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管大伟

作品数:38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病毒
  • 10篇手足
  • 10篇手足口
  • 10篇手足口病
  • 9篇肠道
  • 9篇肠道病毒
  • 6篇脑膜
  • 6篇脑膜炎
  • 6篇病原学
  • 5篇流感
  • 5篇奈瑟菌
  • 5篇VP1基因
  • 4篇球菌
  • 4篇流感病毒
  • 4篇流行性
  • 4篇奈瑟球菌
  • 4篇脑膜炎奈瑟菌
  • 4篇基因
  • 4篇甲型
  • 3篇多位点序列分...

机构

  • 35篇广东省疾病预...
  • 5篇暨南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市疾病预...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市中医医...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佛山市疾病预...
  • 1篇广州市海珠区...
  • 1篇广州市越秀区...
  • 1篇肇庆市疾病预...
  • 1篇上海之江生物...

作者

  • 37篇管大伟
  • 19篇柯昌文
  • 11篇邓小玲
  • 10篇郑焕英
  • 10篇黎薇
  • 9篇肖红
  • 9篇郭雪
  • 9篇刘美真
  • 8篇曾汉日
  • 7篇刘冷
  • 7篇柯碧霞
  • 6篇苏娟
  • 6篇张欣
  • 6篇杨杏芬
  • 4篇张万里
  • 4篇陈经雕
  • 4篇邹丽容
  • 4篇倪汉忠
  • 4篇李晖
  • 4篇梁剑

传媒

  • 6篇中华微生物学...
  • 6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2011广东...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起由CV-A6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疫情的快速鉴定与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013年5月河源市1所幼儿园发生的1起由CV-A6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进行肠道病毒型别快速鉴定。方法采集该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粪便或咽拭子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总肠道病毒、EV-A71、CV-A16和CV-A6检测,并结合半巢式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VP1序列扩增,通过对目的条带序列测定及分析进行肠道病毒分型鉴定。结果经荧光定量PCR检测,26例病例35份标本中共有25例34份标本检出总肠道病毒阳性,38名密切接触者38份标本中有11人11份标本检出阳性,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96.15%和28.95%,其中分别有25例病例和7名密切接触者CV-A6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6.15%和18.42%,全部标本EV-A71和CV-A16检测阴性。7例病例和3名密切接触者的10份标本半巢式PCR扩增阳性,测序结果显示VP1序列均属于CV-A6,且核苷酸同源性为100.0%。结论广东省河源市此次发生于幼儿园的手足口病疫情由肠道病毒CV-A6型引起;荧光定量PCR与半巢式PCR扩增肠道病毒VP1序列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对引起手足口病的CV-A6型肠道病毒进行快速及准确鉴定。
曾汉日李晖郑焕英刘冷郭雪管大伟孙立梅谭小华柯昌文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荧光定量PCR
广东EV71病毒流行病学特征和毒力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广东省EV71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毒力的影响因素。方法:提取收集的样品或培养的病毒RNA、逆转录合成c DNA,应用PCR技术扩增全长EV71 VP1全长序列,应用MEGA5.0进行序列比对、建设进化树,确定病毒的分型。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性别、年龄、病毒型别、VP1变异等因素对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的影响。结果:在2008-2010年期间,广东省流行的EV71病毒株为C4a型,但该型病毒已经出现了分化,即C4a1-C4a4。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性别、病毒的型别无相关性,在4岁之前,病毒变异A289T易致重症患者(P〈0.05,OR=2.360,95%CI为1.163~4.659)。结论:在广东省EV71流行株主要为C4a1型,已经出现进化,且同时流行,需加强相关的监测;在流行期间需加强易感人群的防护。
吴娴波钟艳云曹宇娟柯昌文管大伟张宝
关键词:EV71病毒毒力流行病学特征
病原菌分子分型技术平台建立及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研究
邓小玲何冬梅柯碧霞朱海明管大伟李柏生谭海玲陈经雕刘美真宋曼丹王海燕赖蔚苳马聪钟豪杰柯昌文王洪敏黎薇杨杏芬林锦炎严纪文
该研究是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链球菌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建立及G群链球菌致病性研究》(项目编号:04300209)课题基础上进行的持续研究。在《链球菌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建立及G群链球菌致病性研究》课题建立的链球...
关键词: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广东省首例W135群流脑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24
2008年
目的对2007年5月广东中山发现的1例W135流脑病例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标本进行常规鉴定、乳胶凝集、PCR鉴定、测序等,同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病例证实为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脑膜炎病例,采用多位点测序分型(MLST)对该株菌的基因组7个管家基因进行DNA测序,其序列型为ST-2960,属于ST-11/ET-37complex序列群。该菌株对头孢噻肟、氨苄青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等药物均敏感。结论该病例为广东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首次从脑脊液分离到病原菌的W135群流脑病例,提示我们要加强流脑病原学监测。
刘美真管大伟邓小玲梁剑梁宏周海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W135群病原学
广东省历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原体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历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原体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因poM和porB基因特征,并确定病原体的优势克隆型。方法对1967-2007年从流脑患者分离的18株脑膜炎奈瑟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进行复苏培养和生化鉴定;通过DNA序列测定分析外膜蛋白编码基因poM、porB特征;对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采用PHYLIP软件制作进化树,并与脑膜炎奈瑟球菌MLST全球数据库(PubMLST)中的菌株比较,确定优势克隆型菌株,探讨广东省历年流脑疫情分离株的看家基因序列多态性。结果porA可变区(VR)1的型别以20型为主,VR2的型别在2004年前主要为9型,以后呈现多态性;porB可变区Ⅰ、Ⅳ、Ⅴ、Ⅵ主要分别为4、7、11、10型,2004年后可变区Ⅴ、Ⅵ型别增多;除2007年分离的1株W135菌株外,其余菌株的porB基因均无Ⅶ、Ⅷ可变区。在7个看家基因中,abcZ等位基因多态性最低,pgm最高。广东省历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分离株2004年前的优势克隆为ST-5克隆系,自2004年开始出现高致病性ST-4821克隆系,2007年首次出现高致病性ST-11克隆系。结论广东省历年脑膜炎奈瑟球菌分离株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因呈现多态性特征,分离株为多克隆系并存,近期以高致病性克隆系为主。
邓小玲管大伟刘美真李灵辉柯碧霞黎薇梁剑柯昌文
关键词:脑膜炎奈瑟球菌分子特征多位点序列分型
2009年广东省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进化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2009年广东省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进化及NA基因编码蛋白抗原性、酶活性位点、糖基化位点变异情况。方法从2009年广东省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分离到病毒毒株共69株,提取病毒总RNA,RT—PCR扩增NA基因,并测序分析;同时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库检索获得52株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甲型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用MEGA4.0软件进行基因进化分析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2009年广东省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与禽H5N1流感病毒同源性较高,为87.1%,潜在抗原位点氨基酸分布相同;所有毒株的酶活性中心位点高度保守;具有8个糖基化位点,其中5个位点有不同程度的氨基酸替换,但与2001年禽H5N1毒株的糖基化位点的氨基酸相同。结论2009年广东省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与禽H5N1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与NA抑制剂的特异性结合位点未发生变化。
肖红管大伟邹丽容张欣倪汉忠柯昌文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神经氨酸酶
含内参的登革病毒与基孔肯雅病毒3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估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建立一种含内参的,针对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的3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针对登革病毒3'端非结构蛋白编码区和基孔肯雅病毒5'端非结构蛋白编码区设计引物与探针,建立一套含有内参的并且能同时检测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的3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其最低检测限和特异度进行验证,通过检测血清标本对该方法进行临床应用评估。结果建立的3重荧光定量PCR登革病毒与基孔肯雅病毒绝对定量标准曲线显示,病毒拷贝数的对数值与CT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梯度稀释后的标准品核酸检测均呈现典型的S型曲线。检测日本脑炎病毒、西尼罗病毒、黄热病毒、辛德毕斯病毒各1株,结果均为阴性,特异度为100%。用该方法检测294份登革热患者血清,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9.3%,阳性预测值为92.1%,阴性预测值为100%;测定33份基孔肯雅热病患者血清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阴、阳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建立的含有内参的能同时检测登革病毒与基孔肯雅病毒的3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用于登革病毒与基孔肯雅病毒感染检测,为早期筛查和鉴别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感染提供依据。
徐静谢翊管大伟苏健平廖华乐柯昌文
关键词: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
我国首例寨卡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建立寨卡病毒分离方法,为寨卡病毒的分离积累经验。方法将寨卡病毒血清阳性标本通过颅内注射途径接种1~3日龄BALB/c乳鼠,接种6日后处死,提取乳鼠脑、心、肝、脾、肺、肾、肌肉、皮肤和肠组织,均浆取上清提取病毒核酸,real-time RT-PCR进行核酸检测鉴定。阳性脑组织上清进行乳鼠传代接种。分离的病毒株用巢式PCR进行扩增,所获得的序列用MEGA6.0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从接种寨卡病毒的乳鼠脑、心和肝等组织中均可检测出寨卡病毒核酸,其中心和脑组织寨卡病毒Ct值最低,分别为24.4和25.3个循环。传代乳鼠病毒接种后2日可在乳鼠脑组织中检测出病毒核酸。巢式PCR成功扩增出1034个碱基大小的片段,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本次分离的毒株属于亚洲族系。结论利用乳鼠颅内接种法,成功分离1株寨卡病毒,该病毒属于亚洲族系。
吴德谈琦琪孙九峰周惠琼管大伟张欢宁丹柯昌文
关键词:病毒分离虫媒病毒乳鼠
广东地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调查广东省2009年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监测流感流行株的变异趋势.方法 2009年4-12月,对广东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收集患者鼻咽拭子,用MDCK细胞或者鸡胚,分离得到流感毒株221株.利用神经氨酸酶化学荧光抑制实验检测毒株对奥司他韦的IC50,筛选出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敏感性下降的毒株.同时选取68株病毒,对NA基因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NA基因上与耐药有关的氨基酸位点及其基因变异情况.结果 分离到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221株全部对奥司他韦敏感,IC50中位数为0.24 nmol/L,最小值为0.02 nmol/L,最大值为1.66 nmol/L.NA测序结果也没有发现导致耐药的突变位点.进化分析表明,广东省的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NA基因与全球流行的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9.5%~100.0%之间.结论 奥司他韦对广东地区的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效,可以继续用来预防和治疗流感患者.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NA基因变化不大.
邹丽容周杰管大伟张欣倪汉忠黄平武婕李晖柯昌文
关键词:奥司他韦
2008~2010年广东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2008-2010年广东省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流行情况以及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2008-2010年广东省手足口病粪便样本,粪便样本经处理后提取核酸RNA,RT-PCR进行EV71和CA16型别鉴定。非CA16非EV...
肖红管大伟曾汉日黎薇苏娟郑焕英郭雪刘冷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VP1基因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