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岩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跌倒风险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跌倒风险现状和影响因素,并分析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跌倒风险与运动耐受程度、运动自我效能、疾病复发恐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1日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076例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orse跌倒评估量表(MFS)、6分钟步行试验(6MWT)、中文版运动自我效能量表(SEE)和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对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076例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跌倒风险,其中低跌倒风险76例,高跌倒风险1000例;本组患者跌倒风险总分为(46.32±3.17)分,运动耐受程度总分为(2.01±0.32)分,运动自我效能总分为(57.34±14.54)分,疾病复发恐惧总分为(42.31±7.22)分;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跌倒风险与运动耐受程度、疾病复发恐惧呈正相关(P<0.01),与运动自我效能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受教育程度、运动自我效能对跌倒风险有负向影响,年龄和运动耐受程度、疾病复发恐惧对跌倒风险有正向影响。结论:本组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跌倒风险水平和疾病复发恐惧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医护人员应根据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影响因素制订干预性对策,降低患者的跌倒风险,保证患者的康复效果。
- 胡莉莉邓常丽耿岩郝丽萍王淑慧
- 关键词:脑卒中首次发病跌倒风险
-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的护理被引量:5
- 2007年
- 回顾性分析78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的临床资料,对围术期的护理进行经验总结和并发症分析。封堵成功率为98.7%(77/78),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为12.8%(10/78),其中血压波动3例、残余分流和溶血1例、股静脉血栓形成1例、出血/血肿2例、发热2例、尿潴留1例。术后1个月内各种并发症较多。小儿心脏专科护士应熟悉手术的操作规程、并发症,做好围术期护理,保证患儿顺利康复。
- 李艳萍耿岩张克香张坤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并发症护理
- 支气管肺炎患儿使用振动排痰机的护理被引量:3
- 2006年
- 刘爱虹高蕾耿岩
- 关键词:G5振动排痰机支气管肺炎肺炎患儿胸部物理疗法气道分泌物呼吸急促
- 封存病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逐年提高。针对发生医疗纠纷时患方要求封存病案的情况, 进行问卷调查,大部分医护人员对相关问题不了解而不知所措。医护人员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本着沉着、冷静的态度,...
- 张英辉黄少毅耿岩
- 文献传递
- CPAP支持呼吸1例的护理
- 2012年
- 2012年6月14日我科收治一早产儿,经过CPAP支持呼吸及精心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耿岩叶青
- 关键词:CPAP护理早产儿
- 儿童T1DM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及护理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儿童1型糖尿病(T1DM)早期胰岛素(INS)持续静脉输注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早期INS持续输注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12例T1DM并酮症酸中毒(DKA)患儿连续观察治疗开始及治疗3个月时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BG(C-P/FBG)及INS用量,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时FBG、2hPBG及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均达到强化治疗目标;C-P/FBG显著升高,达正常范围;3个月时INS用量显著低于急性期。结论早期INS持续输注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儿童T1DM可促进β细胞的修复及再生,使基础C-P/FBG恢复正常。
- 刘爱虹叶国美李淑敏耿岩
- 关键词:1型糖尿病儿童Β细胞功能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