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其平

作品数:33 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1篇颅脑
  • 9篇重型
  • 9篇重型颅脑
  • 9篇颅脑损伤
  • 9篇脑损伤
  • 8篇重型颅脑损伤
  • 6篇氧分压
  • 6篇手术
  • 6篇组织氧
  • 6篇组织氧分压
  • 6篇外伤
  • 6篇脑组织
  • 6篇脑组织氧
  • 6篇脑组织氧分压
  • 5篇颅内
  • 5篇垂体
  • 4篇动脉
  • 4篇手术治疗
  • 4篇内压
  • 4篇切除

机构

  • 23篇江阴市人民医...
  • 8篇东南大学
  • 3篇徐州医学院附...
  • 2篇苏州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王其平
  • 21篇高恒
  • 17篇那汉荣
  • 11篇徐裕
  • 7篇冯东侠
  • 6篇周新民
  • 5篇徐伟东
  • 4篇徐向东
  • 4篇吴伟
  • 4篇杨磊
  • 3篇于如同
  • 2篇苏竣
  • 2篇徐军
  • 2篇叶富华
  • 2篇张世明
  • 2篇周正操
  • 2篇蒋剑锋
  • 2篇徐向东
  • 1篇崔岗
  • 1篇徐伟东

传媒

  • 9篇江苏医药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临床神经外科...
  • 2篇江苏省第十八...
  • 2篇中国电工技术...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199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在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8年
尽管目前颅脑损伤救治手段不断提高,但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仍然不理想,其原因之一就是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所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脑外伤后氧自由基反应增强,是加重脑继发性损害的关键因素。
王其平于如同
关键词: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外伤治疗依达拉奉继发性脑损伤缺血缺氧
脑组织氧分压与颅内压联合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指导价值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探讨脑组织氧分压联合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指导意义,以提高脑氧为目标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为前瞻性研究,对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3例,即:应用脑组织氧分压联合颅内压监测的患者(PbtO2组)与单独进行颅内压监测的患者(ICP组),两组患者的治疗目标维持颅内压〈20mmHg,脑灌注压≥60mmHg,对脑组织氧分压监测患者,将脑组织氧分压目标控制≥20mmHg,伤后6个月比较两组死亡率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两组平均每天的颅内压、脑灌注压水平相似的,ICP组死亡率21.7%(5例),预后良好47.8%(11例),而PbtO2组死亡率8.7%(2例),预后良好65.2%(15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脑组织氧分压联合颅内压监测并依据脑组织氧分压进行指导治疗能够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王其平张世明高恒那汉荣徐裕徐军杨磊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内压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实验性分级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级建立大鼠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模型。方法 140只大鼠均分为四组,采用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电控大鼠脊髓损伤打击器,以恒定的重物和打击时间,观察打击高度为1.5、2.5和6cm造成脊髓损伤后的后肢运动功能、电生理和病理变化。结果假手术组苏醒后能站立行走,CSEP-P波潜伏期恒定,脊髓结构正常。打击高度为1.5cm时(B组),动物出现轻度瘫换,28d后能站立行走,CSEP-P波延长,脊髓结构破坏较轻;打击高度为2.5cm时(C组),动物出现不全瘫,28d后不能站立行走,双后肢不能支持负重,CSEP-P波显著延长,脊髓结构破坏明显;打击高度为6.0cm时(D组),动物出现全瘫,28d后双后肢无运动,CSEP-P波始终呈直线,脊髓结构破坏严重。结论自行研制的脊髓损伤打击仪能够实现定时、定点、定高打击,可以分级、稳定的复制出轻、中、重度的脊髓损伤模型。
王其平于如同
关键词: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电控大鼠脊髓损伤打击器的研制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致大鼠不同程度脊髓损伤的打击装置,为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标准化模型提供新的科学手段。方法在打击锤两侧安装两个激光发射头,通过发射的两束激光的交点来确定打击锤的打击点。采用重物下落致伤技术及根据电磁吸附原理,设计高度调节电路,控制微型电机转动,通过涡轮涡杆精确调节打击锤的高度;设计时间控制电路,使打击时间恒定在100ms内完成。结果该打击仪能够实现定时、瞬时,定点、定高打击,可以制作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模型。结论激光定位的电控大鼠脊髓损伤打击装置,具有操作简单、灵活方便、精确度高、可重复性好的特点。
于如同王其平吴德模
关键词:脊髓损伤可重复性
颅脑外伤术中窦汇区迟发硬膜外血肿致急性脑膨出的处理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中窦汇区迟发硬膜外血肿导致急性脑膨出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2005.10~2007.10期间颅脑外伤开颅术中由窦汇区迟发硬膜外血肿所致的急性脑膨出11例,术中急诊头颅CT复查,明确血肿部位和性质后于后枕顶部取"T"形切口,应用电动(气)钻铣刀,作跨窦汇骨瓣成形术。结果11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恢复效果。结论窦汇区迟发硬膜外血肿作跨窦汇骨瓣成形术,保持了颅骨的解剖,且止血彻底,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手术方法;处理关键主要为切口的选择以及术区静脉窦剥离面渗出血的止血。
那汉荣吴伟王其平高恒徐向东冯东侠
关键词: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手术
颈动脉血管重建预防卒中——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2005年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用于颈动脉闭塞患者已经有数十年历史,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已经证实,对于近期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CEA能够有效地预防卒中,临床试验资料提示,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相比,CEA对有症状患者的卒中预防作用更加显著。然而,如果CEA治疗与单独内科治疗相比,颈动脉狭窄≥60%但其他方面健康的人群将来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很低,包括致残性脑梗死。最近,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在颈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日益增多。随着技术地不断提高,操作风险已明显降低,正在逐渐接近所报道的CEA风险。CEA相对于CAS的益处和作用持续时间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的随机对照试验正在进行之中。
Thomas G BrottRobert D Brown JrFredric B MeyerDavid A MillerHarry J CloftTimothy M Sullivan冯东侠陈罡叶富华王其平周新明
关键词:动脉操作风险CAS
3%高渗盐水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和脑组织氧分压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比较3%高渗盐水(HTS)与20%甘露醇(MT)渗透性脱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颅内压(ICP)和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HTS 130ml(HTS组,18例)和MT 130ml(MT组,17例)治疗,均于20min内一次静脉输注。记录两组治疗后30、60、120和180min的ICP、MAP、脑灌注压(CPP)、PbtO2和CVP。结果治疗后,两组均显示ICP降低和CPP升高(P<0.05);HTS组的变化较MT组更加明显,且同时有PbtO2升高(P<0.05)。结论与20%MT相比,3%HTS能更好地降低ICP和增加CPP,同时还能升高PbtO2。
王其平徐裕那汉荣高恒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渗盐水甘露醇
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高磁场三维对比增强MRA(3DCE-MRA)在颈动脉狭窄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D快速小角度、多容积激发梯度回波序列,对100例临床疑有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行3DCE-MRA检查,3例同时采用亮血(bright blood)、黑血(black blood)技术,并使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成像(SSD)、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等方法进行后处理。结果100例3DCE-MRA均获成功,3DCE-MRA图像良好地显示出颈部血管起始段至入颅段,发现血管异常42例,表现为动脉狭窄、闭塞和硬化。3例亮血、黑血技术结合3DCE-MRA清晰显示血管壁及动脉硬化斑块。结论①3DCE-MRA能快速、无创、完整、全程显示颈部血管,准确诊断颈动脉狭窄。②亮血、黑血技术结合3DCE-MRA有助于显示颈动脉狭窄硬化斑块性质。
王云朱祖福彭岚刘定华王其平王旭姜岐涛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神经行为与脊髓病理变化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3年
【摘要】目的观察电控打击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及脊髓病理变化。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电控大鼠脊髓损伤打击器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观察脊髓损伤后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免疫组化及病理变化特点。结果SCI后3dBBB评分(1.0±0.7)开始增加,7d时显著明显增加至(4.2±1.3)分,28d时BBB评分达(7.2±1.3)分。HE染色可观察到SCI后脊髓灰、白质组织结构不完整,大量神经元变性坏死、细胞肿胀、胶质细胞增生。免疫组化显示SCI伤后2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细胞灰度值、神经丝蛋白-200(NF200)阳性轴突灰度值减少,24h最低,3d开始恢复,28d仍未恢复正常(P〈0.05);SCI伤后3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数量增多,14d达到高峰,28d有所回落(P〈0.05)。NSE、NF200、GFAP的变化与BBB评分呈显著相关(r=0.856,0.856,0.795,均P〈0.01)。结论电控打击脊髓损伤模型大鼠NSE、NF、GFAP的变化反映了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与脊髓损伤后的神经行为密切相关。
王云刘春风王其平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行为病理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28),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 mg+生理盐水250 ml/d,静脉输注,连用10天为1个疗程。依据GCS评分、GOS评分及颅内压(ICP),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治疗后5天治疗组GCS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ICP监测显示治疗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及伤后3个月,治疗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37.5%,对照组病死率50.0%,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未见用药造成的毒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可以降低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颅内压的升高幅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伤残率,改善预后。
王其平冯东侠那汉荣徐伟东高恒周新民
关键词:急性重型颅脑外伤自由基依达拉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