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家毅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中Diver CE血栓抽吸术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和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联合应用Div-erCE血栓抽吸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急诊PCI的AMI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A)内高负荷血栓性病变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iver CE组(n=28)用DiverCE血栓抽吸导管抽吸血栓后再行PCI治疗,对照组(n=28)直接行PCI治疗。结果Diver CE血栓抽吸术后的PCI术后ST段回落(STR)(>70%)明显优于对照组(71.4%比39.3%,P<0.05);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2.8±0.4比2.0±0.6,P<0.05)、血栓积分(TS)(0.1±0.2比1.5±1.0,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50±12mL比60±14mL,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0.58±0.18比0.46±0.14,P<0.05)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低(3.6%比14.3%,P<0.05);30d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和靶血管再成形术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两组未见明显差异(0比3.6%,P>0.05)。未见与Diver CE血栓抽吸相关的血管并发症。结论Diver CE血栓抽吸术能促进AMI急诊PCI术后STR,改善TIMI血流、TS和左心室功能;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对AMI患者,若其冠状动脉内以血栓性病变为主,应考虑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术。
- 汤成春马根山冯毅陈忠戴启明童家毅沈成兴李拥军
-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 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因素的分析研究
- 王勇冯毅朱源生童家毅陈忠王红雷
-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临床特征及其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观察120例AD(AD组)和90例无AD(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根据其临床特征,分析AD的临床死亡风险因素。结果AD组急性期院内病死率17.5%;其收缩压、BMI、脂蛋白a、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女性、舒张压、hs-CRP及并发意识障碍、心包填塞症状在死亡与存活患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手术+支架治疗者病死率低。结论舒张压、hs-CRP、意识障碍及心包填塞是导致AD患者急性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支架治疗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 王勇朱源生冯毅童家毅王红雷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死亡危险因素
-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与遗传、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及环境危险因子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有关。抑郁症被认为是冠心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而冠心病患者又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尽管许多研究发现冠心病合并抑郁症为增加死亡率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但冠心病合并抑郁的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1])。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很多冠心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研究报道[2]。
- 丁建东张敏袁勇贵李浩王点童家毅陈忠马根山
- 关键词:冠心病抑郁症甲状腺激素
- 经桡动脉途径行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安全性及疗效
- 本研究结合实际病例,对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再灌注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8%,且无因局部压迫止血引起的血管反应性低血压。因此,挠动脉途径是可以选择的急诊介人治疗的途径。
- 冯毅马根山沈成兴汤成春戴启明罗丹陈忠童家毅
- 关键词: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