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长良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30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总动脉输注异丙酚维持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人颈总动脉持续输注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颈总动脉组(IC组,n=20)和静脉组(IV组,n=20)。静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后,通过颈总动脉或肘正中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直至麻醉深度指数(CSI)等于40±5,并维持CSI在此水平波动直至手术结束停药。术中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3!g·kg-1·h-1)和维库溴铵(50"g·kg-1·h-1)维持镇痛和肌肉松弛。观察两组患者在整个手术维持期间异丙酚的用量、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情况。结果颈总动脉和静脉给药达CSI=40±5并维持至术终异丙酚的用量分别为(2.57±0.67)mg·kg-1·h-1和(5.72±1.37)mg·kg-1·h-1(P<0.01)。在此麻醉深度下,IC组在维持麻醉初期近半数患者血压持续升高,有的甚至大于其基础值的30%以上,而IV组血压基本平稳,维持在低于基础血压15%水平波动。停药恢复阶段,IC组自主呼吸恢复和清醒速度均明显快于IV组(P<0.05)。结论颈总动脉持续输注异丙酚与静脉给药一样可用于麻醉维持,但用药量仅为静脉给药的1/2。
- 盖成林陈卫民冉德春陆立郑晓春艾长良潘杨肖艳玲孙正清苏芳
- 关键词:颈总动脉二异丙酚
- 犬颈总动脉和股静脉输注异丙酚至脑电静息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比较犬颈总动脉和股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至脑电静息时循环、呼吸变化及异丙酚的用量。方法杂种犬8条,通过颈总动脉或股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直至麻醉深度指数(CSI)等于零,并维持CSI在0-5之间波动持续60min停药。记录意识消失、恢复时间及异丙酚用量,观察犬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变化。结果达脑电静息所用时间和停药后苏醒时间,颈总动脉给药明显快于静脉给药(P<0.05)。颈总动脉和股静脉给药在意识消失时、CSI=0-5持续10s、30min和60min时异丙酚的用量分别为(76.1±24.3)mg和(146.9±48.3)mg(P=0.000)、(221.3±47.4)mg和(353.3±89.2)mg(P=0.000)、(474.9±122.5)mg和(845.8±206.8)mg(P=0.000)以及(721.3±204.0)mg和(1401.4±410.4)mg(P=0.000)。在脑电静息各时点,颈总动脉给药对平均动脉压和呼吸的影响与静脉给药比较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动脉给药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指标变化更平稳。结论异丙酚颈动脉麻醉至脑电静息比静脉麻醉用药量少,对循环、呼吸影响小。
- 盖成林陈卫民郑晓春冉德春艾长良孙正清
- 关键词:二异丙酚
- 颈动脉通路输注异丙酚全身麻醉施行腹部手术的临床观察
- 2008年
- 目的评价颈动脉通路输注异丙酚全身麻醉施行腹部肿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12月40例腹部肿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经颈动脉(IC)和经外周静脉(IV)输注异丙酚两组,对比术中麻醉效果、术后恢复和随访情况。结果两组都无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和死亡,麻醉效果基本相同,但IC组起效快,术中异丙酚维持量明显低于IV组,手术结束后清醒迅速,术后观察和平均随访5月未发现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结论经颈动脉通路持续输注异丙酚全身麻醉用于腹部肿瘤手术效果满意,具有起效快、麻醉药用量小、术后苏醒迅速等特点,适用于腹部大手术和战伤的救治。
- 陆立谭振刚郝志强栾小丹周良王禹胡世国盖成林冉德春艾长良潘阳肖艳玲苏芳孙正清陈卫民郑晓春
- 关键词:麻醉学颈动脉腹部手术
- 颈总动脉输注异丙酚维持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
- 2008年
- 目的观察颈总动脉持续输注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颈总动脉组(IC组,n=20)和静脉组(Ⅳ组,n=20),静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机械控制呼吸后,通过颈总动脉或肘正中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直至麻醉深度指数(CSI)等于40±5,并维持CSI在此水平波动直至手术结束停药。术中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1·h^-1)和维库溴铵(50ug·kg^-1·h^-1)维持镇痛和肌松。观察两组患者在整个手术维持期间异丙酚的用量、血流动力学和停药苏醒速度等的变化。结果颈总动脉和静脉给药达CSI=40±5并维持至术终异丙酚的用量分别为(2.57±0.67)mg·kg^-1·h^1和(5.72±1.37)mg·kg^-1·h^-1(P〈0.01)。在此麻醉深度下,IC组在维持麻醉初期近半数患者血压持续升高,有的甚至大于其基础值的30%以上需要降压治疗,而Ⅳ组血压基本平稳,维持在低于基础血压15%水平波动。停药恢复阶段,IC组自主呼吸恢复和清醒速度均明显快于Ⅳ组,分别为(6.70±4.93)min和(12.1±6.34)min(P〈0.01)、(18.45±10.39)和(26.10±8.32)min(P〈0.05)结论颈总动脉持续输注异丙酚可以达到维持全麻意识消失、神经反射迟钝的目的;在达到相同镇静深度时,异丙酚用量约为静脉给药量1/2;手术结束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和清醒睁眼的速度快于静脉给药。
- 盖成林陈卫民冉德春陆立郑晓春艾长良潘杨肖艳玲孙正清苏芳
- 关键词:麻醉颈总动脉静脉二异丙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