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鹏涛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主义
  • 2篇外交
  • 1篇新中国
  • 1篇中国外交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构建
  • 1篇社会解读
  • 1篇身份
  • 1篇身份构建
  • 1篇身份理论
  • 1篇身份认同
  • 1篇天下观
  • 1篇外交观
  • 1篇外交观念
  • 1篇温特
  • 1篇文化
  • 1篇西方马克思主...
  • 1篇现代性视域
  • 1篇集体身份
  • 1篇建构主义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耿鹏涛
  • 1篇李雁
  • 1篇耿鹏涛

传媒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法国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法国移民的身份认同困境被引量:3
2019年
近年来法国遭受的恐怖主义袭击和国内移民问题是极右翼民粹主义势力抬头的重要原因。法国主流社会同移民群体之间的裂痕不断加深,而背后深层次的是法国公民身份与移民多元身份诉求之间的矛盾。在传统的共和主义身份模式失效的背景下,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提出的身份纯粹化纲领有可能将进一步激化矛盾。只有在法律平等承认的前提下,提倡宪法爱国主义、加强社会内部的情感维系、增强信任与团结才能走出当前的身份认同危机。
耿鹏涛耿鹏涛
关键词:共和主义身份认同
重塑“天下观”的时代意义与现实途径
2016年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加入国际体系进程的逐渐深入,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成为中国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球治理背景下,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能否为塑造具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并推动国际秩序合理转型提供启发和借鉴成为热点问题。而"天下观"正是传统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主要思想理论资源,但近代以来,传统的天下秩序在西方国际秩序的冲击下崩溃瓦解。因此在新形势下,需要讨论"天下观"的时代意义和解决重塑"天下观"的路径选择问题。关于"天下观"现代意义的理解对建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及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础的新型全球治理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重塑"天下观"并不是对历史上分封体系和宗藩朝贡体制的简单复制和照搬,全球治理需要新知识与新秩序,而创新是在各方既有知识的基础上互动实践生成的,因此中国积极参与世界政治的互动实践才是重塑"天下观"的现实路径。
耿鹏涛
关键词:天下观
论温特身份理论中的群体身份构建被引量:4
2016年
身份理论是建构主义研究议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温特在关于集体身份的论证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忽略了国家间多元合作形式并存的事实;另一方面国际组织成员之间的实际关系既有矛盾又存在协调,因此很难用利他主义的集体身份概念来描述和界定。集体身份只是群体身份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特定群体中,成员在互动过程中相互信任、承认彼此的平等地位、建立坚实的情感纽带、内化群体的价值与规范,才可能进一步将群体身份内化为集体身份。
耿鹏涛
关键词:建构主义国家身份集体身份
新中国外交观念的构成与变迁研究
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中国国力的快速增长,中国一方面继续积极融入国际体系,另一方面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遍利益出发,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的合理转型。这不仅意味着中国需要从物质利益和制度基础方面做出贡献,还意味着为世界提供“...
耿鹏涛
关键词:中国外交外交观念传统文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视域下的和谐社会解读
中国从近代以来一直追求着现代化的目标。虽然具有着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历史社会环境,但在追求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与西方社会类似的现代性困难。目前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全新时期:一方面,经济发展和社会...
耿鹏涛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社会构建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