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小婷

作品数:29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托尼·莫里森
  • 13篇莫里森
  • 5篇托尼·莫里森...
  • 5篇莫里森小说
  • 4篇叙事
  • 4篇文学
  • 3篇艺术
  • 3篇托尼
  • 3篇传记
  • 2篇雅各布斯
  • 2篇身体
  • 2篇生态困境
  • 2篇逃避自由
  • 2篇奴隶
  • 2篇贫困
  • 2篇自传
  • 2篇小说
  • 2篇灵魂
  • 2篇精神贫困
  • 2篇精神生态

机构

  • 30篇河南大学
  • 1篇黄河水利职业...
  • 1篇普林斯顿大学

作者

  • 30篇焦小婷
  • 1篇吴倩倩

传媒

  • 6篇外国语文
  • 4篇荆楚理工学院...
  • 3篇天津外国语学...
  • 2篇河南大学学报...
  • 2篇阜阳师范学院...
  • 2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四川外语学院...
  • 1篇传记文学
  • 1篇荆门职业技术...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外语研究
  • 1篇黄河水利职业...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外文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间的诱惑——从接受之维谈小说艺术的空间观
20世纪是当之无愧的批评的世纪。西方批评在这百年中思潮迭起,新说辈出,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理论转折。在十九世纪风行的社会历史批评之后,它经历了作者中心论范式、文本中心论范式和读者中心论范式这样三个前后相继、在相互否定的转换中...
焦小婷
关键词:小说艺术LITERARYFICTION作者中心论文学创造
文献传递
《为奴12年》中的精神价值探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奴12年》是美国非裔作家所罗门·诺瑟普的一部奴隶叙事作品。在12年炼狱般的生活中,传主仰望上苍,守望着梦想。他在创造性的劳作中,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在对大自然的体验和对亲情的回味中,感受生命且获得理性启悟;以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把没有尊严的奴隶生活过得坚韧、倔强而尊贵。而对苦难的意义的寻索和对自由的热爱,让他最终找到语言这个"家",并在此把个人的心志和精神颐养,把存在的意义考量。
焦小婷
英国艾塞克斯大学教育考察和反思
2010年
结合访学见闻,对英国艾塞克斯大学和邻近大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和管理方法等进行了考察,进而对英国教育体系中专业模式的多元化、学制弹性化、基础课程宽泛化,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个性化、课堂教学多元化及师资队伍和生源的国际化等进行了探析,认为其在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开放性,尊重教育规律,注重服务意识,彰显以人为本理念,注重反思和批判精神培养5个方面有启示意义。
焦小婷
关键词:英国高校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育考察教育反思
托尼·莫里森小说中“诗”与“真”
2009年
美国当代黑人女小说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传记黑人民众之魂灵,述写黑人民族之丰碑;既张扬了"史"的真实,又弥漫着"文"的色彩。作者以历史事实基建传记事实,用叙事的真实强化着文学的真实。在诗与真的互沟与时空交错中,杂然纷呈着美国黑人的血泪史、奋斗史和精神史。
焦小婷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历史史实
传记文学的盛世——十八世纪被引量:1
2009年
18世纪是传记文学的盛世。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传记有了真正的倡导者和执行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年代的人会如此关注这一文学形式,并创作出如此丰饶的传记实例。而人的生命意志和智性光辉借此得以无限地光大和张扬。
焦小婷
关键词:传记生命写作
我和文学大家托尼·莫里森的缘
2019年
2015年8月20日,七夕节,我坐在从波士顿到纽约的灰狗大巴上,去赴约美国第一位黑人女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2019)。车行驶到纽约近郊,望着窗外一片片的游云,我带着些许的期待发了一条状态:"七夕,颠簸在路上。闲云,约吗?我是野鹤。"
焦小婷
关键词:莫里森托尼黑人女性七夕节闲云
用灵魂叙事的人——哈利特·雅各布森《一个奴隶女孩的自述》中的叙事伦理学阐释被引量:3
2011年
美国黑人女作家雅各布斯在其《一个奴隶女孩的自述》中没有一味展现血淋淋的事实,没有刻意经营语言的修辞效果和叙事策略,没有依从对身体细节的写作和展露,也没有对自传文本中的事实和史实以简单的道德评价;她关注平凡、感性的个体生存体验,以个体生命对自我生活际遇的理解贯穿于写作的始终。用叙事建构伦理道德问题,以叙事伦理意识呵护自己脆弱的个体生命,尽管聚焦琐碎平庸的日常生活,张扬的却是灵魂的放飞和自由。
焦小婷
关键词:叙事伦理道德评判
赫斯顿的困顿——也评《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形象被引量:4
2014年
《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经典小说。国内外众多的研究大多指向其"黑人妇女争取自由和寻找自我"的主题,但若以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概念为理论参照,不难发现主人公珍妮始终游离在自由与责任、自由与道德、自由的寻索和逃避之间。缺乏爱的能力和对创造性劳动兴趣的珍妮,最终不得不逃避自由,回到生命的原点。而赫斯顿在人物塑造上的某些暧昧叙事和盲点,无不凸显出其在探索女性生存价值目标时的困顿和迷惘,更有潜藏其后的客观历史逻辑。
焦小婷
关键词:《他们眼望上苍》逃避自由
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传记特质阐释被引量:1
2009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当代黑人女小说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既有"文"的色彩,又注重"史"的真实;以历史事实基建传记事实,用叙事的真实强化文学的真实。在诗与真的互沟与时空交错中,杂然纷呈着美国黑人的血泪史、奋斗史和精神史,为那些"看不见"的"他者"同胞做传。
焦小婷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历史事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