合格率分别为72.9%(35/48)、85.4%(41/48)和93.8%(45/48),富集有核细胞层沉淀法提取DNA的合格率明显高于直接离心沉淀法,两者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富集有核细胞层沉淀法提取DNA的合格率高于去红细胞离心沉淀法,但两者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免疫组化效果富集有核细胞层沉淀法最好,去红细胞离心沉淀法次之,直接离心沉淀法最差。结论:血性胸水细胞块推荐的方法依次是富集单个核细胞层沉淀法、去红细胞离心沉淀法、直接离心沉淀法。
- 禹乐郭以河朱启淦杨立民温路生魁国菊潘羡心孟加榕
- 关键词:肺癌DNA提取恶性胸腔积液细胞块
- 胸水细胞块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肺癌EGFR基因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将胸水制成细胞块应用于荧光原位杂交(FISH),为肺癌的EGFR基因检测建立无创标本收集平台。方法采用肺癌患者阳性胸水离心获取肿瘤细胞制作成石蜡细胞块,免疫组化分型后进行FISH检测,荧光显微镜观察EGFR基因扩增情况。结果胸水细胞块技术应用于FISH检测EGFR基因检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胸水细胞块完全能够为肺癌患者提供准确的EGFR基因扩增情况的结果,指导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
- 郭以河张闽峰孟加榕禹乐戴太监温路生刘美莲
- 关键词:细胞块荧光原位杂交肺癌EGFR
- 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创伤弧菌方法的建立
- 2025年
-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nt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快速检测创伤弧菌的方法。方法 根据编码创伤弧菌溶血素vvh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RPA引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筛选出最佳引物;根据筛选出的引物设计实时荧光探针,并建立实时荧光RPA检测体系。通过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河流弧菌、溶藻弧菌等10种其他菌种评价检测体系的特异性;通过检测梯度稀释的创伤弧菌基因组DNA评价检测体系的灵敏度。用qPCR试剂盒平行检测10例模拟临床样本,验证检测体系的性能。结果 基于创伤弧菌vvhA基因保守序列建立起实时荧光RPA检测体系,该体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0种其他菌种基因组DNA均无交叉反应。检测创伤弧菌的灵敏度为1×10^(2)CFU/mL;检测模拟临床样本结果与qPCR方法的结果一致,准确率和检出率均为100%。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RPA检测创伤弧菌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快速,为创伤弧菌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一种新途径。
- 禹乐朱启淦温路生许家伦郭健莲梁声强孟加榕
- 关键词:创伤弧菌核酸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