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钢 作品数:17 被引量:58 H指数:4 供职机构: 黄石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非甾体类抗炎药预防白内障乳化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进行白内障乳化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眼科接受白内障乳化术的118例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在进行白内障乳化术前后,均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则仅进行手术,实施常规的术后处理。手术后,对两组患者的黄斑囊性水肿发生率、术后视力矫正度数和黄斑厚度等情况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黄斑囊性水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矫正度数和黄斑厚度相比较,可知观察组的视力矫正度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黄斑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甾体抗炎药对于预防白内障乳化术后黄斑囊性水肿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蔡丽英 罗钢 江华关键词:非甾体类抗炎药 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miR-142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miR)-142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9年6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接受眼球摘除手术治疗的RB患儿79例(79眼),培养人RB细胞株Y79并分为miR-142模拟物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分别转染miR-142模拟物、阴性对照序列和不作处理,RT-qPCR检测RB和癌旁组织、细胞中miR-142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力。结果miR-142在RB组织中表达量(0.34±0.12)低于癌旁组织(0.99±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02,P<0.01);miR-142表达量在不同分化程度、是否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91~3.495,均P<0.05);miR-142模拟物组细胞中miR-142表达量(2.42±0.11)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1.02±0.09,1.01±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036,P<0.01);miR-142模拟物组24 h,48 h,72 h和96 h时吸光度A值、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F=5.519,8.666,12.926,21.572,28.394,27.982,均P<0.05)。结论RB患者组织中miR-142表达量降低,且与分化程度、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上调miR-142表达可抑制Y7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罗钢 蔡丽英 呙明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 细胞增殖 RhEPO对大鼠视神经不全损失后轴突超微结构及GAP-43表达影响 罗钢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优势。方法将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视力、眼压、滤过泡、角膜平均散光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3个月时角膜平均散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有确切的疗效,术后早期视力恢复较好,且不会影响患者散光度。 蔡丽英 罗钢 江华关键词:白内障 青光眼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 囊外白内障摘除 芪参益气滴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谷氨酸转运体及谷氨酰胺合成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谷氨酰胺合成酶及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维通利华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的六周龄SPF级SD大鼠80只,体重180-220 g,雄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例数=70)、正常组(例数=10),进行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一次性注射腹腔对胰岛β细胞进行选择性破坏,诱发实验性糖尿病;应用时由PH 4.4、0.1 mmol/L无菌的柠檬酸钠缓冲液配制为1%STZ溶液,根据大鼠体重予以65 mg/kg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1%STZ,正常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72 h后应用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水平;血糖水平超过16.7mmol/L者则为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多贝斯对照组)(20只)、治疗组(芪参益气滴丸组)(30只)、糖尿病模型组(模型组)(20只)、正常组(例数=10),应用RT-PCR法检测4组大鼠视网膜GFAP m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Labelled Streptavidin Biotin Method,LSAB法)检测4组视网膜的谷氨酸转运体(Glutamate/aspartate Transporter,GLAST)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LSAB法)检测视网膜上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的表达水平情况。结果: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的大鼠视网膜GFAP阳性表达IOD值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protein,GFAP)阳性表达IOD值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大鼠视网膜GFAP阳性表达IO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的大鼠视网膜GS阳性表达IOD值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大鼠视网膜GS阳性表达IOD值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大鼠视网膜谷氨酰胺合成酶� 罗钢 蔡丽英关键词:糖尿病 谷氨酸 芪参益气滴丸 谷氨酰胺合成酶 谷氨酸转运体 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血清LncRNA-NEAT1水平表达及对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核富集转录体1(nuclera-enriched autosomaltranscript,NEAT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患儿血清中表达,以及下调Rb细胞Y79中NEAT1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3月~2021年3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诊疗的83例Rb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期,在儿童保健中心选取健康儿童50例(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血清中NEAT1表达,分析Rb患儿和对照组血清NEAT1表达差异,以及不同临床指标Rb患者血清中NEAT1表达差异。培养Y79细胞并分为si-NEAT1组(转染NEAT1的干扰序列)、si-NC组(转染对照序列)和Ctl组(仅加入转染试剂),分别使用qRT-PCR,MTT,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检测NEAT1表达、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Rb患儿血清中NEAT1表达量(1.43±0.28)高于对照组(1.01±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16,P<0.001);国际视网膜母细胞瘤分期(Intraocular International Retinoblastoma classificaton,IIRC)CDE期、低分化、视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Rb患儿血清中NEAT1表达量明显高于AB期、中高分化、未发生视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Rb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0~3.693,均P<0.05);血清中NEAT1表达诊断Rb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0.826~0.937),当NEAT1表达量取1.20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0%和79.52%;相比于si-NC组(1.03±0.09)和Ctl组(1.02±0.15),si-NEAT1组细胞中NEAT1表达(0.35±0.06)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829,9.994,均P<0.001);si-NEAT1组24,48,72和96 h时吸光度(A值)明显低于si-NC组和Ctl组(tsi-NC=2.796~4.362,tCtl=2.641~5.555,均P<0.05),而细胞凋亡率相比于si-NC组和Ctl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99,3.915,均P<0.05);与si-NC组和Ctl组比较,si-NEAT1组迁移细胞数(116.50±9.35 vs 132.00±7.32,134.00±7.95)和侵袭细胞数(96.33±8.94 vs 117.67±12.39,119.17±10.05)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s 罗文 罗钢 周玉玲 胡佩宏 张青林 王莎莎 明媚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 长链非编码RNA 细胞生物学特性 房水引流物植入联合中药治疗房角后退继发性青光眼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房水引流物植入术治疗房角后退继发性青光眼中联合中药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将40例40眼外伤性房角后退继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房水引流物植入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利水明目中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术后1 d、3个月、1年、2年时的眼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 d、3个月、1年、2年时2组患者眼压均明显减低(P均<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与1年时眼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末次随访观察组视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房水引流物植入治疗房角后退继发性青光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眼压,而活血化瘀利水明目中药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性,改善术后短期与中期眼压,并提高视力改善的效果,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罗钢关键词:桃红四物汤 五苓散 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与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CRC)患者外周血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mRNA表达量与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定量检测85例进展期CRC患者根治术前、术后1个月及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术后随访3年,CRC复发患者及未复发患者复查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结果进展期CRC组术前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22 ±5.85)2-△△Ct vs (0.45 ±0.27)2-△△Ct,P <0.01],术后1个月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术后复发组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术后1个月组和未复发组[(5.07 ±2.87)2-△△Ctvs(1.83±1.08)2-△△Ct,(2.15 ±1.49)2-△△Ct,(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率及有无肝转移是影响进展期CRC患者术前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水平升高的因素(P<0.05或P< 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为影响进展期CRC术前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术前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的升高,CRC患者术后3年复发率逐步升高,术后生存率逐步降低.结论术前外周血hTERTmRNA表达量与进展期CRC重要病理特征相关,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可作为预后评价指标;术后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升高与术后复发相关. 刘少平 方春华 胡亚华 张险峰 罗钢关键词:遗传学 遗传学 血液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肿瘤 血液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预后 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究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患者行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联合眼底激光治疗,对照组行复方血栓通软胶囊治疗,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视力恢复情况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心凹厚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降为(244.74±66.28)μm,低于对照组[(290.02±83.67)μm,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评价1级和2级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65%)明显高于对照组(65.5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头痛、呕吐等不良反应且出现复发现象,但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和复发合计发生率(27.59%)稍低于对照组(51.72%,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能够有效地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提高治疗效果,能否在视力恢复和不良反应方面获得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蔡丽英 罗钢 江华关键词:复方血栓通软胶囊 眼底激光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力 复发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单纯睫状体光凝术、玻璃体腔内注射阿瓦斯汀(avastin)1周联合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C、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 1周后玻璃体切除+引流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共收治NVG患者49例(52眼),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A(21例、24眼)、研究组B(15例、15眼)、研究组C(13例、13眼),分别采用单纯睫状体光凝术、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 1周联合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C、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 1周后采用玻璃体切除+引流阀植入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眼压变化、眼压控制率、视力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前三组患者的眼压值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3个月、6个月三组患者的眼压较术前均呈现出显著的降低(P<0.05),组间比较发现研究组B<研究组C<研究组A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和研究组C的眼压控制率分别达到86.67%、84.62%均显著高于研究组A(20.8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24眼的视力手术前后基本无变化,研究组B有1只眼由术前的(+)提高到0.3,研究组C有2例患者由术前的手动提高到数指,1例患者出现视力下降,三组间手术后视力变化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A为20.83%、研究组B为26.67%、研究组C为23.08%,三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法治疗NVG均能够显著的降低眼压,但是对于术前有一定视力的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 1周联合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C、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 1周后玻璃体切除+引流阀植入治疗对眼压控制更有利。 罗钢 蔡丽英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玻璃体切除 引流阀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