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予秦
- 作品数:135 被引量:178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翼型风洞侧壁边界层抽吸效果研究
- 运用Navier-Stokes数值模拟对翼型模型试验时风洞侧壁边界层抽吸对实验结果和侧壁边界层厚度的影响进行模拟,并将简单代数湍流模型扩展用于机翼/风洞/侧壁结合区流动.计算格式在空间上采用中心有限体积离散,在时间上采用...
- 焦予秦乔志德
- 关键词:翼型风洞侧壁干扰有限体积法边界层
- 文献传递
- 机翼喷流增升机理的风洞试验研究被引量:12
- 2008年
- 在西北工业大学NF-3风洞中对以喷气襟翼为基础的运输机新型高效增升系统的机理进行研究。简述了基于喷气襟翼的运输机增升装置、风洞试验装置和试验模型的设计,给出了喷气压力、喷流速度和简单襟翼偏角参数对增升效果和飞机气动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以喷气襟翼为基础、结合简单襟翼有可能满足运输机高效增升的要求;下翼面后部喷气不仅在升力方向产生分量,且能有效推迟机翼失速、提高下翼面压力、增加机翼环量,从而增加升力。
- 焦予秦程玉庆金承信
- 关键词:增升装置喷气襟翼翼-身组合体半模风洞实验
- 一种低速风洞稳速压同步仿真控制数据采集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稳速压同步控制数据采集系统,压力传感器测量低速风洞内的压力,传输至压力采集系统;气动力天平单元测量实验模型上的气动力,输出至气动力采集系统;标准压力源分别校准压力传感器、压力采集系统和稳速压传感器的校...
- 金承信高正红高永卫惠增宏焦予秦
- 文献传递
- 一种风洞试验用三孔探针式测压尾耙
- 一种风洞试验用三孔探针式测压尾耙,多个连接杆分布在支撑台的前缘顶端,在所述各连接杆上均固定有三孔探针。三孔探针上的圆锥顶端有总压孔,在该三孔探针的圆锥面上对称分布有两个静压孔。所述总压孔的中心线与两个静压孔的中心线处于同...
- 焦予秦陈希平解亚军竹朝霞白静王鼎圣
- 文献传递
- 一种减小压力传感器基本误差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压力传感器基本误差的方法,将压力校准仪的量程均分,使压力传感器产生M个压力测量数据及对应的电压,逐个校准压力传感器的量程,得到M个压力校准系数,将M个压力校准系数各自乘以X倍得到压力校准值C<Sub>...
- 金承信高正红高永卫惠增宏焦予秦
- Detached Eddy Simulation方法模拟不同类型翼型的失速特性被引量:19
- 2005年
- 应用DES(DetachedEddySimulation)方法数值模拟了3种不同失速类型的翼型的升力特性。DES方法结合了RANS(ReynoldsaveragedNavierStokes)和LES(LargeEddySimulationapproaches)的优点。基于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在近壁面DES体现为RANS模型的特点而在远离物面处又具有LES的亚格子模型的特性。对此模型使用了LUSGS隐式格式求解。通过和实验结果对比,显示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翼型的失速特性。
- 李栋焦予秦Igor Men’shov中村佳朗
-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SIMULATION
- 不可压和可压流动统一计算格式应用研究
- 在有限体积离散、Runge—Kutta时间迭代格式中,采用隐式操作步代替隐式残值光顺加速收敛,使得CFL增大到CFL=1000,收敛所需的迭代步数减小到使用隐式残值光顺的1/4或1/5,收敛时间降低为1/2。对于定常流动...
- 焦予秦
- 关键词:可压流流计算不可压
- 文献传递
- 某风力机翼型的动态试验研究
- 北工业大学NF-3低速风洞进行了S809和某风力机翼型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试验机构能够满足翼型动态特性试验研究;S809翼型动态试验结果准确可靠;同时获得了某风力机翼型的动态特性试验结果,为今后风力机设计提供了可靠...
- 肖春生王龙焦予秦高永卫
- 关键词:风力机翼型风洞试验动态特性
- 一种柔软细绳在涡流中运动特性试验研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软细绳在涡流中运动特性试验研究方法,包括:为保证模拟流动中柔软细绳模型+质量体模型的运动特性与在实际情况下相似,须满足所提出的相似准则相等;提出了计算试验参数的一套计算公式;为试验准备,将选取材质测量的...
- 焦予秦肖春生董强杜君涛惠增宏解亚军
- 文献传递
- 多段翼型吹气流动分离控制研究被引量:13
- 2015年
- 基于雷诺平均Navier-Stokes粘性流动方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吹气控制对多段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阐述了吹气改善多段翼型流动的机理。采用有限体积法对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进行空间离散,时间方向推进采用二阶迎风格式,湍流模型采用SST k-ω模型。结果表明:在多段翼型基础上采取吹气控制可以获得很好的气动增升效果,三段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可达4.98;吹气可改善多段翼型表面流动,减小其流动分离,增加升力;在同样的吹气口几何参数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吹气动量系数可以提高多段翼型的升力系数;在多段翼型主翼后段和襟翼同时施加吹气流动控制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升力系数比基本三段翼型(基本构型A)增加30.05%。
- 焦予秦陆岩
- 关键词:多段翼型吹气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