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枫涛 作品数:40 被引量:80 H指数:5 供职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军事 更多>>
Honeypot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层出不穷的安全漏洞,自动传播的网络病毒,网络上随处可以下载的攻击程序,尤其是分布式、协同式攻击的出现,对网络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传统的安全技术和系统虽然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对于提高网络整体上的安全性的效果... 胡华平 尹佳斌 唐勇 肖枫涛关键词:入侵检测 安全漏洞 网络病毒 文献传递 网络安全预警模型的研究 网络攻击预警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是一个前沿性的课题.在给出网络安全预警系统总体结构与信息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安全预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网络攻击危害度、区域安全防护能力的差异以及其他威胁评测因素,较好地解决了网络安全预警... 胡华平 何利民 肖枫涛 张怡关键词:网络安全 预警模型 网络攻击 文献传递 统一入侵检测报警信息格式提案及其实现 被引量:6 2006年 为增强IDS之间信息共享和交换的能力,加强IDS之间的交流和协作,给出了统一入侵报警信息格式的详细提案,并提出了用XML Schema对报警信息建模的方案,最后用XML描述语言实现了该提案并通过了XML Schema的有效性验证。所提出的统一入侵检测报警信息格式提案给不同IDS之间和IDS不同组件之间提供了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的平台,对于增强IDS之间以及IDS和其他安全设备的协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裴晋泽 肖枫涛 胡华平 黄辰林关键词:入侵检测 报警信息 可扩展标记语言 基于网络行为的蠕虫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Internet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随之而来,也使得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越来越丰富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网络服务,使人们工作更为便利,但同时也必须面对更多的网络威胁。目前,网络... 肖枫涛关键词:评级 P2P 基于虚拟机的“In-VM”恶意代码检测系统 一种基于虚拟机的“In-VM”恶意代码检测系统,包括环境初始化单元:安装并启动TypeI虚拟机BitVisor,客户系统Windows,编译BitVisor,在多操作系统启动程序Grub启动项中添加Bitvisor的启动... 刘波 陈林 王天佐 胡华平 黄遵国 肖枫涛 宁剑 刘明 马晓龙文献传递 基于信息关联的P2P蠕虫检测方法 被引量:3 2008年 P2P蠕虫对P2P网络和Internet构成巨大安全威胁。该文根据P2P网络报文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P2P蠕虫检测方法,通过建立过滤规则实现对P2P蠕虫的检测与抑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P2P蠕虫传播的抑制效果与资源分布存在较大联系,其检测效果良好。 张静 胡华平 肖枫涛 刘波关键词:P2P蠕虫 一种Windows平台下检测虚拟机监视器存在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indows平台下检测虚拟机监视器存在的方法,目的是针对恶意代码利用VMM作为隐藏自身行为与提供恶意服务的平台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资源差异来检测VMM存在的方法。技术方案是:先给页表Allocated ... 宁剑 刘波 陈林 肖枫涛 王天佐 陈新 张静 马晓龙 彭磊基于报文截取的内网视频文件监控系统 一种基于报文截取的内网视频文件监控系统,包括:监控时间设定器,用于到达指定的监控时间时,启动监控系统;网络探测器,向内网中广播ARP请求报文,根据收到的回复报文,得到内网主机的IP列表;网卡选择器,选定进行视频监控所使用... 王天佐 刘波 王怀民 胡华平 肖枫涛 陈新 张静 陈林 刘明文献传递 分层基于地理多样性的低延迟匿名通信架构 被引量:1 2009年 首先提出基于地理多样性和基于RTT的路由节点选择算法;然后,提出一种分层的基于地理多样性的低延迟匿名通信架构,并对此架构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安全性评估算法;最后给出了模拟实验与结果分析。理论分析与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机制的HLLACF架构可以在降低通信延迟的基础上,有效地防范基于AS级别的被动攻击和各种常见攻击,并且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陈新 胡华平 刘波 肖枫涛 黄遵国关键词:密码学 信息安全 匿名通信 低延迟 剖析DDoS攻击对抗技术 被引量:1 2010年 由于目前Internet的体系结构、认证机制的缺乏等多方面原因使得DDoS攻击很容易发生,而且僵尸网络的快速发展也为DDoS攻击提供了强大的工具。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击一直是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如何对抗DDoS攻击成为网络安全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对DDoS攻击模型、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攻击预防、攻击检测、攻击响应和攻击源追踪四个方面对现有的DDoS攻击对抗技术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值得研究的方向建议。 张静 胡华平 刘波 肖枫涛 陈新关键词:DDOS 僵尸网络 对抗技术 攻击源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