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穆双锋

作品数:17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放疗
  • 6篇食管
  • 6篇晚期
  • 4篇食管癌
  • 4篇肿瘤
  • 4篇化疗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三维适形
  • 3篇适形
  • 3篇细胞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放射性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肺癌
  • 2篇调强
  • 2篇调强放射

机构

  • 17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7篇穆双锋
  • 15篇李敬霞
  • 8篇王培
  • 6篇穆立祥
  • 5篇曲智锋
  • 4篇王晓宏
  • 3篇庞然然
  • 2篇徐远
  • 1篇胡慧玲
  • 1篇高社干
  • 1篇曲志峰
  • 1篇郭莉
  • 1篇张玉姬
  • 1篇张晓辉
  • 1篇张梓锋
  • 1篇段锋
  • 1篇曲志锋
  • 1篇刘冰

传媒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肝脏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单药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化疗失败或不适宜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25例,给予吉非替尼治疗。结果:25例中18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32.0%,疾病控制率68.0%。常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皮肤改变和腹泻,Ⅲ度不良反应占7.6%。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吉非替尼治疗女性,不吸烟,腺癌晚期NSCLC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适用人群证实肺腺癌后立即应用,观察2周若有效,可仅持续应用吉非替尼控制,无效者则选择综合治疗模式。
李敬霞穆双锋王培曲志峰
关键词:靶向治疗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消炎止痛药物合剂在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消炎止痛药物合剂防治食管癌放射治疗期间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11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胸部放射治疗的7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还原型谷胱甘肽+消炎止痛药物合剂)和对照组36例(消炎止痛药物合剂),观察两组发生Ⅱ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情况、食管黏膜耐受剂量及两组应用抗生素的比例。结果 72例患者完成了治疗。两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100.0%,其中实验组≥Ⅱ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7,P〈0.01),两组中均无Ⅳ级急性放射性食管黏膜损伤发生。同时实验组发生急性黏膜反应的耐受剂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放射性食管炎治疗中应用抗生素比例为13.9%,对照组为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4,P=0.004)。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食管癌患者急性放射性食管黏膜损伤中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可以降低急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减轻食管炎发生的严重程度。
李敬霞穆双锋王晓宏穆立祥
关键词:食管恶性肿瘤还原型谷胱甘肽急性放射性食管炎
直线加速器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直线加速器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7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介入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直线加速器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3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63%),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线加速器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赵武生王培穆双锋
关键词:直线加速器放疗化疗食管癌
粗糠柴霉素通过调控PAK6基因的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增殖、凋亡以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2022年
目的研究粗糠柴霉素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粗糠柴霉素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定A549细胞凋亡率,克隆形成实验测定不同放射剂量处理后细胞存活分数,Western blot检测PAK6蛋白表达,qRT-PCR检测PAK6 mRNA的表达。结果8μM粗糠柴霉素处理A549细胞48h,细胞抑制率达(51.34±5.07)%,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粗糠柴霉素组A549的细胞存活分数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表明,粗糠柴霉素处理后A549细胞中PAK6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PAK6过表达后,粗糠柴霉素对A549的抑制率和凋亡率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粗糠柴霉素通过抑制PAK6表达,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增强其放射敏感性。粗糠柴霉素有望成为肺癌临床放射增敏剂。
穆双锋李敬霞庞然然
关键词:肺癌A549增殖凋亡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时机不同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开始时间不同对总体疗效的影响,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2001年4月初至2005年5月末收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1-T3,腋下淋巴结大于3枚的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27例患者中219例术5周内接受放疗(治疗组);108例大于12周后接受术后放疗(对照组),放疗范围为患侧胸壁+同侧腋下(部分)+同侧锁骨上野照射,总剂量为50Gy/25次。比较两组患者3年及5年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治疗组病例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和71.1%,5年局部控制率及远处转移率为97.2%和19.3%。对照组的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6.3%和69.5%,5年局部控制率及远处转移率为90.3%和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局部控制至关重要,局部扩大野放射治疗同时结合全身化疗是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较好模式。
李敬霞穆双锋曲智锋王培王晓宏穆立祥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放疗化疗
瘤床加量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瘤床加量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瘤床加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外形美观度优良率为63.33%,高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远处转移率为3.33%,与对照组的3.33%和6.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瘤床加量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提高外观美观度和降低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瘤床加量治疗效果。
穆双锋李敬霞庞然然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三维适型放疗
老年局部晚期胃癌放疗作用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比较替吉奥+放疗与单纯应用替吉奥在老年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选择不可手术切除的老年局部晚期胃癌(Ⅲ期)患者58例,随机分为替吉奥联合同步放疗组(试验组) 、单纯替吉奥组(对照组) 各29例。试验组给予替吉奥40 mg/m^2口服2 次/d,第 1~14 天,休息1周后重复共4个周期,同时行胃部IMRT 45 Gy (1.8 Gy/次) ;对照组仅给予相同的替吉奥化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应用χ^2检验差异。结果 58例患者完成计划设计。治疗完成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症状缓解率分别为52%和24%、76%和45%、86%和48%(P=0.03、0.016、0.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厌食、白细胞减少、腹泻、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 放疗+替吉奥治疗同步化疗对于老年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提高了患者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可接受。
李敬霞穆双锋王晓宏穆立祥
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对3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28例放疗中或放疗后出现3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研究观察。观察组用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对照组外涂龙胆紫。结果:观察组3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愈合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对3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价值显著。
穆双锋李敬霞王晓宏
关键词:急性病生物敷料
还原型谷胱甘肽减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减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作用。方法:2004年6月~2006年5月我科收治的鼻咽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例放疗同时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34例单纯放疗。结果:70例患者全部完成放疗计划,实验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75%和79%,部分缓解(PR)率分别为25%和21%。放疗结束时两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为100%,实验组严重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3.686,P<0.01)。同时实验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的耐受剂量高于对照组。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减轻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
穆双锋李敬霞王培曲志锋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还原型谷胱甘肽口腔黏膜损伤
食管癌不同放射治疗技术的急性黏膜损伤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调强放射治疗(IMRT)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中,治疗期间发生食管黏膜急性损伤的区别。方法选取98例在我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按放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调强放疗作为治疗组,适形放疗作为对照组。每组49例,定期记录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进食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胃镜)。结果 98例患者全部完成计划设计。治疗完成时,两组患者急性食管黏膜反应发生率均为100%,轻度放射反应(Ⅰ度):治疗组为87.8%(43/49例),对照组为71.4%(35/49例);Ⅱ+Ⅲ度放射反应:治疗组12.2%(6/49例),对照组28.6%(14/49例)。Ⅱ+Ⅲ度急性食管黏膜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5)。同时治疗组食管黏膜反应发生的耐受剂量高于对照组。结论调强放疗减轻患者:放射治疗期间的食管黏膜损伤。
李敬霞穆双锋高社干张晓辉穆立祥
关键词:放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射治疗食管黏膜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