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薇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清
  • 2篇蛋白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脂肪
  • 2篇脂肪肝
  • 2篇脂肪肝患者
  • 2篇脂联素
  • 2篇脂联素水平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罗格列酮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2篇格列酮
  • 2篇二甲双胍
  • 2篇反应蛋白
  • 2篇非酒精性
  • 1篇动态血糖
  • 1篇动态血糖监测

机构

  • 5篇三峡大学第一...

作者

  • 5篇邹雪琴
  • 5篇田晓年
  • 5篇曾朝阳
  • 5篇王晓薇
  • 3篇王惜春
  • 3篇张颖
  • 3篇刘晓玲
  • 2篇乔慧玲
  • 2篇肖圆圆
  • 1篇肖园园
  • 1篇陈德风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2006年中...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2009年
目的:讨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肪素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检测正常人、单纯脂肪肝、脂肪肝合并糖耐量低减(IGT)和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DM)四组人群空腹状态下的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脂联素和肝、肾功能、75g糖耐量试验后的血糖、血胰岛素,并计算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 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另三组血清脂联素均显著降低(P<0.05);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F)组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IGT(FI)组均显著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FD)组(P<0.05),脂联素与BM I、WHR、TG、FBG、FINS、ALT、HOMA-IR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下降,随着血糖升高逐步降低,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
曾朝阳王晓薇田晓年邹雪琴肖园园王惜春张颖刘晓玲乔慧玲
关键词:脂联素胰岛素敏感指数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联素水平及相关因素
2008年
王晓薇曾朝阳田晓年邹雪琴张颖肖圆圆刘晓玲王惜春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联素水平
胰岛素增敏剂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比较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增敏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炎症的治疗价值。方法将50名初诊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治疗组,22例)与二甲双胍组(对照组,28例)。治疗组患者每天空腹口服罗格列酮4mg,对照组患者每日早晚餐后口服二甲双胍850mg,疗程为12周。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二甲双胍组比较,罗格列酮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下降更明显(P<0.05);而二甲双胍组体重指数(BMI)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对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均能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而罗格列酮在有效降糖的同时还能明显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提示其有更明显的抗炎作用,可能对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干预治疗作用。
田晓年曾朝阳陈德风王晓薇邹雪琴
关键词:罗格列酮二甲双胍C-反应蛋白
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息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水平
目的通过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对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疗效比较,探讨胰岛素增敏剂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炎症的治疗价值。方法将52名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治疗组22例与罗格列酮治...
田晓年曾朝阳王晓薇邹雪琴
文献传递
血糖波动与心率变异型的关系
2009年
王晓薇曾朝阳田晓年邹雪琴张颖肖圆圆刘晓玲乔慧玲王惜春
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波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