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邦 作品数:139 被引量:1,745 H指数:26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更多>>
农牧地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牧地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对应的当前雷达遥感影像数据集和当前光学遥感影像数据集,研究区域内至少种植青稞和油菜;对当前光学遥感影像数据集进行光学特征识别,得到研究... 王军邦中国陆地植被NPP的时空格局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植被、气象和土壤质地等数据,应用CASA模型,估算了2001年中国陆地植被NPP的时空格局,重点分析了NPP的时空格局与气候因子(气温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陆地植被NPP的时空变化规律明... 刘广 李贵才 王军邦关键词:CASA模型 NPP 气候因子 文献传递 青海北部草地水分时间异质性及主导因素 被引量:5 2020年 为探索青海北部草地土壤水分的时间异质性特征,采取小区定位监测的方法,获取典型草地2009-2012年生长季(4-9月)根区(0-0.7 m)土壤水分数据,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青海北部紫花针茅(Stipap urpurea)草地根区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变异程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并通常保持在中等变异程度。半方差函数模型对土壤含水量时间变异拟合度较高,2011年生长期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异质性最高,2012年最低。研究区土壤含水量时间变异程度主要受土层深度、植被盖度和降水量的影响,对其时间变异的解释度达到51.5%。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青海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的时间异质性、增强宝贵土壤水分的科学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马扶林 杨永胜 王军邦 黄煜茹 李以康 周华坤 李英年关键词:土壤含水量 半方差函数 草地 基于像元尺度的生态质量指数构建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像元尺度的生态质量指数构建方法及系统,涉及信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预设时间序列的初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数据;对全部所述指标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生成相关性矩阵,并根据预设... 王军邦 欧阳熙煌文献传递 2005-2009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成效综合评估 被引量:79 2013年 本文评价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等主要生态服务功能,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生态成效及其原因。结果显示,工程实施后,各自然保护区的土地覆被转类指数明显增加,生态系统宏观状况好转;保护区内草地生产力皆呈增加趋势,水域面积增加,食物供给能力提高,栖息地生境好转。森林类保护区的森林面积减少趋势得到遏制;湿地类保护区的湿地面积多呈增加趋势;草地类保护区的草地减少趋势缓解,荒漠化明显遏制,草地植被覆盖度有所增加;冰川类保护区多条冰川出现明显退缩导致冰川融水增多,有利于雪线以下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增加。 邵全琴 刘纪远 黄麟 樊江文 徐新良 王军邦关键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综合评估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草丛-地境界面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14年 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因素驱动,以CO_2浓度增加、气候变暖、大气氮沉降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效应对草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复杂的影响。草丛-地境界面中草地植被和土壤环境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土壤微生物与草地植被和土壤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不同层面上微生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不同。气候变化的各个因素对土壤微生物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且目前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综述了全球变化因子,包括CO_2浓度、气温及氮沉降等因素对草地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评述了全球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微生物的响应机制,并对未来研究需关注的问题和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芦光新 陈秀蓉 王军邦 吴楚关键词:全球变化 草地生态系统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2000–2018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250米空间分辨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集 2024年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量化陆地生态系统光合生产的关键指标,随着生态系统过程模拟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空间异质性较高的陆地生态系统长期时空动态变化及机制研究提供关键数据基础。应用遥感-生态过程耦合模型GLOPEM-CEVSA以2000–2018年空间插值的气象数据和基于遥感反演的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率(FPAR)数据为输入,得到2000–2018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250米空间分辨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集,并通过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开放共享。通过数据共享,以期为三江源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时空变化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支持。 王军邦 张秀娟 叶辉关键词:高寒草地 遥感数据 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的2003–2015年青海三江源地区地表蒸散发数据集 2024年 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是陆地水、碳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不同模型和不同遥感数据估算的ET,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提供了降低不确定性的一种途径。本研究采用中国三江源地区水热通量观测数据,以ARTS、PT-JPL、MOD16和SSEBop遥感蒸散发产品为基础,进行了BMA集成研究,生成了三江源地区2003–2015年250 m空间分辨率的年均地表蒸散发数据集。通过验证各输入模型和BMA集成模型结果,发现基于BMA的ET与通量观测数据相关性达0.94,能够解释观测数据季节变化的89%,优于单个模型的性能。说明BMA模型集成能够整合不同模型内在优势,降低结果估算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更可靠的估算结果。本数据集可为三江源区域水热变化研究和生态系统调节功能评估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支持。 杨妍希 王军邦 叶辉 张秀娟关键词:蒸散发 祁连山高寒草甸与高寒草原的土壤细菌群落构建的差异 2025年 为探讨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作为邻近演替序列对土壤细菌群落构建的影响,本研究以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结合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综合分析了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间土壤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群落差异、生态位、群落构建及驱动因子的差异。结果表明:从高寒草甸到高寒草原,年平均降水显著减少(P<0.05),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P<0.05),土壤养分流失;细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显著下降(P<0.01),促进了群落分化(P<0.01),群落β多样性极显著增加(P<0.001);生态位极显著降低(P<0.001),群落构建的主要过程由高寒草甸的随机过程转变为高寒草原的确定性过程,另外,年平均降水、年平均温度、放牧、土壤有机质和土壤pH是影响其土壤细菌的群落构建过程的主要因素。综上,在祁连山高寒草甸向草原演替显著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下降,群落分化增加。这些变化突显了环境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的重要影响,对理解和管理全球变化下的土壤生态功能具有关键意义。 金鑫 周学丽 郑开福 王英成 王军邦 芦光新关键词:高寒草地 高寒草地土壤三色小皮伞菌产漆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以1株三色小皮伞菌(Marasmius tricolor)(编号310b)为供试菌株,采用底物显色法和液体摇瓶发酵法,研究了供试菌株Marasmius tricolor 310b在3种底物(愈创木酚、邻苯二酚和邻苯甲苯胺)选择性培养基上产漆酶的相对酶活力,在愈创木酚-PDA培养基上的相对产酶速度,以愈创木酚为底物催化液体发酵粗酶液的酶活力以及粗酶液酶学性质.结果表明:供试菌株Marasmius tricolor 310b在含有愈创木酚、邻苯二酚和邻苯甲苯胺等3种底物的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够生长且产生氧化带,在不同底物的选择性培养基上氧化带的颜色、直径以及菌落大小不尽相同,在愈创木酚选择性培养基上产生的氧化带直径和菌落直径最大.愈创木酚能够在供试菌株生长早期诱导菌丝分泌漆酶;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测得菌株液体发酵粗酶液的漆酶活力最高.供试菌株分泌的漆酶在30℃、pH=4.5时酶的催化活性达到最大值,0~45℃、pH 4.0~6.5范围内保持较高的酶活力. 芦光新 陈秀蓉 王军邦 吴楚 魏卫东 杨帆 温小成关键词:高寒草地 漆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