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威

作品数:15 被引量:94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镇痛
  • 10篇分娩
  • 10篇分娩镇痛
  • 6篇产妇
  • 5篇硬膜
  • 5篇硬膜外
  • 3篇穴位
  • 3篇硬膜外分娩
  • 3篇硬膜外分娩镇...
  • 3篇剖宫产
  • 3篇麻醉
  • 2篇信息化
  • 2篇抑郁
  • 2篇神经刺激
  • 2篇剖宫产产妇
  • 2篇潜伏期
  • 2篇潜伏期分娩镇...
  • 2篇量表
  • 2篇麻醉前
  • 2篇焦虑

机构

  • 15篇上海市嘉定区...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上海市嘉定区...

作者

  • 15篇罗威
  • 14篇李胜华
  • 8篇赵继蓉
  • 5篇王长社
  • 2篇于布为
  • 2篇吴娟
  • 2篇陆勤
  • 2篇罗艳
  • 2篇沈彩琴
  • 1篇杨立新
  • 1篇陆铭
  • 1篇张晨
  • 1篇徐子锋
  • 1篇蔡徐山
  • 1篇夏一梦
  • 1篇奚杰
  • 1篇魏璐
  • 1篇王晓莉

传媒

  • 7篇上海医学
  • 5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2018-2020年分娩镇痛调查与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调查上海市开展分娩镇痛工作取得的新成绩和面临的新挑战,为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分娩镇痛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制订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由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和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专科分会发布通知,对本研究的目的及问卷填写进行说明与解释,借助“问卷星”网站平台(http:∥www.wjx.com)实施问卷发放与回收。结果发放问卷88份,回收问卷55份,55份中有效问卷52份,无效问卷3份。52家医院2018年、2019年分娩量分别占当年上海市分娩总量的86.9%(151501/174250)、89.4%(152845/170926),分娩镇痛率分别为48.1%(40356/83895)、58.2%(49826/85653)。2020年1-7月分娩镇痛率为60.8%(24397/40144),其中10家妇幼专科医院为74.3%(20137/27094)、其他42家医院为32.6%(4260/13050)。近年分娩镇痛率与2017年(37.2%)相比增长明显。目前,上海市缺乏针对分娩镇痛的专项收费标准,50家已开展分娩镇痛的医院中有40家医院(80.0%)参照麻醉项目收费标准;完成问卷的52家医院中47家医院(90.4%)建议设立专项收费标准,42家医院(80.8%)建议由医保支付药费和一定比例的镇痛技术服务费。另有45家医院(90.0%,45/50)由于麻醉科医师人力方面的原因导致产妇镇痛期间的疼痛VAS评分>3分,20家医院(40.0%,20/50)需要临时安排麻醉科医师实施分娩镇痛。结论2020年1-7月上海市分娩镇痛率为60.8%,缺乏收费标准和麻醉科医师人员紧缺,以及产科医护人员的认识不足是制约分娩镇痛普及的关键因素;建议尽快出台分娩镇痛专项收费标准,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李胜华罗威张丽峰徐子锋田红于布为
关键词:分娩镇痛问卷调查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合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对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36例,年龄20~40岁,BMI 20~35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TEAS组(n=69)和对照组(n=67)。硬膜外分娩镇痛5 min后,TEAS组使用韩式电刺激仪刺激双侧合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每小时施行一次,每次30 min,至分娩结束;对照组仅将电极放置于相应穴位不予电刺激。记录分娩镇痛前、镇痛后2、4 h、分娩即刻的鼓膜温度,并计算产时发热(≥37.5℃视为发热)率。记录分娩镇痛前、分娩即刻及分娩后1 h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记录局麻药总用量、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结果与分娩镇痛前比较,镇痛后4 h、分娩即刻两组产妇鼓膜温度明显升高(P<0.05),分娩即刻及分娩后1 h两组产妇血清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TEAS组在分娩即刻与分娩后1 h血清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局麻药总用量明显降低(P<0.05)。两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合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能够降低分娩镇痛产妇局麻药物用量,降低产妇血清IL-6浓度,减少产时发热率。
曹家刚张丽峰王一飞李胜华罗威王长社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硬膜外分娩镇痛
韩氏神经刺激仪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患者硬脊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辅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用于潜伏期和活跃期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40例足月、单胎、头位、有镇痛需求的初产妇随机分为4组,每组60例。潜伏期镇痛组和活跃期镇痛组分别在潜伏期和活跃期行PCEA,潜伏期辅助镇痛组和活跃期辅助镇痛组分别在潜伏期和活跃期行PCEA和韩氏穴位神经刺激。比较4组产妇的镇痛效果,镇痛药使用和镇痛泵按压情况,各产程时间和分娩方式构成比,以及母婴结局和产妇满意度。方法潜伏期镇痛组和潜伏期辅助镇痛组镇痛前产妇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活跃期镇痛组和活跃期辅助镇痛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4组产妇镇痛后各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镇痛前(P值均<0.05),4组间镇痛后各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潜伏期镇痛组和潜伏期辅助镇痛组产妇的镇痛时间均显著长于活跃期镇痛组和活跃期辅助镇痛组(P值均<0.05);潜伏期镇痛组和活跃期镇痛组产妇的用药速度分别显著快于潜伏期辅助镇痛组和活跃期辅助镇痛组(P值均<0.05),总按压次数分别显著多于潜伏期辅助镇痛组和活跃期辅助镇痛组(P值均<0.05),有效按压比分别显著低于潜伏期辅助镇痛组和活跃期辅助镇痛组(P值均<0.05);潜伏期辅助镇痛组与活跃期辅助镇痛组间用药速度、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潜伏期镇痛组和潜伏期辅助镇痛组产妇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均显著短于活跃期镇痛组和活跃期潜伏期辅助镇痛组(P值均<0.05);潜伏期镇痛组和活跃期镇痛组产妇的第二产程均显著长于潜伏期辅助镇痛组和活跃期辅助镇痛组(P值均<0.05),自然分娩的产妇比例均显著低于潜伏期辅助镇痛组和活跃期辅助镇痛组(P值均<0.05),行器械助产的产妇比例均显著高于潜
罗威赵继蓉魏璐李胜华
关键词:分娩镇痛潜伏期活跃期
麻醉前扩容对产妇和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麻醉前扩容对产妇和新生儿脐血血气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孕38-40周,第1胎,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4组(n=40)。A组麻醉前输注5ml/kg平衡液,B、C、C组在麻醉前分别输注5ml/kg、10ml/kg、15ml/kg万汶。输注结束后,行L3-4腰硬联合麻醉,调整麻醉平面于T6以下。术中血压下降大于基础值的30%或收缩压低于90mmHg的病例,静脉注射麻黄素10mg/次,并记录相应的给药次数。观察产妇入室(T1)、输液完成(T2)、鞘内注药5min(T3)、10min(T4)、20min(T5)时的MAP、HR、SpO2值和新生儿1min、5min的Apgqr评分。采集产妇入室后、输液完成时的动脉血,胎儿取出时的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A、B组患者在T3、T4、T5各时间点的MAP值均较T1下降(P〈0.05),尤以A组的T4下降明显(P〈0.01),C、D组各时间点间无明显变化(P〉0.05)。A组麻黄碱的使用率为30%(12/40),B组为10%(4/40),两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C、D组没有患者使用麻黄碱。四组产妇液体输注后的动脉血pH值、PaO2、PaCO2与输注前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新生儿的脐动血气分析值和新生儿1min、5min的Apgar评分值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麻醉前扩容能够一定程度缓解产妇孕晚期的碱血症,预防母体低血压对新生儿脐血血气和Aqgar评分带来的不良影响。
李胜华赵继蓉罗威陆铭王晓莉
关键词:预扩容产妇脐血血气分析
穴位神经刺激联合患者自控硬脊膜外腔镇痛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联合患者自控硬脊膜外腔镇痛(PCEA)应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年龄22~30岁,有经阴道分娩的适应证,无椎管内阻滞禁忌证,足月、单胎、头位,进入潜伏期(有规则宫缩,宫口开1cm),要求分娩镇痛。将其随机等分为HANS组、PCEA组和HANS+PCEA组,每组40例。再配对选择40例同期未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产妇的镇痛效果、镇痛药物用量、PCEA按压有效比例(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产程时间、分娩方式选择情况,镇痛对分娩、新生儿的影响,以及产妇满意度。结果 HANS组、PCEA组和HANS+PCEA组镇痛后各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镇痛前和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PCEA组和HANS+PCEA组镇痛后各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HANS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PCEA组产妇的平均用药量(总用药量/分娩镇痛总时间)显著多于HANS+PCEA组(P<0.05),PCEA按压有效比例显著低于HANS+PCEA组(P<0.05)。HANS+PCEA组的第一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HANS组和PCEA组(P值均<0.05);PCEA组的第一产程显著短于HANS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第二产程显著长于对照组、HANS组和HANS+PCEA组(P值均<0.05)。4组间自然分娩、器械助产、剖宫产的产妇比例,产妇产后2h内出血量,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的Apgar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CEA组产妇催产素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HANS和HANS+PCEA组(P值均<0.05)。HANS+PCEA组满意度为优的产妇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HANS组和PCEA组(P值均<0.05)。结论 HANS联合PCEA能有效地减轻分娩疼痛,减少局部麻醉药用量,缩短第二产程,提高产妇满意度。
赵继蓉罗威李胜华
关键词:潜伏期分娩镇痛产妇满意度
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前预填充的有效剂量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前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预防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术中低血压的有效剂量。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孕38~40周、第1胎、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平衡液组在麻醉前静脉滴注5mL/kg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羟乙基淀粉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静脉滴注5、10、15mL/kg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液结束后,在L3与L4间隙穿刺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观察产妇入手术室(T1),静脉滴注液体完即刻(T2),鞘内注射药物5min(T3)、10min(T4)、20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新生儿出生后1和5min的Apgar评分。采集T1和T2时间点,产妇的动脉血及胎儿取出时的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平衡液组和羟乙基淀粉低剂量组T3、T4、T5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同组T1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羟乙基淀粉中、高剂量组组内各时间点间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羟乙基淀粉中剂量组T4、T5时间点及羟乙基淀粉高剂量组T3、T4、T5时间点的MAP均显著高于平衡液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4组组内和组间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间产妇动脉血和胎儿取出时脐动血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平衡液组产妇的麻黄素使用率为30%,显著高于羟乙基淀粉低剂量组的10%(P<0.05),羟乙基淀粉中、高剂量组产妇均无未使用麻黄素。4组间新生儿出生后1、5min的Apgar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前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预防术中低血压的有效剂量为10mL/kg。
李胜华吴娟罗威王长社陆勤
关键词:剖宫产
血清雌二醇、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雌二醇(E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产后抑郁症(PPD)的关系。方法:选取374名产妇于产后6~8周进行随访,根据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13分为界将入组者分为PPD组及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入组者血清E2、IL-6和TNF-α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PPD患者抑郁症状,并与血清E2、IL-6和TNF-α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74名产妇中筛查出42例PPD患者进入PPD组,并随机选择42例健康产妇进入对照组。PPD组血清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PPD组HAMD总分与血清E2水平呈负相关(r=-0.39,P=0.01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入组者血清E2与IL-6、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92,r=-0.78;P均<0.01)。结论:血清E2水平下降可能增强了神经炎症反应,参与了PPD的发生。
施波王卫平范卫星张晨罗威张丽峰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雌二醇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预置硬膜外导管对分娩镇痛效果和母婴安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观察预置硬膜外导管实施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头位、足月、有镇痛需求的初产妇364例,年龄22~30岁,BMI 25~30 kg/m^2,随机分为两组:预置管组(n=180)在出现规律宫缩、宫颈接近消失后硬膜外穿刺置管,产妇自觉疼痛剧烈要求镇痛时开始镇痛;常规组(n=184)在出现规律宫缩、宫口开大1 cm后开始硬膜外穿刺置管镇痛。两组镇痛液配方均为0.07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记录分娩镇痛的有效性评分,包括镇痛开始时的VA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从产妇要求镇痛到疼痛缓解的时间)和镇痛期间最高VAS评分;分娩期间补救镇痛情况,以及产程时间、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产间发热情况等。结果与常规组比较,预置管组镇痛开始时的VAS评分明显降低[3(2~4)分vs 5(4~5)分,P<0.05],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缩短[(18.45±7.05)min vs (33.2±10.51)min,P<0.05],但镇痛期间最高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6)分vs 4(2~6)分],预置管组的有效性评分明显较高[4(3~5)分vs 3(2~4)分,P<0.05]。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出血量、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次数、产妇发热比例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预置管可以提高分娩镇痛的有效性,且不影响产程和母婴安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分娩镇痛模式。
罗威李胜华张丽峰奚杰沈彩琴
关键词:分娩镇痛产程
上海市分娩镇痛的现状调查被引量:27
2019年
目的调查上海市分娩镇痛的现状,为进一步推广普及分娩镇痛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通过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发布通知,对本研究目的及问卷填写进行说明与解释,借助"问卷星"网站平台实施问卷发放与回收。结果共调查58家医院,2017年分娩量占上海市分娩总量的90.44%,总体分娩镇痛率为37.22%。其中13家妇幼专科医院占58家医院分娩量的58.44%,分娩镇痛率为56.75%,占58家医院镇痛分娩量的93.50%。已开展分娩镇痛44家(75.86%),全部以椎管内阻滞为主要的分娩镇痛方法,其中42家(95.45%)在潜伏期开始镇痛,30家(68.18%)在分娩过程中会关闭镇痛泵,40家(90.9%)产妇满意度达85分以上,36家(81.82%)参照麻醉项目收费。未开展的14家医院中,有13家(92.86%)归因为麻醉科医师配备不足及其他相关因素。结论上海市分娩镇痛主要集中在妇幼专科医院。制约开展分娩镇痛的主要因素为麻醉科医师紧缺和没有专项收费标准。进一步推广普及分娩镇痛,除政策支持外,还应优化分娩镇痛流程、创新管理服务模式。
罗威李胜华张丽峰罗艳于布为
关键词:分娩镇痛硬膜外镇痛
脑状态焦虑指数评估围产期产妇焦虑障碍
2024年
目的探讨脑状态焦虑指数(ANXi)评估围产期产妇焦虑障碍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2年5—12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拟行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384例,按照产妇意愿分为3组:不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可选择导乐分娩(无镇痛组),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随机分入潜伏期镇痛组(潜伏期开始硬膜外镇痛)、活跃期镇痛组(活跃期开始硬膜外镇痛),每组128例。比较产妇的一般资料(年龄、BMI、孕周、产程时间和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的Apgar评分),以及孕晚期、分娩期间、产后6周的7项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评分、ANXi、GAD-7评分≥10分患者比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娩前ANXi与GAD-7评分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并进一步分析ANXi与控制不同混杂因素(围产期不同阶段、是否接受硬膜外镇痛、有无焦虑障碍)GAD-7评分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检测ANXi评估焦虑障碍(GAD-7评分≥10分)的能力。结果330例产妇完成研究,其中潜伏期镇痛组112例、活跃期镇痛组113例、无镇痛组105例,3组产妇的年龄、BMI、孕周、产程时间和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的Apgar评分,以及孕晚期、分娩期间、产后6周GAD-7评分、ANXi、GAD-7≥10分患者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产妇ANXi与GAD-7评分呈正相关(r=0.779,P<0.0001);孕晚期(r=0.794)、分娩期间(r=0.778)、产后6周(r=0.776)、潜伏期镇痛(r=0.693)、活跃期镇痛(r=0.871)、无硬膜外镇痛(r=0.828)、有焦虑障碍(r=0.697)、无焦虑障碍(r=0.641)产妇的ANXi与GAD-7评分间均具有相关性(P值均<0.001)。根据ANXi构建的ROC曲线的AUC为0.867,ANXi诊断围产期产妇焦虑障碍的最佳临界值为14.5,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分别为0.800、0.883、0.683。结论基于脑电小波算法的ANXi可用于评估产妇的焦虑障碍及其程度。
李胜华夏建华罗威张芸赵继蓉张丽峰陆勤夏一梦罗艳
关键词:焦虑指数焦虑障碍分娩镇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