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军辉

作品数:454 被引量:2,362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2篇期刊文章
  • 60篇专利
  • 31篇会议论文
  • 16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351篇农业科学
  • 36篇生物学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6篇云杉
  • 92篇楸树
  • 70篇无性系
  • 40篇种源
  • 36篇欧洲云杉
  • 36篇落叶松
  • 29篇日本落叶松
  • 28篇家系
  • 27篇扦插
  • 27篇基因
  • 22篇性状
  • 22篇育苗
  • 22篇灰楸
  • 20篇青海云杉
  • 18篇育种
  • 18篇植物
  • 16篇木材
  • 15篇杂交
  • 15篇体细胞胚
  • 11篇胎发

机构

  • 430篇中国林业科学...
  • 36篇华南农业大学
  • 2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7篇学研究院
  • 15篇天津科技大学
  • 13篇河南农业大学
  • 1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0篇洛阳农林科学...
  • 9篇三峡大学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西藏农牧学院
  • 7篇中国林科院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5篇青海省农林科...
  • 5篇国家林业局
  • 5篇西南林业大学
  • 4篇湖北省林业科...
  • 4篇四川省林业科...
  • 3篇复旦大学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453篇王军辉
  • 131篇张守攻
  • 77篇麻文俊
  • 44篇张建国
  • 40篇贾子瑞
  • 35篇杨桂娟
  • 33篇李吉跃
  • 30篇孙晓梅
  • 29篇欧阳芳群
  • 22篇何茜
  • 21篇苏艳
  • 18篇李青粉
  • 18篇肖遥
  • 15篇邱权
  • 14篇马建伟
  • 13篇顾万春
  • 13篇石淑兰
  • 13篇景丹龙
  • 12篇胡惠仁
  • 11篇许洋

传媒

  • 42篇林业科学研究
  • 30篇东北林业大学...
  • 26篇林业科学
  • 24篇西北林学院学...
  • 13篇湖北林业科技
  • 1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2篇绿色科技
  • 10篇北京林业大学...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10篇林业实用技术
  • 9篇西北植物学报
  • 8篇种子
  • 8篇林业科技开发
  • 8篇甘肃林业科技
  • 8篇中南林业科技...
  • 7篇河南农业大学...
  • 5篇生态学报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 5篇植物研究
  • 4篇世界林业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9篇2023
  • 13篇2022
  • 19篇2021
  • 10篇2020
  • 17篇2019
  • 10篇2018
  • 20篇2017
  • 27篇2016
  • 44篇2015
  • 52篇2014
  • 36篇2013
  • 41篇2012
  • 26篇2011
  • 18篇2010
  • 14篇2009
  • 19篇2008
  • 14篇2007
  • 15篇2006
  • 15篇2005
4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林木营养性状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6
2006年
对林木营养的研究虽然开始较早,但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仅限于对基因差异的表面研究上,极少涉及林木的遗传机制。由于在人工林抚育中较少采取施肥措施,而且经常要在贫瘠的土地上植树造林,因此对林木营养方面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文章探讨了营养性状的概念,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林木营养方面的研究成果,就不同营养水平上林木基因差异的研究、林木养分效率(NUE)研究和林木营养差异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评述。林木养分效率的研究主要包括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两方面;林木营养差异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主要从根系分泌物、离子吸收动力学参数(Km,Im ax,Cm in)和根系形态三方面进行讨论。借鉴农作物的研究成果,作者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管玉霞王军辉张守攻孙晓梅宁延龙高俊岭
关键词:营养性状养分效率基因差异形态学
蓝云杉快速育苗技术被引量:6
2012年
对引种的蓝云杉种子,采用塑料大棚和压缩基质块容器育苗,经过3a的强化培育管理,平均苗高达到53.09cm,逐步总结出了蓝云杉大棚压缩基质块容器快速育苗技术措施:通过与大田苗、不补光的对照苗等对比分析,选出了蓝云杉采取塑料大棚和压缩基质块容器是最好的育苗方式,为生产实际应用和蓝云杉良种基地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刘林英蒋明安三平马建伟王军辉
关键词:观赏树种容器育苗乔木引进树种
梓树属不同种种子发芽条件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研究了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lpa Scop)中楸树(C.bungei C.A.Meyer)、灰楸(C.fargesii Bureau)及国外引进的紫葳楸(C.bignonioides)、黄金树(C.speciosa)4个种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测定了种子的千粒重、长度、宽度、长宽比等表型性状及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发芽特性,并比较浸种时间(6、12、24、48 h)和温度、光照时间(30℃光照8 h/20℃黑暗16 h,25℃、20℃光照8 h/20℃黑暗16 h),冷藏处理(4℃冷藏0、7、14 d)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梓树属不同种间种子表型性状差异极显著;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梓树属种子都能萌发,但在30℃/8 h,20℃/16 h的变温培养条件下楸树种子萌发率最高,为1。灰楸种子萌发需要较低温度,在20℃/24 h培养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为1;浸种时间对梓树属种子发芽率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楸树种子浸种6 h的发芽率显著低于浸种12、24、48 h的发芽率,延长浸种时间有利于楸树种子萌发;灰楸种子浸种12、48 h,发芽率显著高于浸种6、24 h的发芽率,表明灰楸种子吸水是间断性的。紫葳楸浸种12 h发芽率最高,浸种24、48 h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浸种时间对黄金树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灰楸、楸树种子4℃冷藏14 d,可显著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对楸树发芽指数有极显著促进作用。
韩云花王军辉李平英于永明魏秀琴陈静
关键词:梓树属种子发芽条件
横坑切梢小蠹引诱剂的成分和配方
单萜烯和单萜烯醇作为横坑切梢小蠹引诱剂的应用和一种横坑切梢小蠹引诱剂。S-(-)-α-蒎烯(S-(-)-α-pinene)、1R-(+)-α-蒎烯(1R-(+)-α-pinene)、月桂烯(myrcene)、(+)-崁烯...
张真王平彦王鸿斌孔祥波张苏芳王军辉陆斌卢楠刘宏屏王忠祥吴建勇袁素荣
云杉开花生物学和杂交技术被引量:3
2010年
观察了粗枝云杉雌、雄球花开花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云杉杂交套袋、授粉、解袋、水肥管理以及球果采收的时间和技术措施;云杉杂交套袋在雌雄球花芽鳞开裂未散粉前套袋,雌球花鳞片外翻、下垂、整个球果呈蜂窝状时是最佳授粉期。根据气候条件在授粉5~7 d内果鳞紧闭(向上紧抱成梳状)时解袋,球果速生期加强水肥管理,授粉时使用吸耳球比使用毛笔工效高。
马建伟胡勐鸿靳景春王军辉张守攻
关键词:云杉花期生物学杂交
粗枝云杉球果年生长发育趋势
2014年
为云杉遗传改良和种子园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研究了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球果生长发育动态趋势,并观察了其球果发育进程中的形态特征,以及球果长、腹径、鲜质量、干质量和含水率随生长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球果形成初期为紫红色,成熟时变为栗褐色。从球果形成到种子成熟约145 d。速生期(4月下旬到6月中旬)球果长、腹径的生长分别占年生长量的99.20%和97.84%,长度和腹径的生长盛期是种子园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球果长、腹径、鲜质量、干质量随生长期的变化符合S型曲线,含水率的年变化规律为Logstic曲线。种子成熟时含水率为21.9%,且保持稳定,可作为确定种子采收时间的指标之一。可将球果发育划分为长度和腹径的生长盛期、种胚发生和生长期、失水成熟期3个阶段。
胡勐鸿王军辉李青粉
关键词:粗枝云杉
祁连圆柏网袋容器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文中采用网袋容器和自动间歇喷雾扦插繁殖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祁连圆柏插穗生根的外在因素和生理生化基础,对祁连圆柏插穗母株年龄、长度、类型、激素处理等对插穗生根的影响进行了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插穗类型内源激素(IAA、ABA、GA3、Z、ZR、iPA)、酚类化合物、糖类的含量.结果表明:硬枝插穗随着母株年龄增长,生根率下降;激素处理能显著提高硬枝插穗的生根率,其中以IBA 500 g.kg-1处理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75%以上;长度小于10 cm的插穗生根率高;不同枝条类型之间的生根能力没有显著差异;3种插穗类型的IAA、Z、GA3、酚类化合物和糖类及IAA/ABA、IAA/ZT的比值差异较大,单一的某种激素对祁连圆柏插穗生根没有明显影响.
王军辉张建国张守攻许洋张文学周光军
关键词:祁连圆柏硬枝扦插生根率生理生化基础
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苗期遗传变异及选择被引量:11
2012年
以引种的51个青海云杉自由授粉子代为研究对象,对3年生实生苗的苗高、地径、新稍长、分枝角度、侧枝数、侧枝长、侧根数、侧根长、主根长、径根比、高径比和质量指标12个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并对家系间生长性状变异和苗期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的苗高等12个生长性状家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遗均在0.80以上,相关系数在0.50以上,径根比与生长指标均呈负相关。利用苗高为主要参考指标,按照1倍标准差选择出的311#、312#4、05#1、09#、408#、410#3、05#3、06#8个优良家系各性状值高于51个家系的平均值。
刘林英蒋明张宋智马建伟安三平王军辉
关键词: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
楸树树干节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面积预测模型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为研究节子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节子属性对干材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河南省洛宁县地区楸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和节子剖析技术,获取了7株解析木和355个节子数据。本研究分析了节子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主导因子建立预测节子面积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同时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评判干材质量的关键节子指标。【结果】1)水平方向上,楸树节子数量主要分布于树干南向,占比59.4%,数量高于北向(占比40.6%);垂直方向上,节子数量在树干高度10.0 m以下分布居多,占比61.4%;节子平均直径随着树干高度增加而增大,在树干高度7.6~10.0 m处达到最大,为4.2 cm,随后节子平均直径逐渐降低。2)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节子周长(KP)、节子直径(KD)、节子半径(KR)和节子角度(KI)等4个影响节子面积的主导因子,并建立节子面积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_(KA)=-62.357+3.123X_(KP)+5.829X_(KD)-4.969X_(KR)+0.633X_(KI)(F=258.798,R^(2)=0.877,P<0.01)。3)节子面积与节子周长、节子半径、节子直径以及节子长度等呈正相关,与节子角度呈负相关。节子周长与节子直径、节子半径以及节子长度呈正相关,与节子角度呈负相关。4)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节子面积、节子周长、节子长度和节子宽度4个主要指标,可对楸树干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论】可通过节子周长、节子直径、节子半径和节子角度对节子面积大小进行预测,利用节子面积模型来预测楸树节子对干材质量的影响情况。
关追追卢奇锋何双玉邱权麻文俊苏艳王军辉李吉跃何茜
关键词:楸树节子
青海云杉二代优树选择技术
王军辉胡长寿欧阳芳群祁生秀贾子瑞张路凤范国霞邓玉洁蔡启山陈海庆杨桂娟宋作敏仲启祥张晓庆陈艳
青海云杉为中国特有树种,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造林绿化和水源涵养林树种,在祁连山、贺兰山、西倾山地森林草原气候常形成演替顶极群落。分布面积广而稳定,为山地暗针叶林带最主要的组成树种。青海云杉疏密度大,蓄积量高,木材质量较好,是...
关键词:
关键词:云杉树种选择造林绿化水源涵养林
共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