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朝夫

作品数:144 被引量:55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4篇病理
  • 62篇肿瘤
  • 51篇细胞
  • 49篇临床病理
  • 28篇免疫
  • 25篇淋巴
  • 19篇临床病理分析
  • 19篇病理分析
  • 18篇淋巴瘤
  • 17篇组织化学
  • 17篇免疫组织
  • 17篇免疫组织化学
  • 16篇肉瘤
  • 16篇病理学
  • 15篇基因
  • 13篇文献复习
  • 13篇复习
  • 13篇病理特征
  • 11篇临床病理特征
  • 9篇血管

机构

  • 60篇复旦大学附属...
  • 58篇上海交通大学...
  • 20篇蚌埠医学院
  • 9篇泰州市人民医...
  • 8篇复旦大学上海...
  • 7篇蚌埠医学院第...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4篇汕头大学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郑州大学第二...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深圳市第二人...
  • 2篇郑州市妇幼保...
  • 2篇池州市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大连市友谊医...

作者

  • 144篇王朝夫
  • 19篇杨晓群
  • 15篇袁菲
  • 13篇叶定伟
  • 12篇戴波
  • 12篇许海敏
  • 11篇朱耀
  • 10篇陈晓炎
  • 10篇施达仁
  • 10篇张海梁
  • 10篇于鸿
  • 10篇董磊
  • 8篇朱雄增
  • 8篇姚敏
  • 7篇施国海
  • 6篇张慧芝
  • 5篇姚旭东
  • 5篇杨文涛
  • 5篇汪万英
  • 5篇孙娟娟

传媒

  • 29篇临床与实验病...
  • 26篇中华病理学杂...
  • 17篇诊断学理论与...
  • 9篇蚌埠医学院学...
  • 7篇中国癌症杂志
  • 6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诊断病理学杂...
  • 4篇现代泌尿外科...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年份

  • 7篇2024
  • 11篇2023
  • 11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被引量:3
2011年
患者男,32岁。因左颈部肿块伴低热2个月于2008年5月入院。体检:双侧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CT示双侧颈部、腋下、腹股沟多发肿大淋巴结。骨髓活检及实验室检查未见特殊。遂行左颈部淋巴结切取活检。
于鸿黄俊星王朝夫施达仁
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大B细胞淋巴瘤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阳性颈部肿块颈部淋巴结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BPDCN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例患者均以皮肤病变为首发症状,肿瘤细胞一致表达CD43、CD56,8例CD4阳性,5例CD123不同程度阳性,T细胞和B细胞特异性标记阴性;EBER原位杂交检测阴性;无B细胞受体或T细胞受体基因的单克隆性重排。结论 BPDCN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易累及皮肤,结合临床及病理特征可明确诊断。
李芹芹袁菲袁菲
关键词:淋巴瘤临床病理
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分析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21例,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15~78岁,中位年龄53岁。其中6例既有MRI也有CT检查,15例仅有CT检查。观察其CT和MRI表现并与临床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1例均为继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其中B细胞来源19例,T细胞来源2例;12例单侧、9例双侧。肿瘤最大径2cm~13cm,中位数6.5cm。肿瘤最大径≤5cm者12个中8个呈肾上腺肿大并保持其轮廓的表现;肿瘤最大径≥10cm者5个,呈长椭圆形3个,不规则形2个;MRI冠状位检查8个中6个呈三角形。与正常肌肉相比,CT平扫呈稍低密度10个、等密度12个;MR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20例28个有增强扫描,轻度强化24个,中度强化4个。肿瘤内部强化均匀者13个,稍不均匀者13个,不均匀者2个。7例8个伴有同侧肾脏的直接侵犯,其中4侧肿瘤最大径≥10cm,表现为肿瘤包绕肾上极、肾门或相邻的血管。结论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多为B细胞来源NHL,常表现为肾上腺区均质或稍不均质的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轻度强化。肿瘤小者多保持肾上腺形态,肿瘤大者易包绕同侧肾脏和相邻血管。
周良平彭卫军丁建辉刘晓航王朝夫毛健沈茜刚钱敏
关键词:淋巴瘤肾上腺肿瘤X线计算机
CA9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2023年
目的:评估CA9在预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以及生存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231例ccRCC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肾癌根治或部分切除术,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其肿瘤复发、转移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情况。收集所有肿瘤组织切片及蜡块,制作组织微阵列,使用CA9多克隆抗体对组织微阵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和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评估组织微阵列CA9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OS、DFS间的相关性。结果:231例ccRCC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13~54个月),有8例患者死亡,38例(16.5%)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和(或)转移,其中3例出现肿瘤复发,29例发生肿瘤转移,另6例患者同时出现肿瘤复发和肿瘤转移。231例患者中,CA9的阳性表达率为94%(217/231),其中153例(66%)CA9染色率≥85%,78例(34%)CA9染色率<85%。卡方分析显示,CA9的表达不仅与肿瘤T分期、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核分级、肉瘤样或横纹肌样分化(坏死)、被膜侵犯、血管浸润等组织病理学参数相关(P均<0.01),且与肿瘤复发、转移及患者生存状态相关(P均<0.01),但与年龄、性别及肿瘤发生部位无关(P均>0.05)。卡方分析表明,CA9(<85%)低表达是ccRCC患者术后OS、DFS不良的预测因素,危险比分别为6.211(P=0.002)和8.980(P<0.001)。结论:ccRCC组织中CA9低表达与低OS、DFS相关,是ccRCC患者术后短OS和短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估ccRCC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许建昆周露婷张文净许海敏王朝夫
关键词:免疫组化预后
肉瘤样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肉瘤样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对1例sALCL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克隆性重排情况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眼观:送检淋巴结1枚,1.5cm×1.0cm×1.0cm,切面呈鱼肉状。镜检:淋巴结基本结构几乎完全被破坏,异型的梭形和上皮样细胞弥漫增生。免疫表型:瘤细胞呈CD30、ALK1、EMA、CD45RO、CD45、TIA1、granzymeB、perforin、CD68(部分)、SMA(梭形成分)阳性。基因重排:TCRβ1克隆性重排。结论sALCL属罕见恶性肿瘤,其形态不典型,易误诊为其他恶性肿瘤,免疫表型和遗传学异常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王朝夫谢群李涤臣周晓燕张太明施达仁
关键词:淋巴瘤基因重排淋巴结
数字化智慧病理科建设中数字病理扫描仪的选择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6台国内外不同制造商的数字病理扫描仪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简称瑞金医院)病理科的实际应用情况。方法收集瑞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不同类型切片232张,比较不同扫描仪的机械性能及图像质量等。建立识别胃镜活检良恶性的人工智能初步模型,比较不同扫描仪生成全切片数字化图像(whole slide image,WSI)对模型的影响。结果扫描仪生成的WSI符合日常显微镜下阅片习惯;但不同扫描仪之间的机械性能及WSI质量等存在差异,且制造商提供的扫描仪规格参数不足以全面评价其性能。基于单一扫描仪生成的WSI建立的算法模型,在其他扫描仪生成的WSI中进行验证,其AUC评分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结论病理科需结合数字化工作流程的现状评估扫描仪性能,综合选择适合科室发展的数字病理扫描仪。
邓仕杰刘蘅安杨春雪王朝夫笪倩
关键词:扫描仪人工智能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3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复习32例MCRCC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结合随访资料评价其预后。结果 32例中13例位于左肾,18例位于右肾,1例双肾;肿瘤平均最大径4.6 cm(1.0-8.0 cm);男女比为2.2∶1。11例行根治性肾全切术,2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肿瘤均为多房囊性,缺少实体成分,囊壁内衬单层(偶为多层或小乳头状)胞质透明或淡粉染、Fuhrman核1级的瘤细胞,腔面富于薄壁血管。瘤细胞表达CK(32/32)、CK7(25/32)、EMA(32/32)、CD10(23/32)、vimentin(20/32),均不表达CD68。术后随访5-140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无肿瘤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MCRCC的瘤细胞核级低、无实性瘤巢;囊壁腔面衬覆胞质透亮或淡粉染细胞伴丰富薄壁血管是诊断线索,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患者一般预后良好。
王素英张慧芝曹达龙杨晓群甘华磊王朝夫
关键词:肾肿瘤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病理特征预后
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106例报告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评估经腹膜外入路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技巧、并发症情况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行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06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全组患者术前均无远处转移,术后均在门诊随访,由术者指导盆底肌锻炼,促进控尿功能恢复.结果患者年龄55-77岁,平均65岁.术前PSA3.2-55.8 ng/mL.手术时间105-390 min,时间长于240min的6例患者均发生在本组最初20例中.3例(2.8%)转开放手术,4例(3.8%)术中在腔镜下留置了输尿管支架管.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15例,闭孔神经麻痹1例,淋巴瘘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均保守治疗治愈.75例(70.8%)术后3个月内恢复控尿功能,余者在3个月至1年时恢复控尿功能.结论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操作较复杂,但经过20例以上的操作,就可以掌握其关键技术,可获得和开放手术相似的肿瘤学控制率和术后控尿功能.
戴波常坤瞿元元孔蕴毅王朝夫叶定伟张海梁杨唯一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
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 :探讨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ciliated muconodular papillary tumors,CMPT)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总结2例CMP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术中冷冻病理检查结果,1例患者诊断为微浸润性黏液腺癌,另1例考虑需鉴别CMPT与微浸润性黏液腺癌。术后石蜡组织显示其具有共同的特征性结构,肿瘤组织主要排列呈腺管状、乳头状结构,局部可呈贴壁状生长,也可形成微乳头状结构;肿瘤内及肿瘤周围肺泡腔内充满黏液,并形成黏液池;肿瘤间质常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肿瘤由基底细胞、纤毛柱状细胞及黏液细胞3种细胞构成。3种肿瘤细胞均无异型性,无核分裂象,无肿瘤性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提示基底细胞表达P63及P40,部分表达TTF-1;纤毛柱状细胞及黏液细胞均表达CK7及MUC-1,部分或少数弱表达TTF-1、NapsinA、SP-A及P63,均不表达P40,少量纤毛细胞弱表达MUC5AC;3种细胞Ki-67均低表达。结论:肺CMPT是一种新近认识的少见肺肿瘤,其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均具有特征性,3种肿瘤细胞的免疫组化表达不一致,但在影像学检查及术中冷冻病理检查中易被误诊为腺癌,确诊需要进行石蜡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志检测。
陈晓炎杨晓群袁菲张静王朝夫
关键词:临床病理免疫表型
细胞凋亡的原位显示技术及应用被引量:6
1997年
原位末端标记法是利用末端转移酶作为催化酶,在适当条件下将底物接合于DNA双链钝端,再用免疫组化放大标记信号,然后DAB显色,苏木素衬染。
王朝夫梁英锐
关键词:原位末端标记法细胞凋亡病理学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