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恬恬

作品数:1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11篇地震
  • 5篇地震系统
  • 3篇媒体
  • 3篇科普
  • 3篇减灾
  • 3篇防震
  • 3篇防震减灾
  • 2篇地震信息
  • 2篇电视媒介
  • 2篇政务
  • 2篇媒介
  • 1篇倒计时
  • 1篇地震工作
  • 1篇地震工作者
  • 1篇地震科普
  • 1篇地震宣传
  • 1篇地震应急
  • 1篇地震应急避难...
  • 1篇电视符号
  • 1篇读物

机构

  • 15篇河北省地震局
  • 7篇河北传媒学院

作者

  • 15篇王恬恬
  • 11篇李红梅
  • 9篇刘宁
  • 5篇魏艳旭
  • 1篇王立军
  • 1篇王宝坤

传媒

  • 5篇国际地震动态
  • 3篇城市与减灾
  • 2篇山西地震
  • 2篇地震科学进展
  • 1篇高原地震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视媒介关于地震信息传播功能的分析解读
2016年
电视媒介作为传播地震信息的主力军,自身具有独特的传播特点。通过声音符号、图像符号、文字符号的实例分析说明电视媒介对于地震信息的传播功能。电视媒介本身对于传播地震信息来说,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应克服其劣势,拓宽传播途径,逐步实现传播方式多元化。
王恬恬李红梅
关键词:电视媒介电视符号
新时代少儿地震科普读物的发展现状及创新路径探究被引量:1
2022年
新时代背景下,少儿科普读物有助于培养少儿读者的科学精神,有助于提升整体国民的科学素养和意识。本文在分析少儿地震科普读物内涵的基础上,比较了国内外主要读物的知识内容和表现形式,分析了现阶段少儿地震科普读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少儿地震科普读物的创新发展路径,具体包括:树立“少儿本位”的优先发展原则、创新科普读物的表现形式和思维方式、注重“完美主义”的科普情节和思维、加强对少儿地震科普创作团队的培养等。
王恬恬
关键词:少儿
基于媒体融合大背景下对地震系统政务微博运营的分析研究
2021年
现阶段,新媒体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获得较快的发展,政务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主要对地震系统政务新媒体中微博的运营进行分析研究,重点选取系统内部实力较强的几家运营单位进行发布数据提取、统计与总结,进一步了解当前政务微博自身运营发展的优势所在,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发展策略,为后期地震系统政务新媒体的运营提供参考借鉴。
王恬恬
关键词:地震系统关注度
河北省地震局官方微博2017年第三季度发布情况分析
2019年
主要以河北省地震局官方微博2017年第三季度(7月~9月)的微博信息发布情况为例,在对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新疆精河6.6级地震等多次地震的宣传应对中,从政务微博的整合性、互动性、活跃度以及关注度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同时,针对地震突发事件与地震系统政务微博开展成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从而提炼出有助于政务微博良好发展的建议。
王恬恬李红梅
关键词:防震减灾政务信息
点亮着的最后一盏灯
2016年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听着广播里晚会主持人和观众的倒计时,一个中等身材的男人站起身。
王恬恬
关键词:倒计时主持人
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品现状调研被引量:4
2013年
自邢台地震以来,我国地震工作者在专注地震科学研究的同时,开始创作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科普作品。如今,图书、画册、折页、挂图、展板、音像制品、交互软件和科普网站等媒介形式不断涌现,这些防震减灾宦传品作为最直观的宣传媒介,
李红梅王立军王恬恬刘宁
关键词: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宣传品邢台地震地震工作者音像制品
地震信息的网络传播相比电视媒介传播的优劣分析
2016年
现今,地震信息主要通过电视、网络等传输系统进行传播,这二者相对于纸质媒介等较为老式传统的传播方式的平面、实体、静态等传输特点来说,具有了高速度、广范围等优势的同时,也凭借其形象性、具体性、直观性得到更多受众的选择。而网络媒介相对于电视媒介的传播特性来说,同时具备了电视媒介宣传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以及自身的传播缺陷。
王恬恬李红梅刘宁
关键词:网络媒介电视媒介地震信息
从科普特性中寻求地震科普工作的发展途径被引量:4
2021年
以地震科普工作为立足点,通过对科普的内涵以及如何开展好科普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地震科普工作必须建立在牢固的群众基础之上,拥有健全的法治保障以及充分发挥新媒体发展的信息化优势,才能保证其健康长远的发展。
王恬恬
关键词:地震科普信息化新媒体应用
中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震时临时安置受灾人员的必要场所。通过对美国地震应急避难场的调研,发现其在管理、功能和类型等方面都和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异,也有值得我国借鉴之处。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和运作,并充分考虑特殊社会群体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需求。
李红梅刘宁魏艳旭王恬恬
关键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对“快餐式文化”下地震宣传微视频的应用发展分析
2019年
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地震行业宣传被卷进"微"态势的潮流之中不仅仅是时代的需求,更是地震宣传行业全面性发展的迫切要求。地震宣传微视频作为一种地震行业宣传新兴模式,以其"短而精"的表现内容、更具趣味性的表达及互动性的传播方式,带给受众前所未有的关于地震宣传的感官新体验。但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与不足。本文针对地震宣传微视频在行业内的优势特点、发展局限等进行了阐述说明,并针对问题提出如何能够使其获得更好发展的几点建议措施。
王恬恬李红梅刘宁
关键词:地震宣传个性化发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