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舒礼佩

作品数:14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麻醉
  • 3篇全麻
  • 3篇教学
  • 2篇手术
  • 2篇七氟醚
  • 2篇椎管
  • 2篇椎管内
  • 2篇椎管内麻醉
  • 2篇小剂量
  • 2篇麻醉诱导
  • 2篇并发
  • 2篇参与式
  • 2篇参与式教学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动力学变化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手术
  • 1篇胸椎
  • 1篇血流动力学

机构

  • 14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北海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舒礼佩
  • 3篇赖坚
  • 3篇刘敬臣
  • 2篇何亚军
  • 2篇吉杰梅
  • 2篇谭宪湖
  • 2篇张光英
  • 2篇毛仲炫
  • 2篇林育南
  • 1篇谭冠先
  • 1篇王凌
  • 1篇倪玉霞
  • 1篇王威
  • 1篇谢玉波
  • 1篇林成新
  • 1篇陈泉芳
  • 1篇戴伟忻
  • 1篇蒋卓汛
  • 1篇肖祥礼
  • 1篇王强

传媒

  • 2篇广西医学
  • 2篇蛇志
  • 1篇药物与人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麻醉安全与质...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异丙酚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异丙酚在全麻诱导期对心血管抑制的效应。方法:ASAI~Ⅱ级择期全麻成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麻黄碱组),每组40例。两组均用异丙酚2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2mg/kg静脉注射诱导。B组在异丙酚加入麻黄碱0.1~0.12mg/kg。记录两组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3、5min的SBP、DBP、MAP和HR的变化。结果:A组在诱导后SBP、DBP和MAP显著下降(P〈0.01),气管内插管后5 minSBP、DBP和MAP又再次下降(P〈0.05)。B组SBP、DBP、MAP在诱导后仅轻度下降(P〉0.05)。两组患者在气管内插管后即刻SBP、DBP和MAP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诱导后和插管后5min的SBP、DBP和MAP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诱导后HR稍减慢,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麻黄碱与异丙酚混合注射可有效的减轻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期血压下降。
谭宪湖何亚军王凌王强倪玉霞舒礼佩
关键词:麻醉诱导异丙酚麻黄碱血流动力学
强化麻醉前医患沟通与知情同意在防治椎管内麻醉神经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强化麻醉前医患沟通与知情同意对椎管内麻醉神经并发症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椎管内麻醉神经并发症发生总例数较多的前30家医院,并行椎管内麻醉下择期手术的178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麻醉前访视并签署通用的麻醉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强化麻醉前医患沟通与麻醉知情同意。采用Zung自评焦虑量表(SAS)评估患者术前1天即麻醉前访视(T0)、进入手术室实施麻醉前(T1)及术后第1天(T2)焦虑状态,采用自制量表评估患者麻醉依从性,记录患者发现神经并发症症状时间和确诊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麻醉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T1和T2时点的SAS评分较低,发现神经并发症症状时间及确诊时间较早,神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麻醉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较高(均P<0.05)。结论强化麻醉前医患沟通与麻醉知情同意可减轻患者焦虑,降低椎管内麻醉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利于及早诊断和治疗椎管内麻醉的神经并发症,提高患者对麻醉的依从性及满意度。
舒礼佩吉杰梅赖坚毛仲炫林育南罗云鹏刘敬臣
关键词:医患沟通知情同意椎管内麻醉并发症
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鼾症患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观察七氟醚麻醉诱导前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鼾症患儿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因鼾症需在全麻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儿40例,按双盲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右旋美托咪定0.3μg/kg,对照组输入林格氏液。记录患儿入室后右旋美托咪定注射前(T0)、注射后5 min(T1)、注射后10 min(T2)、患儿清醒时(T3)、拔管后1 min(T4)、拔管后5 min(T5)、拔管后10 min(T6)的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RR)和心率(HR),并于拔管后各时点对患儿进行躁动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患儿DBP、RR和SPO2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B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5时点对照组SBP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SBP升高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3T6时点HR明显快于实验组(P〈0.05)。两组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3T6时点躁动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对照组T3T6时点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可为鼾症手术患儿麻醉苏醒期提供良好的镇静效应,较好地抑制了患儿苏醒期躁动及拔管反应,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舒礼佩张光英
关键词:鼾症七氟醚
参与式教学在呼吸内科留学生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参与式教学模式对呼吸内科留学生见习教学中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2019学年下学期某高等医学院校大学五年级留学生班级,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该班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即干预组(27名)和对照组(27名)。干预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模式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见习成绩及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资料采集、病历汇报、处理措施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对所接受的参与式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接受LBL教学(P<0.05)。结论参与式教学模式明显优于LBL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模式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到达教师的授课目的,又能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更加适合留学生的学习需求特点。
陈泉芳王威舒礼佩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LBL教学见习
参与式教学在麻醉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参与式教学模式对医学生麻醉学实习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科实习的某医科大学54名麻醉学医学生,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7名。干预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学实习教学效果、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的实践操作、理论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满意度比较,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与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麻醉临床实习教学的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实习生对麻醉学知识的掌握,且学生对教学方式普遍比较满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舒礼佩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传统教学麻醉学
喉罩七氟醚全麻与氯胺酮全麻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戴环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对喉罩七氟醚全麻与氯胺酮全麻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戴环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进行包皮环切术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应用氯胺酮全麻联合骶管阻滞,研究组36例应用喉罩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骶管阻滞,并对两组的应用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麻醉后5分钟、手术时及手术结束后5分钟的BP、HR、SPO2等指标、苏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儿实施戴环包皮环切术时应用喉罩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骶管阻滞,针对其他麻醉方案而言,前者的麻醉方案起效快,且能够保证患儿在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更加平稳,术后平稳苏醒比较快,因此其更利于在小儿门诊手术中应用。
舒礼佩
关键词:氯胺酮骶管阻滞
控制性降压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骨科手术术中采取控制性降压不仅可以减少术中失血量,也可以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术野,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术中输异体血的概率,节约用血且安全性好,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该文通过对减少骨科手术术中出血量及输异体血的措施和控制性降压在骨科手术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控制性降压的理论基础,控制性降压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以及控制性降压技术,最后对控制性降压常见药物,骨科常用控制性降压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系统性分析,通过综合研究来提升控制性降压技术的应用,为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舒礼佩
关键词:骨科手术
非心脏手术全麻患者术中知晓发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调查非心脏手术全麻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可能原因和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术中知晓的策略。方法随机选择非心脏手术全麻患者10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Ⅴ级,年龄16岁~84岁,均未予神经电生理监测。术后第1天和第3天随访患者,调查全麻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采用Mashour分级方法对患者术中知晓进行分级。结果1000例患者中,发生术中知晓者16例(1.6%),其中Mashour3级以上(含3级)者12例。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患者术中知晓发生率为0.7%,而全凭静脉恒速给药方式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率高达5.1%(P〈0.05)。术中知晓多发生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同时可散发于多种择期手术中。女性(OR=5.262)和术中血压下降(OR=5.324)是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可能相关因素,而吸入麻醉维持(OR=0.168)是其可能保护因素。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全凭恒速给药方式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患者术中知晓发生率较高,应当引起重视。
毛仲炫舒礼佩林育南赖坚刘敬臣
关键词:麻醉全身术中知晓发生率
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和腺样体摘除术患儿麻醉诱导时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患儿麻醉诱导时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40例,年龄4~12岁,体重15~35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D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0.3μg/kg,C组则输入林格液。采用8%七氟烷吸入和6 L/min的氧流量进行麻醉诱导,待患儿睡着后插入气管导管并行机械通气,然后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手术开始前用芬太尼3μg/kg。麻醉维持采用2%~3%七氟烷。记录患儿入室后右美托咪定注射前(T0)、注射后5 min(T1)、注射后10 min(T2)、插管前(T3)、插管时(T4)、插管后3 min(T5)、插管后5 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结果与C组比较,D组SBP、DBP和HR在T4~6时点明显较低(P<0.05)。D组SBP和DBP在T4~6时点明显低于T0时点(P<0.05);C组SBP T4~5时点、DBP T4时点及HR T4~6时点明显高于T0时点(P<0.05)。C组插管时有3例患儿出现呛咳和躁动反应,而D组所有患儿均无呛咳和躁动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0.3μg/kg可为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儿全麻诱导提供良好的镇静,并能较好地抑制插管反应。
张光英戴伟忻舒礼佩林成新
关键词:儿童麻醉诱导
广西141家医院产科椎管内麻醉并发神经损伤的调查分析
2021年
目的调查分析广西各级医院麻醉科2013~2017年产科椎管内麻醉神经损伤的发病率和治愈率。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金数据进行调查问卷(表单)设计和数据收集,由广西临床麻醉学科质量控制中心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医院麻醉科质控员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各医院产科和非产科椎管内麻醉后神经损伤病例的相关资料。结果共有141家医院完成调查问卷,5年内施行椎管内麻醉共1 055 504例,其中产科520 563例(49.3%);共有816例发生椎管内麻醉后神经损伤(总发病率为7.73■)。产科椎管内麻醉后神经损伤的总发病率、短暂神经综合征、脊神经根损伤和马尾综合征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产科椎管内麻醉(11.37■vs 4.24■, 9.55■vs 2.95■, 1.63■vs 0.77■, 0.08■vs 0,P<0.05)。单次腰麻后神经损伤的发病率(27.7■)显著高于硬膜外麻醉(9.1■)和腰硬联合麻醉(11.6■)。产科椎管内麻醉后神经损伤的治愈率为99%,短暂神经综合征治愈率最高(100%),其余类型的神经损伤治愈率不同,遗留有不同程度神经损伤症状。10例产科椎管内麻醉后神经损伤引起医疗纠纷,5例判为医疗伤害赔偿。结论产科椎管内麻醉后神经损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产科椎管内麻醉,绝大多数(99%)产科椎管内麻醉后神经损伤可以治愈,1%造成神经永久性损伤。
肖祥礼肖祥礼吉杰梅舒礼佩赖坚谢玉波
关键词:产科椎管内麻醉神经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