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峰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手术
  • 1篇断层扫描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造影
  • 1篇眼底
  • 1篇眼底血管
  • 1篇眼底血管造影
  • 1篇移植手术
  • 1篇荧光
  • 1篇荧光素
  • 1篇荧光素眼底血...
  • 1篇影像
  • 1篇影像特征
  • 1篇造影
  • 1篇摘除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 1篇渗漏

机构

  • 4篇潍坊市益都中...

作者

  • 4篇王学峰
  • 2篇陈翠
  • 2篇马玉胜
  • 1篇张孝红
  • 1篇韩莉
  • 1篇谭晓俊
  • 1篇王镇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09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翳状胬肉切除加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改良
2009年
目前翳状胬肉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胬肉切除+干细胞移植术,复发率低是最大的优点,但术后患者术眼异物感重、流泪甚至难以睁眼。异物感的产生与缝线线结有直接关系,传统的缝线线结处理是:角、结膜表面的线结剪短,约1—2mm。根据患者的反映,发现短线结可导致明显的术后异物感。笔者做了许多尝试,对固定结膜植片的缝线线结进行了改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报告如下。
王学峰马玉胜陈翠
关键词:翳状胬肉干细胞移植
小瞳孔白内障手术21例
2005年
王学峰张孝红韩莉马玉胜
关键词:小瞳孔白内障手术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
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渗漏点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影像特征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眼渗漏点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的影像特征。方法临床检查确诊的急性CSC患者21例2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7例17只眼,女性4例4只眼;平均年龄(47.3±8.8)岁。平均病程(1.6±0.8)个月。均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SD-OCT检查。将SD-OCT检查显示的渗漏点形态归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突起、RPE脱离(PED)、神经上皮层下强反射区、RPE缺损等4种类型。对比分析FFA渗漏点及SD-OCT的影像特征。结果21只眼FFA检查共发现21个渗漏点。SD-OCT检查发现,21个渗漏点中,RPE突起10个,占47.6%;表现为RPE反射光带出现孤立的局限性隆起。PED 7个,占33.3%;表现为RPE层隆起,其下为液性弱反射暗区。神经上皮层下强反射区3个,占14.3%;表现为渗漏点部位神经上皮层下强反射区。RPE缺损1个,占4.8%。结论急性CSC患眼渗漏点SD-OCT影像特征为RPE突起、PED、神经上皮层下强反射区、RPE缺损。
王镇谭晓俊陈翠王学峰李梦云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学相干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玻璃体腔内注射阿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IVA)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治疗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30例40眼,每月注射1次,连续2次,观察注射前和注射后1个月、2个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术后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术后眼压稳定,术后1个月、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显著提高,和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显著变薄,和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可有效减轻糖尿病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李梦云王学峰
关键词:糖尿病黄斑水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