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民
- 作品数:22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司法改革视域下公安派出所侦查活动检察监督被引量:2
- 2019年
- 检察机关对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进行依法监督,是推进司法改革和完善执法监督水平的重要路径。从现有的监督制度和监督手段进行客观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按照中央司法改革精神要求和检察机关整体架构发展规划,检察监督职能需要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多样化的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应从检察监督职能的改进和优化的必要性、实然性分析、局限性解析及优化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为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监督机制铺垫理论和实践基础。
- 李栋王志民
- 关键词:公安派出所司法改革侦查权
- 论域外剥夺政治权利刑的宪法规制
- 2018年
- 国家刑法对罪犯政治权利的剥夺,必须得到适度的控制或者制约。宪法的作用及其地位决定了剥夺政治权利刑的合理行使不可缺少宪法的必要规制。当前域外国家与地区对于剥夺政治权力刑的宪法规制,主要通过罪刑法定入宪、谨慎剥夺公权、合理限制六权、建立合宪审查这一特殊实施机制来实现。
- 王志民
-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被引量:6
- 2018年
-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建议,包括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完善和优化信息化教学设计、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优化。
- 王志民
-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信息素养
- 我国宪法司法化路径的分析与构想
- 2018年
- 宪法司法化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实际需要。在我国,实行宪法司法化,目前尚存在着观念陈旧、法条缺失、制度缺失等障碍。本文立足我国实际,对我国宪法司法化的路径,从思想观念、宪法内容、宪法司法化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试图提出一些有益的构想。
- 王志民
- 关键词:宪法司法化
- 我国刑法改革宪法化的应然性——《宪法修正案》学习心得
- 2018年
- 在当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宪治国的背景下,刑法改革宪法化,是我国刑法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本趋势与做法。它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权益,有利于我国"法治型"刑法的转变,有利于与国际刑法体系接轨。
- 王志民
- 关键词:刑法宪法化公民权益必然性
-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察制度的现实意义
- 2018年
-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2018年3月5日至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3月11日,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3月20日,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 王志民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职人员公权力监察机关监察制度宪法修正案
- 香港廉政法制建设的启示与借鉴被引量:1
- 2008年
- 贪污腐败是人类社会之毒瘤,廉政法制建设备受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我国香港地区在这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成功经验,无疑对我国正在开展的反腐倡廉工作和经济特区的和谐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 王志民
- 关键词:廉政法制建设经济特区
- 对新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的理性分析与思考
- 2019年
- 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法治政府于2020年基本建成。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必须认真总结法治政府建设实践所取得的成就,理性分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思考,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建设进程。
- 王志民
- 关键词:法治政府
- 论国家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被引量:14
- 2004年
-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对于因国家侵权而引起的精神损害,越来越多的国家给予法律上的保护,采取了包括财产赔偿在内的许多方式予以救济。对国家侵权行为不处以必要的精神损害赔偿,不能全面有效地保护权利主体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对于国家侵权行为也不能有效地防止。我国已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对于国家侵权而造成的精神损害,采取有效的赔偿措施,确立相应的财产救济法律制度,势在必行,精神损害赔偿金应当成为诸多救济措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有效方式。
- 王志民
- 关键词:国家侵权行为精神损害赔偿国家赔偿法赔偿范围
- 我国资格刑的立法审视与制度完善被引量:1
- 2018年
- 随着法治国家建设的推进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我国资格刑立法的问题逐步显现,尤其是在政治权利剥夺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法律体系不协调,下位法与上位法矛盾;处置定性不准确,剥夺与限制矛盾;刑罚结构不合理,目的与实效矛盾。依据我国资格刑立法的实际,借鉴域外国家资格刑立法的经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以宪法为统领全面修正下位法,明确公权剥夺与限制的有机结合,废止未成年人除无期徒刑以外的公权剥夺,增设单位犯罪资格刑,建立资格剥夺刑事合宪审查制度。
- 王志民
- 关键词:资格刑政治权利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