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岫庐 作品数:27 被引量:121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学 艺术 自然科学总论 更多>>
译者文化态度的多歧性及其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5 2014年 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和决策者。译者的文化态度体现了其翻译过程中的自我定位,对译者的翻译动机、文本阐释、以及翻译策略等方面的选择都有直接的影响。译者的文化态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建构而成的多元认同。对译者文化态度多歧性的分析,为更好地分析和理解翻译过程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 王岫庐关键词:文化态度 翻译 表演学理论观照下的翻译研究——以几首闺怨诗的翻译为例 被引量:1 2016年 表演学是西方人文社科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在社会语言学和民俗学等不同学科交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将向他人展现的人类行为视作表演来研究,并试图对其作出阐释。作为一项跨文化交流实践和社会表达活动,翻译的本质也具备表演性。本文简要介绍表演学的相关理论,重点介绍和评述理查·谢克纳等人创立的人类表演学的研究方法,反思翻译研究从中得到的启发,并通过几首闺怨诗翻译的案例分析,说明表演学的相关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实际运用。 王岫庐关键词:表演 翻译 举止 离散诗学视角下的翻译与重构——以张枣对谢默斯·希尼诗歌的翻译为例 被引量:2 2017年 离散诗学通过对诗歌语言、主题、意象等方面的探究,彰显离散诗歌写作中的矛盾性、流动性、多样性和异质性。在跨文化交流的翻译语境中,如何再现离散诗歌写作的特性以及原作衍生出的文化身份思索与文化认同建构成为翻译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张枣对谢默斯·希尼诗歌的翻译为案例研究,从离散诗学的视角,解读谢默斯·希尼诗歌中的文化记忆和本土经验之间的错置和交集,通过对张枣译本的文本对比研究以及对译者文化身份的反思性分析,探究希尼诗歌离散意识在翻译中的再现和重构,并进一步揭示译者文化离散身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影响和作用。 王岫庐关键词:文化身份 翻译 林纾佚译《冰洋鬼啸》之考读 被引量:1 2022年 林纾(1852-1924)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小说翻译家.1911年刊登在《小说时报》上的《冰洋鬼啸》是一篇长期以来不为学界所知、几乎从未有人研究过的林纾佚译.近年来,虽有学者考证出该译底本,但对林纾译文的评价非常低,有失公允.本文通过对林纾1911年前后翻译及交游活动的考察,对林纾翻译《冰洋鬼啸》的相关译事进行梳理,推断其可能的合作者,并在译文与原文的细读与对比基础上,分析柯南·道尔原作的哥特式美学特征在《冰洋鬼啸》中的再现、变形与改写,以及"科学"与"鬼神"这两种看似对立的元素如何在林纾笔下得到有机的调和与统一. 王岫庐关键词:翻译 乾隆《三清茶》的译介与影响 被引量:3 2021年 乾隆御制诗《三清茶》于18世纪传入欧洲,在法国和英国传播甚广,其译介史不但铭刻着18世纪中西文化交往中人员、器物、文本的交换与流转,记录了文本经典化过程与权力关系之间的共谋,并且也从一个特殊角度反映出当时欧洲人对东方帝国的真诚好奇与种种想象,以及他们曾经借助来自东方的他者凝视以塑造自我的一段历史。对《三清茶》早期译介的梳理,能够让我们得以见证欧洲在与中国交往初期所表现出的充满活力的文化心态,这对于今天的国际文化交流依然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王岫庐十九世纪初中英器物交往中的文化交流与翻译——关于班克斯夫人藏瓷的历史考察 2021年 英国皇家学会主席约瑟夫·班克斯爵士(Sir Joseph Banks,1743—1820)的妻子多萝西娅·班克斯夫人(Lady Dorothea Banks,1758—1828),是19世纪初英国重要的瓷器收藏家。班克斯夫人在瓷器收藏方面的品味与专业的鉴赏眼光,受到当时由男性主导的知识精英的青睐。这一时代的收藏家、科学家、探险家、商人、外交使节、语言学家等不同主体,都曾以各自的方式参与了班克斯夫人藏瓷的历史叙事。对班克斯夫人瓷器收藏的历史考察,能够帮助我们管窥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英两国交流史中器物的文化意义,以及其中所反映的英国人的东方认知与想象。 王岫庐关键词:瓷器收藏 文化想象 翻译中的空间转换与重构——以洪深改译剧《第二梦》为例 被引量:6 2014年 洪深19世纪20年代中期的改译剧《第二梦》是我国戏剧史上十分重要、但一直没有受到充分重视的一部作品。本文借鉴并运用空间批评理论对洪深翻译《第二梦》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空间转移和重构进行分析,对《第二梦》文本以及舞台转译所涉及的相关文化及政治因素进行梳理及阐释,并希望通过这一案例研究,初步展示空间批评理论对于翻译的意义或价值。 王岫庐关键词:改译 凤为撇,凰为捺:一次中国当代诗歌的跨文化飞行——对欧阳江河《凤凰》英译者温侯廷的访谈 被引量:1 2018年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作品的外译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蓬勃势头展开,在系统的规划、组织和支持下,中国文学作品外译输出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文学作品翻译承载着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建构中华文明形象的重要使命,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备受关注的往往是作品的内容或思想性,相比之下,对文学性的思考则略显不足。 温侯廷 王岫庐关键词:中国当代诗歌 《凤凰》 跨文化 译者 飞行 试论“深描”法对翻译研究的启发 被引量:22 2013年 翻译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复杂的跨文化人类活动。译者和翻译研究者的角色,在不同层面上都和人类学研究者有共通之处。本文从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这两个层面,讨论文化人类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提出的"深度描写"这一概念的意义和影响。一方面,从"深度描写"中直接衍生出来的"深度翻译",为译者跨文化翻译活动提供了一种特殊的翻译策略;另一方面,"深度描写"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质性研究方法,为描述翻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王岫庐关键词:深度翻译 从“原味儿莎”看傅光明莎剧翻译的语言风格 被引量:3 2021年 近年来,傅光明在重译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过程中提出了翻译应保留“原味儿莎”的理念。这一理念是一种超越异化/归化的二元区分,以流畅自然的语言风格在戏剧翻译中再现原文风格的尝试。傅译《仲夏夜之梦》的唱词与对话选段兼顾流畅与忠实,体现了一种“以今天的现代语言”呈现“原味儿莎”的努力。 王岫庐关键词:文化适应 翻译策略 《仲夏夜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