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汉杰

作品数:20 被引量:13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通市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社会工作协会防治乳腺癌专项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X线
  • 7篇X线计算
  • 7篇X线计算机
  • 5篇体层摄影
  • 5篇体层摄影术
  • 5篇肿瘤
  • 4篇结节
  • 3篇乳腺
  • 3篇钼靶
  • 3篇肺结节
  • 3篇彩超
  • 3篇成像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影像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术前
  • 2篇术前定位
  • 2篇腺肿瘤

机构

  • 18篇南通市肿瘤医...

作者

  • 18篇王汉杰
  • 11篇夏淦林
  • 10篇丁勇生
  • 5篇李洪江
  • 4篇司海峰
  • 3篇傅爱燕
  • 3篇李兴慧
  • 3篇许广照
  • 3篇冯峰
  • 3篇施民新
  • 3篇王健
  • 3篇陈铃丽
  • 3篇季秀珍
  • 3篇沈爱军
  • 2篇段书峰
  • 2篇沈飚
  • 2篇陈赛华
  • 1篇石卉
  • 1篇韩春燕
  • 1篇程春

传媒

  • 2篇交通医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肿瘤影像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7
  • 3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199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癌X线表现与放疗效果——附200例分析
1994年
作者对200例食管癌放疗病人的X线片进行回顾性观察,发现食管癌侵犯壁程度是影响近期疗效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夏淦林王汉杰
关键词:食管癌X线表现放疗效果放射肿瘤学放疗病人溃疡型
一种新型CT引导下肺部结节取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CT引导下肺部结节取出装置,包括穿刺套管和把柄,所述穿刺套管一端与把柄连接,另一端为端部为斜切面的穿刺端,穿刺套管内设有两个导通腔,两个穿刺套管的两个导通腔内分别套有取灶切割器和取灶网兜的杆部,所...
丁勇生王汉杰司海峰陆雁陆美芹
文献传递
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5例CT特征与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与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1)采用64排螺旋CT及16排螺旋CT进行胸部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至两侧肾上腺,1次屏气完成。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以3.0mL/s速率注射,注射后25s行动脉期扫描,60s行静脉期扫描。结果:中央肺门型6例,中央肺门合并纵隔型3例,周围合并纵隔型3例,周围型1例,胸膜转移型1例,肺叶型1例。肿块平扫密度多较均匀,增强轻中度强化,强化程度一致,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常见。周围型肿块可有分叶,但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少见。免疫组化标记:CgA阳性10例,Syn阳性9例,NSE阳性10例,CD56阳性8例,CK阳性15例,15例Ki-67表达率60%~90%。结论: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CT表现有一定特征,最终由病理确诊。
丁勇生夏淦林李洪江王汉杰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CT及超声在鼻前庭囊肿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鼻前庭囊肿是发生在鼻前庭底外侧份、鼻翼脚根部软组织内和上颌骨骨质表面的囊肿,使鼻翼脚、鼻前庭底及相应的口前庭唇龈反折处软组织呈局限性球形隆起,临床较为少见。现收集我院2005年6月至2013年2月经手术病理或穿刺证实的13例鼻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螺旋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分析鼻前庭囊肿的螺旋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王汉杰丁勇生段书峰司海峰
关键词:非牙源性囊肿体层摄影术超声检查
PET/CT图像辅助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价PET/CT图像辅助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接受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并在15日内接受PET/CT图像辅助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肺部病变患者的资料,探讨肺部病变的PET/CT图像特点,并以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为标准,计算活检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及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ET/CT示22例病灶代谢均匀,16例不均匀。PET/CT图像辅助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为94.74%(36/38),真阳性35例,真阴性1例,假阴性2例,无假阳性病例;诊断准确率为94.74%(36/38)、敏感度为94.59%(35/37)、特异度为100%(1/1)、假阴性率为5.41%(2/37)。穿刺后主要并发症包括气胸3例,咯少量鲜血1例,针道出血4例,胸部疼痛4例。结论 PET/CT图像辅助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术能降低假阴性率,相对安全、高效。
丁勇生夏淦林李洪江王汉杰司海峰沈爱军
关键词:X线计算机活组织检查
胸膜结核瘤的CT诊断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胸膜结核瘤的CT特征,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8例胸膜结核瘤的CT资料。结果 8例均有或曾有过胸膜炎病史,单发胸膜结核瘤4例,多发4例,共16枚病灶,多数(10/16)位于右下胸腔;CT表现为自胸膜凸向肺野的"D"字形、椭圆形、乳头状、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与胸膜多呈宽基底相交,边缘光滑,多数密度均匀;增强后多数(10/16)呈环形强化,部分(3/16)呈脏层胸膜缘弧线状强化,少数(2/16)均匀强化,病灶基底部胸膜移行性增厚强化,形成"胸膜尾征";6例伴有肺内结核,3例伴有胸腔积液,4例伴有胸膜钙化。结论胸膜结核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病史,多可作出明确诊断。
王汉杰夏淦林施冬辉
关键词:结核瘤胸膜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肿瘤医院2018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疑似为周围型肺癌的患者11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多层螺旋CT征象,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术前CT的诊断准确率,并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效能。结果:多层螺旋CT影像显示,周围型肺癌肿瘤的增强密度不均匀,多数呈不规则形,少数呈准圆形;周围的肺纹理增加和扭曲,尤其是肺门侧;直接征象为肺周围组织中的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肿块,间接征象为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膜凹陷、少量钙化和空洞。经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98例患者为周围型肺癌,多层螺旋CT确诊97例,诊断准确率为98.98%。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肿瘤类型、肿瘤直径与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诊断的灵敏度为97.96%,特异度为95.00%,准确率为97.46%,Kappa=0.9113,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结论:多层螺旋CT在周围型肺癌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有效诊断周围型肺癌。
丁勇生王汉杰杨彦松冯峰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多层螺旋CT
恶性孤立性肺结节CT影像特征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总结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CT影像特征,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经组织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孤立性肺结节患者CT影像资料,比较良性及恶性结节的CT表现。结果恶性结节Ⅰ型毛刺征(42/46)、深分叶征(35/55)、棘突征(37/59)以及Ⅰ型血管征(38/59)、Ⅰ型支气管征(24/56)、Ⅰ型胸膜凹陷征(39/40)、Ⅰ型磨玻璃晕征(6/7)比例高于良性结节(P<0.05);良性与恶性肺结节增强扫描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孤立性肺结节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
沈爱军李洪江夏淦林王汉杰丁勇生
关键词:肺结节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性纤维瘤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①胸腔8例(6例起源于脏层胸膜、2例起源于壁层胸膜),右肺1例,腹腔1例,盆腔2例,右鼻腔、左上颚及左上臂各1例。②肿瘤呈卵圆形7例,类圆形5例,铸型样2例,圆锥形1例;8例胸腔病灶宽基底贴附于胸膜、塑形性生长、4例跨叶间裂。③肿瘤边缘光整,12例有浅分叶,6例密度不均匀,4例可见钙化。④增强扫描6例见丰富的肿瘤血管,9例见"地图样"强化、其内均可见"多发结节状"强化,延迟强化。④3例伴胸腔积液,2例伴邻近压迫性肺不张,1例伴邻近肋骨骨膜增生。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正确认识其CT影像学特点,可对大多数病例做出正确诊断。
王汉杰夏淦林丁勇生司海峰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定位丝与Hook-wire在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定位丝与Hook-wire两种定位技术在肺小结节患者胸腔镜术前定位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并分析119例胸腔镜术前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经皮穿刺定位的肺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定位方法分为定位丝组(50例)和Hook-wire组(69例),比较两组间的结节位置、结节直径、结节至胸膜的距离、定位时间、定位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对定位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的结节位置、结节直径、结节至胸膜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定位丝组与Hook-wire组定位时间相近[16(14,19)min vs 16(14,18.5)min,t=-0.416,P=0.677]。定位丝组与Hook-wire组定位成功率相近(98.0%vs 94.2%,χ^(2)=1.038,P=0.397)。定位丝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Hook-wire组(16.0%vs 47.8%,χ^(2)=13.003,P<0.001),亚组分析中定位丝组的气胸(12.0%vs 27.5%,χ^(2)=4.217,P=0.044)、肺出血(4.0%vs 18.8%,χ^(2)=5.796,P=0.016)、局部疼痛(0.0%vs 8.7%,χ^(2)=4.579,P<0.001)的发生率均低于Hook-wire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定位方法是本研究中肺小结节患者胸腔镜术前定位后是否有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08,95%CI 0.085~0.507,P<0.001)。结论:定位丝法定位时间、定位成功率与Hook-wire法相近,但定位丝法较Hook-wire法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丁勇生杨彦松程春冯峰王汉杰周存凉
关键词:肺结节HOOK-WIRE计算机体层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