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CHOP方案对术后原发性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效果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R-CHOP方案治疗术后原发性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效果。方法 14例肺DLBCL病人在开胸术后接受R-CHOP方案化疗并定期随访,观察化疗效果、生存时间及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14例病人均完成化疗;随访12~60个月,化疗总有效率为85.7%(12/14),其中完全缓解率为57.1%(8/14),部分缓解率为28.6%(4/14),进展2例。在14例病人中,有6例病人死亡(42.8%),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9%、64.3%及42.8%。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等,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R-CHOP方案治疗初治原发性肺DLBCL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
- 史春雷王玲张希远宋玲玲王丽青
-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MEA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成年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重点性地检测MEA方案(米托蒽醌+依托泊苷+阿糖胞苷)治疗难治复发性成年人急性粒细胞白细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08年7月-2012年7月患有难治复发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62例成年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抽取的62例中的31例白血病患者采用MEA方案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而另31例未采用此方案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的在刚开始的前3d每天进行静脉滴注米托蒽醌10mg;在前7d每天进行静脉滴注依托泊苷100mg;在前5d每天进行静脉滴注阿糖胞苷100mg;如若在进行完滴注后未取得明显疗效,那么就开始进行第二疗程的治疗,治疗方法同第一疗程使用方法所述。结果:观察组的31例中完全缓解的患者有21例,部分缓解的患者8例,而未缓解的患者有2例,缓解率93.55%,对照组完全缓解的患者有13例,部分缓解的患者4例,而未缓解的患者有14例,缓解率54.84%,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MEA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成年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效果,而且患者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并无显著的并发症。
- 王丽青
- 关键词:血液肿瘤
- 应用rhIL-11治疗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治疗中的效果及其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16例新确诊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化疗后,当PLT≤60×109/L时,皮下注射rhIL-11,3mg/d;PLT≥70×109/L的水平时不再用药,也可以依据药物说明书上的要求用药,但用药时间不能超过两周。对化疗后外周血血小板的最小值进行观察;记录输注单采血小板的量;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结果:治疗周期PLT计数的最低值为(10.52±2.55)×109/L,对照周期为(10.45±2.67)×109/L,两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周期PLT≤30×109/L、PLT≤70×109/L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周期患者输注单采血小板6个治疗量,对照周期为15个治疗量,两周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周期和对照周期均未出现明显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方面的异常,16例患者均能完成治疗。结论:rhIL-11具有明显的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作用,可减少血小板的输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较好。
- 王丽青雷媚
- 关键词:RHIL-1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减少化学疗法
- 异舒吉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评价被引量:4
- 2000年
- 韩先起蔡丽松王丽青
- 关键词:异舒吉心绞痛
- 中药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30例
- 2003年
- 王丽青张秀平
- 关键词:艾迪注射液化疗恶性肿瘤中医药治疗
- 参麦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26例被引量:1
- 2001年
- 王丽青张秀平孙爱华
-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化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
- 环孢菌素A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1年
- 王丽青李雪芹王玉猛
- 关键词:环孢菌素免疫抑制剂排斥反应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相关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在青岛市中心医院接受ASCT的复发难治性B细胞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作为观测指标。OS、PFS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计算。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21例患者ASCT前完全缓解(CR)率为52﹪,移植后上升至67﹪。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52﹪,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8﹪。2年累计的无复发死亡率为5﹪,复发死亡率为43﹪。单因素风险分析的结果显示,与OS和PFS相关的有利因素包括:PET/CT CR、初治时使用利妥昔单抗;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PET/CT CR是影响OS和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SCT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NHL疗效良好,移植前PET/CT扫描达CR状态是ASCT的有利预后因素。
- 张希远王玲王丽青史春雷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预后
- 纳络酮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 1998年
- 笔者自1995年2月~1995年12月,应用盐酸纳络酮注射液治疗脑梗塞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治疗组40例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9~79岁,平均61岁;其中脑血栓形成39例,脑栓塞1例;病情轻、中、重度分别为...
- 邵永源代国政王丽青王丽青
- 关键词:纳络酮脑梗塞
- 贞芪扶正颗粒辅助治疗晚期恶性肿瘤68例被引量:4
- 2003年
- 张秀平王丽青郑志翠
- 关键词:贞芪扶正颗粒晚期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