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祯
- 作品数:12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天普研究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危重症患者尿白介素-18水平变化对疾病转归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ICU危重症患者尿白介素-18(uIL-18)的变化对其在ICU的住院时间及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入院2 h内的尿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液标本中uIL-18含量,根据测量结果分为两组:A组(uIL-18﹥100 pg/ml)、B组(uIL-18≤100 pg/ml),观察各组ICU住院天数及疾病转归。结果 A组与B组患者的疾病转归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ICU住院天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危重症患者尿uIL-18水平变化对疾病转归有影响。
- 陈姚李新宇张雷任屹王晓燕王桂祯
- 关键词:危重症白介素-18疾病转归
- 1例食管异物穿孔合并心房穿通病例报告被引量:1
- 2013年
- 食管穿孔后并发症的严重性及死亡率与得到确诊的时间呈正比,异物不完全穿出食管,其游离端在纵膈内活动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主动脉破裂、心脏破裂等。乌鲁木齐总医院接诊一例误食羊骨的患者,因对误食史不详造成患者未能及时诊断而死亡。现就病例报道如下。
- 任屹王晓燕王桂祯李新宇
- 关键词:食管异物
- 白介素-15对脓毒症大鼠骨骼肌蛋白分解代谢的影响
- 研究背景: 脓毒症是严重创(烧)伤、休克、外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来势凶险,病情演变很快,常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有极高病死率。负氮平衡为脓毒症状态机体代谢的典型特征,占机体细胞干重50%的骨骼肌蛋...
- 王桂祯
- 关键词:脓毒症白介素-15蛋白表达
- 文献传递
- 盲肠结扎穿孔法脓毒症大鼠的骨骼肌蛋白代谢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法建模脓毒症大鼠的骨骼肌蛋白代谢规律,寻求适合脓毒症高代谢状态的研究方法。方法:用CLP法建立稳定的脓毒症大鼠模型,于各观察时间点(0、2、4、8、12、24 h)离体培养大鼠伸趾长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测定总蛋白和肌纤维蛋白降解率。结果:CLP术后大鼠一般状态恶化,体重减低,代谢性酸中毒,内毒素水平进行性增高(P<0.01);病理检查显示肝脏、肾脏细胞坏死,骨骼肌细胞断裂;CLP术后大鼠总蛋白、骨骼肌蛋白代谢率随时间延长进行性增高(P<0.01),24 h达最高峰。结论:CLP法建模脓毒症大鼠呈现显著的骨骼肌蛋白高分解代谢;该模型可用于脓毒症高代谢状态的动物研究;HPLC/MS法可较好的检测蛋白质代谢率。
- 王桂祯王玺林兆奋
- 关键词: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孔
- 乌司他丁对大鼠心肺脑复苏后早期海马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呼吸、心搏骤停大鼠心脑肺复苏早期海马兴奋性氨基酸(EAAs)及海马病理改变的影响及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和乌司他丁复苏组(UTI组)。采用窒息法致NS组和UTI组大鼠心脏骤停(CA),继而进行心肺复苏(CPR)。UTI组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2min内经颈动脉推注注射用UTI(10万U/kg);NS组于ROSC后2min内经颈动脉推注等量生理盐水。S组仅行麻醉、气管切开和血管穿刺。UTI组和NS组于ROSC后0.5h、1h、2h,S组于气管切开后0.5h、1h、2h快速断头取右侧脑海马组织。采用RP-HPLC(荧光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EAAs含量;光镜下观察海马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与s组比较,ROSC后0.5h,UTI组和NS组大鼠海马组织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和甘氨酸(Gly)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ROSC后1h和2h,UTI组和NS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lu含量逐渐降低。ROSC后0.5h,UTI组大鼠海马组织中EAAs浓度UTI组Glu含量显著低于NS组(P〈0.05);ROSC后1h和2h,UTI组海马组织中EAAs含量与N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TI组病理损伤轻于NS组。结论UTI能降低大鼠即刻CPR后早期(0.5h)脑海马组织EAAs含量,减轻病理损伤,且对CPR过程中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 张莉李新宇王晓燕王桂祯张雷任屹周新秦怡
- 关键词:心肺脑复苏乌司他丁脑损伤
- 军事训练导致热射病成功救治1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患者,男,战士,21岁。于2014-07-08负重15kg行15km越野训练跑至终点后突然晕倒在地,呼之不应,随行军医将患者搬至通风阴凉处及冷水擦身等处理后,意识未恢复,1h后将患者送至我院,转运途中抽搐2次。入科后查体:T:39.7℃,P:134bmp,R:47bmp,Bp:111/67 mmHg,SPO2:96%(吸氧3L/min),浅昏迷状,余(-)。胸片示: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头颅CT示:脑水肿。
- 周新李风琴王桂祯
- 关键词:热射病救治
- 腹腔注射人粪便悬液建立大鼠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模型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建立标准化的、可复制的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大鼠模型。方法: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组)、脓毒症组(S组)、严重脓毒症组(SS组)。S组和SS组分别取1.6 mL/kg和4 mL/kg人粪便悬液,生理盐水稀释至3 mL腹腔注射。C组注射生理盐水。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记录48 h生存时间,于7 h进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颈动脉插管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取血检测血气分析、乳酸、ALT、AST,Creat、BUN、CK、CK-MB、IL-6、IL-10水平,行血培养,观察其心、肝、肺、肾病理变化。结果:疾病严重程度评估S组处于轻中度,SS组处于中重度。SS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S组(P<0.01)。与C组比较,S组和SS组MAP、PaCO2、HCO3-、BE降低,BUN升高(均P<0.05),SS组pH、PO2、SaO2降低,LAC、ALT、AST、Creat、CK升高(均P<0.05);S组IL-6及IL-10浓度升高(均P<0.05),SS组IL-6和IL-10浓度显著升高(均P<0.01)。S组和SS组血培养均为大肠埃希菌。SS组组织病理损伤明显较S组严重。结论:该模型符合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模型的基本特点,且标准化、可复制,可用于研究。
- 秦怡李新宇王晓燕王桂祯任屹周新张雷张莉
- 关键词: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动物模型
- 乌司他丁对即刻及延迟心肺复苏后脑保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
- 李新宇周新张雷王桂祯张力杨晴张莉姜银松
- 心跳骤停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急危重症,心肺脑复苏后全身组织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因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氨基酸失衡、离子紊乱和自由基产生增加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了链式扩大效应,促进脑损伤的发生,恶化神经功能的预后...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跳骤停乌司他丁蛋白酶抑制剂
- 系统性红斑狼疮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长期转归,探索其持续缓解(SR)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 收集长征医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之间住院SLE患者的基线特征、临床和实验室数据以及临床结局等资料,所...
- 方伟王桂祯陈敏贾红玲温海潘炜华廖万清
- 脓毒症骨骼肌蛋白消耗的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正常机体处于不断调节的稳态。严重感染、肿瘤、创伤、烧伤、多种慢性疾病等病理状态下这一平衡被打破,物质合成抑制和高分解代谢是其主要特点。在脓毒症表现为“自噬性”和“强制性”,是一种涉及功能性厌食、贫血、脂肪及胰岛素抵抗等非常复杂的代谢紊乱,使机体陷入负氮平衡,导致不良预后。骨骼肌蛋白作为人体最大氮库,约占机体细胞总重50%,其分解消耗对机体无疑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就脓毒症高分解代谢的进展进行综述,报告如下。
- 王桂祯林兆奋
- 关键词:严重脓毒症骨骼肌蛋白降解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炎症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