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立军
- 作品数:21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论哈贝马斯“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
- 2014年
- 本文探讨了哈贝马斯"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的提出及形成过程,对哈贝马斯为解决"生活世界殖民化"问题所提出的交往行动方案进行了评价;指出这一理论在认识现代西方社会症候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批判了哈贝马斯交往理性中存在着过于夸大语言作用的倾向,以及偏于理论理性而弱于实践理性的不足;主张引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观,丰富、发展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从而既科学地解释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
- 汪家华罗立军
- 关键词:哈贝马斯殖民化交往理性
- 论西汉儒学独尊地位形成的过程被引量:1
- 2012年
- 自孔子以后,儒学的发展除强调个人心性修养的内圣之学外,还十分重视经世致用的外王思想,有着强烈的政治诉求。西汉前期,经过几代儒生的不懈努力,儒学的政治效用逐渐增强,经世色彩日益鲜明,最终在汉武帝时期走到政治前台,成为国家主导意识形态。通过对儒学独尊过程的清晰论述,回答了儒学如何走向政治,以及何以能走到政治的前台等问题,考察了儒学独尊地位形成的2个深层原因:西汉儒生对儒学内容的自觉改造;最高统治者对儒学的自觉选择和政治支持。
- 汪家华罗立军
- 关键词:儒学独尊
- 论高职院校双螺旋校园文化创建模式
- 2010年
- 动态生成视域中的校园文化是一个核心螺旋与系统螺旋良性互动的双螺旋结构,双螺旋校园文化系统中的核心螺旋应该以文化品牌的方式去推动,双螺旋校园文化系统中的系统螺旋应该构建长效机制,避免运动式的折腾思维。
- 罗立军
-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螺旋校园文化
- 论高职院校“学习、成长与分享”德育模式的创建
- 2011年
- “学习,成长与分享”倡导的是一种成长导向、双轮互动、共学共进的德性修炼模式。本文具体从准确定位职业,追求职业的内价值;加强职业修养,打造个人的德性品牌;开展职业化修炼,提升个人的职业能力等三个方面探讨该德育模式的创建。
- 罗立军
- 关键词:高职院校分享德育模式
- 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被引量:4
- 2019年
- 本文通过对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案,论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并通过案例分析,指出了要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创新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进行创新性发展。
- 汪家华罗立军
-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
- 论儒家家庭伦理对现代社会的启示被引量:1
- 2019年
- 论文通过分析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不同特点,并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对传统家庭伦理中的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进行传承与创新的具体内涵及有效途径,指出了传统家庭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和谐家庭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汪家华罗立军黄慧
- 关键词:现代家庭
- 章学诚“六经皆史论”探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论"是其重要的学术论断。如果我们把它放到乾隆嘉庆时期所面临的转换学风、开辟新的研究方向的问题境域中去,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论"的意义在于以一种历史理性批判的力量,打破六经所负载的永恒之道的神话,消解"经学即理学"研究纲领的合法性,从而开辟一种走出汉宋、由史明道、经世致用的新的学术风气。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论"尽管具有价值革命的逻辑力量,但由于时代命题域的限制,以及文化传承中自然的信仰,使得这一论断没有上升到价值层面,承担破除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价值永恒性的作用。
- 罗立军
- 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测评体系构建被引量:2
- 2010年
-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显性重要地位与隐性实践虚化之间的矛盾,其根源在于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实效测评体系。文章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出发,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要素,提出了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实效测评体系构建。
- 罗立军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测评体系
- 《韩诗外传》无关诗义辨正被引量:6
- 2005年
- 《四库全书总目》由古文经学立场,判定《韩诗外传》无关诗义。《韩诗外传》断章取义的解诗模式是先秦儒家孔、孟、荀通经致用、弘扬诗教的正脉。《韩诗外传》的编撰目的、编排体例、解释立场都是围绕儒家诗教的宗旨而展开,《四库全书总目》对《韩诗外传》无关诗义的误判应该从今古文斗争与政治发展的历史脉络去理解。
- 罗立军
- 关键词:《韩诗外传》《四库全书总目》诗义诗教断章取义
- 论儒学如何促进公共交往被引量:1
- 2012年
- 近代以来儒学的游魂化以及当前公共生活领域交往的异化促使我们尝试阐释一门公共交往儒学;公共交往儒学指导个体遵循中庸之道的交往原则,以内圣外王的交往方式,通过历史文化这一公共交往平台,成功获取交往的公共意义,促进公共交往和平有效地展开。
- 罗立军
- 关键词:中庸之道内圣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