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向敏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放牧制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碳储量研究
- 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是草原向荒漠区过渡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严酷,稳定性差,对气候和环境变化反应十分敏感。研究不同放牧制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碳储量变化规律对于深入揭示草原生态系统及全球碳储量循环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
- 胡向敏
- 关键词:荒漠草原放牧制度碳储量枯落物
- 文献传递
- 不同放牧制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根系碳储量动态被引量:6
- 2014年
- 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自由放牧、划区轮牧和围栏禁牧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生长季5~10月内0~10cm、10~20cm、20~30cm和0~30cm土层根系有机碳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系有机碳储量随着土层加深呈递减,0~10cm土层占到0~30cm土层根系有机碳储量62.38%~71.87%,根系有机碳储量表层聚集现象显著;各层以及0~30cm土层根系有机碳储量动态表现单峰曲线变化,8月达到峰值;0~30cm土层根系有机碳储量表现为围栏禁牧>划区轮牧>自由放牧,各样地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分析表明,围栏禁牧有利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根系有机碳储量积累,其次为划区轮牧,最差为自由放牧。
- 胡向敏侯向阳陈海军丁勇运向军武自念
- 关键词:放牧制度荒漠草原地下生物量有机碳储量
- 不同放牧制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碳储量动态被引量:8
- 2014年
- 放牧制度是影响草原土壤碳储量的主要人为因素,从碳储量角度研究不同放牧制度下土壤碳储量动态特征,对草原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自由放牧样地、划区轮牧样地和围栏禁牧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整个生长季(5-10月)0-3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自由放牧样地有机碳储量显著低于围栏禁牧和划区轮牧样地(P<0.05),围栏禁牧和划区轮牧样地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2)自由放牧样地有机碳储量经过明显的2次碳源过程和1次碳汇过程;划区轮牧样地经过明显的1次碳汇和1次碳源过程;围栏禁牧样地经过明显的1次碳源过程。3)各样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净增量均表现为碳源,其中自由放牧样地表现为最强碳源,其次为划区轮牧样地,围栏禁牧样地为最弱碳源,分别为-0.75、-0.45和-0.32 kg·m-2。综合分析表明,放牧制度明显改变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储量积累过程,减少碳释放的放牧制度能力大小排序依次为围栏禁牧、划区轮牧和自由放牧。
- 胡向敏侯向阳陈海军丁勇运向军武自念
- 关键词:放牧制度荒漠草原土壤碳密度
- 不同放牧制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储量动态被引量:5
- 2014年
- 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自由放牧样地、划区轮牧样地和围栏禁牧样地为对象,通过分析整个生长季5~10月地上植物、枯落物、根系和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规律,从碳储量角度为草原合理利用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自由放牧样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显著低于围栏禁牧和划区轮牧样地(P<0.05);(2)生长季内自由放牧样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变化表现为降-升-降趋势,划区轮牧和围栏禁牧样地表现为升-降趋势;(3)生长季内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总净增量呈负增长趋势,表现为自由放牧>划区轮牧>围栏禁牧,分别为-636.35g/m2、-265.06 g/m2和-46.74g/m2;(4)各部分所占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比例表现为土壤>根系>地上植物>枯落物,地下部分碳储量为草原碳储量主体.综合分析表明,放牧制度明显改变了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积累过程,有利于有机碳储量积累的放牧制度排序为围栏禁牧>划区轮牧>自由放牧.
- 胡向敏侯向阳丁勇陈海军运向军武自念
- 关键词:放牧制度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