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 作品数:129 被引量:833 H指数:18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经济管理 电子电信 更多>>
实时北斗卫星信号采集分析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北斗卫星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开发基于北斗模块的卫星信号自动检测仪,实现科学号大洋作业海域卫星信号覆盖范围、卫星信号强度和设备功耗等信息的自动获取和检测;建立北斗数传系统,实现科学号涉密信息和数据的安全传输;构建... 张祥光 汪嘉宁 王凡文献传递 东海海洋通量关键过程研究 胡敦欣 杨作升 王凡 李凡 肖天 吴玉霖 贺明霞 张龙军 詹滨秋 白虹 内容摘要“全球海洋通量研究”(JGOFS)旨在研究海洋在大气CO_2增加,全球变暖过程中可能起到的调控作用,是当今国际海洋学前沿研究计划之一。陆架边缘海通量是JGOF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海又是开展近海与大洋间海洋通量...关键词: 长江口理化因子影响初级生产力的探索Ⅱ.磷不是长江口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被引量:18 2006年 1985年8月至1986年8月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的50个大面观测站进行了磷酸盐和初级生产力逐月调查。通过分析磷酸盐的水平分布特征,发现长江口海域的磷酸盐浓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几乎不受长江流量变化的影响,因此认为,长江输送磷酸盐浓度不能由丰水期与枯水期决定;磷酸盐浓度与初级生产力的断面分布和时间变化的分析表明,磷酸盐浓度并不一定离岸越远越低,也没有周期性的季节变化;初级生产力的值几乎不受磷酸盐浓度变化的影响。根据营养盐限制的判断方法和法则,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磷并不是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仅靠氮磷比值来得到磷限制或氮限制的结论是不完善的。 杨东方 王凡 高振会 陈永利 谢利关键词:磷酸盐 浮游植物 长江口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七十五载深蓝志 科研巨擘映辉煌 2024年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所”)始建于1950年,是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是我国海洋科学的发源地。建所75年来,海洋所在我国海洋基础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工作,引领了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文章以历史发展、科研成就和未来展望等视角,清晰展示了海洋所在服务国家战略、国家需求方面所做的贡献,展望了海洋所未来辉煌发展的新篇章。 王凡 王辉深海潜标无线传输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潜标无线传输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自沉浮水面单元以及位于海水中不同深度处的若干个水下潜标子系统,所述自沉浮水面单元可悬浮在海面以下一定深度并每隔一段时间上浮至水面进行数据传输待命;所述若干个水下潜... 汪嘉宁 张祥光 王凡文献传递 大数据驱动的海洋人工智能服务平台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大数据驱动的海洋人工智能服务平台集成海洋人工智能相关算法、软件工具和数据资源构建支持海洋人工智能研究的科研信息化环境,为科研用户提供“一站式”机器学习即服务。【方法】本文基于海洋领域人工智能研究对数据、软件、算法和定制工作流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大数据驱动的海洋人工智能服务平台框架设计,阐述平台总体架构以及构建海洋人工智能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方法,并给出平台支撑实现的海洋人工智能模型研究案例。【结果】大数据驱动的海洋人工智能服务平台提供海洋人工智能模型开发环境,支持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模型训练、超参数调整、模型评估、模型部署与模型推理等功能,能够帮助海洋领域科研人员搭建海洋人工智能研究工作流,进一步研发面向海洋场景应用的人工智能模型产品。【结论】大数据驱动的海洋人工智能服务平台作为新型科研信息化平台,将促进海洋科学和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助推研究所人工智能海洋学学科建设,推动海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科研范式变革。 王凡 冯立强 曹荣强关键词:工作流管理 一种基于图像目标识别的水面目标规避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目标识别的水面目标规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360度全视角摄像系统采集船舶四周水面图像,并对图像进行畸变和倾斜校正;步骤2)利用目标检测模型识别出校正后的图像中的天际线以及是否存在障碍物... 鄢社锋 王凡 徐立军 汪嘉宁文献传递 一种深海潜标无线实时化水面浮标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深海潜标无线实时化水面浮标系统及其实现方法,该系统主要由:1仪器舱2浮体3供电单元4换能器5主体支撑单元6流体挡板共同组成。仪器舱完成多传感器数据接收、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时序管理、数据传输等功能。浮体为整... 汪嘉宁 张祥光 王凡夏季长江冲淡水转向机制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18 2003年 利用普林斯顿海洋环流模式 (POM) ,通过一系列的理想试验 ,探讨了夏季长江冲淡水的扩展机制。结果表明 :( 1 )倾斜底形是夏季长江冲淡水向东北偏转的一个必要条件 ;夏季冲淡水向东北偏转是南风、斜压效应和底形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风应力和底形的相互作用占主导地位 ;单纯的底形东倾不能使冲淡水向北偏转。平底时 ,南风和淡水浮力强迫都不能使冲淡水向北偏转。 ( 2 )无风时 ,入海淡水可以在河口附近强迫出一个反气旋涡旋和贴岸南下的狭窄的沿岸流 ,反气旋涡旋与淡水浮力强迫 (斜压效应 )有关 ,南下沿岸流则与质量输入有关 ;平底时 ,反气旋涡旋位于河口正东 ,倾斜底形时 ,反气旋涡旋向北拉伸 ,冲淡水的一部分沿岸向北扩展 ;入海淡水在河口附近强迫出一个闭合的垂直环流圈 :上层为离岸流 ,淡水向外海扩展 ,约在离岸 30— 45km处有下降流 ;低层有高盐水沿海底流向河口 ,约在离河口 1 0km处与向海的径流相遇 。 白学志 王凡关键词:长江冲淡水 夏季 台湾暖流水和长江冲淡水在32°N断面和PN断面上的分布及其变化 被引量:15 2010年 台湾暖流和长江冲淡水是东海西部环流的两个关键分量。台湾暖流起源于台湾海峡和黑潮,通常沿福建和浙江海岸向北流动(翁学传等,1984a;Su et al.,1987;Guan,1994)。与已形成于长江口外的长江冲淡水为特征的沿岸水相遇后,台湾暖流转向东北,甚至转向东(Hu,1994)。冬季,长江冲淡水在一个非常窄的范围内沿海岸线向南流动。 白虹 王凡关键词:台湾暖流 长江冲淡水 大洋环流 季节变化特征 深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