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金

作品数:5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污染
  • 1篇底栖动物
  • 1篇底栖动物完整...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风险评价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物指数
  • 1篇湿地处理
  • 1篇水净化
  • 1篇水力停留时间
  • 1篇水生
  • 1篇水生生物
  • 1篇水生态
  • 1篇水生态系统
  • 1篇人工湿地
  • 1篇人工湿地处理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重金属污染特...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5篇胡金
  • 3篇万云
  • 2篇安树青
  • 2篇万安
  • 2篇郑正
  • 2篇张继彪
  • 2篇钟明
  • 1篇查玉婷
  • 1篇胡忠军
  • 1篇王曦曦
  • 1篇李培培
  • 1篇刘其根
  • 1篇冷欣
  • 1篇孙月娟
  • 1篇张建华
  • 1篇马艳
  • 1篇张颖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沙颍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5
2016年
为了解沙颍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于2013年5月采集沙颍河干流与支流共35个样点的表层沉积物,测定7种重金属(As、Cd、Cr、Cu、Hg、Pb和Zn)的含量。结果表明,沙颍河流域沉积物中As、Cd、Cr、Cu、Hg、Pb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49、0.35、51.4、27.2、0.094、26.8和111.8 mg·kg^(-1)。Cd、Cu、Hg、Pb和Zn的平均含量均高于河南省土壤背景值,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地积累指数统计结果表明,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Cd>Hg>Zn>Pb>Cu>Cr>As,其中Cd污染最严重,91.43%的样点受到Cd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结果表明,各重金属的生态风险为Cd>Hg>As>Cu>Pb>Zn>Cr,Cd表现为很强风险,Hg表现为强风险,其他5种重金属生态风险较低。整个沙颍河流域属颍河周口段及其支流贾鲁河和清潩河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最为突出,应该引起当地环保部门的重视。
钟明万云万安胡金安树青冷欣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
基于河流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数的沙颍河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被引量:31
2015年
河流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威胁.为促进河流管理,基于河流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构建了适合沙颍河流域的水生态健康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河岸带状态、河流形态、营养盐、氧平衡、着生藻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6个方面共计19项指标,体现了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物理完整性、化学完整性和生物完整性.评价结果表明:沙颍河流域水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状况处于一般状态;流域上游沙河、澧河、北汝河3个子流域健康状况为良,贾鲁河流域为差;流域中游健康状况为一般和差,流域下游有所改善,达到了良和一般;表征指标中,营养盐和大型底栖动物健康得分较低,成为水生态健康的限制性因素;不同河流健康状况呈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贾鲁河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明显劣于其他几条河流;城市和工业排污是影响流域水生态健康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河流的生态修复以及整个淮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胡金万云洪涛钟明万安安树青
关键词:河流水生态系统水生生物
滤料床在受污染新沂河水净化中的应用
2009年
采用滤料床工艺,对受污染的新沂河水进行了中试处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粒径的滤料床对NH3-一N和CODMn的去除能力大小不同,依次为细滤料床〉中滤料床〉粗滤料床,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88%,70%和47%,对CODMn的去除能力较低,分别为22%,15%和12%,但均可以去除其中的可生化有机物。在25—35℃时,3种滤料床对NH3-H的去除效果最好,同时细滤料床抗温度的变化能力较强。
张建华张继彪郑正马艳胡金
关键词:NH3-NCODMN
人工湿地处理甲胺磷废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文章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进水甲胺磷浓度、外加营养物以及温度对人工湿地去除甲胺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能显著提高甲胺磷的去除效果;进水甲胺磷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人工湿地系统对甲胺磷废水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进水浓度分别为5.3mg/L、9.74mg/L、19.1mg/L和50.75mg/L时,相应的甲胺磷去除率分别为93.5%、89.5%、90.7%和92.2%。外加碳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工湿地对甲胺磷的去除;在进水中添加葡萄糖浓度为50mg/L时,甲胺磷的去除率下降了6.2%。添加氮源对甲胺磷降解的影响并不明显,温度显著地影响人工湿地对甲胺磷的去除效果。日平均气温在24℃以上时,系统对甲胺磷的去除率稳定在95%以上;当日平均气温低于20℃时,系统对甲胺磷的去除效果明显下降,平均去除率低于90%;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系统对甲胺磷的去除率低于60%。
张继彪王曦曦李培培郑正胡金
关键词:人工湿地甲胺磷水力停留时间温度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淮河流域水系生态健康评价被引量:27
2014年
依据2010年7—8月淮河流域的43个底栖动物样点数据(7个参照点和36个受损点)数据,对17个候选生物学指数值的分布范围、相关关系和判别能力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敏感类群比例和生物指数构成淮河流域的(B-IBI)指标体系。分别用3分制、4分制以及比值法统一各参数量纲,B-IBI指数值即为各构成指数分值的加和。箱线图法分析表明,上述3种方法计算出的B-IBI值均具有较高的判别能力(QI=3),且三者之间具有高相关性(r〉0.90)。分别依据参照点B-IBI值分布的25%分位数和所有样点B-IBI值分布的95%分位数法建立健康评价标准,并比较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准确性,结果表明采用3分制和4分制法统一各参数量纲并依据所有样点的B-IBI值建立的健康评价标准优于比值法。选取较常用的3分制法建立了适合淮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标准:B-IBI值〉19.2,健康;〉14.4~19.2,亚健康;>9.6~14.4,一般;>4.8~9.6,差;≤4.8,极差。评价结果表明,淮河流域43个样点中,6个处于健康状态,5个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余样点均处于不健康状态。
张颖胡金万云刘其根查玉婷孙月娟胡忠军
关键词:B-IBI底栖动物淮河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