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利阳

作品数:29 被引量:37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经济管理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生态
  • 8篇碳排放
  • 6篇生态文明
  • 4篇库兹涅茨
  • 4篇库兹涅茨曲线
  • 4篇环境库兹涅茨
  • 4篇环境库兹涅茨...
  • 3篇能源
  • 3篇自然资源
  • 3篇污染
  • 3篇节能
  • 2篇低碳
  • 2篇实证
  • 2篇能源消费
  • 2篇节能减排
  • 2篇经济增长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减排
  • 2篇二氧化碳排放
  • 2篇创建生态文明

机构

  • 24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科...
  • 4篇国土资源部信...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国土资源部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29篇苏利阳
  • 9篇王毅
  • 8篇汝醒君
  • 7篇陈劭锋
  • 7篇刘扬
  • 5篇陈茜
  • 4篇马永欢
  • 3篇邹秀萍
  • 3篇吴初国
  • 3篇林慧
  • 2篇黄宝荣
  • 1篇潘明麒
  • 1篇符蓉
  • 1篇郑红霞
  • 1篇李颖明
  • 1篇王海芹
  • 1篇王宇
  • 1篇严晓星
  • 1篇张丽君
  • 1篇李晓波

传媒

  • 7篇科技促进发展
  • 3篇生态经济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环境保护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系统工程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改革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宏观经济管理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公共管理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创新
  • 1篇中国环境管理
  • 1篇环境经济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6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决环境问题亟需创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被引量:5
2014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面对公众关心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使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化,创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分重要而紧迫,但又不能急于求成。本文从分析生态文明制度特征及其建设障碍入手,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建设方向及优先领域。
王毅苏利阳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国环境污染事故的演变态势与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基于1993~2006年全国及各省的环境污染事故数据,选择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次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总量指标以及单位GDP的环境污染事故损失等相对指标,探析了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环境污染事故的演变态势以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大部分环境污染事故属一般环境事故,但经济损失主要由特大环境事故引起;(2)水污染事故是中国环境污染事故的主要类型;(3)中国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次数有所减少,但事故造成的破坏程度并未显著下降。(4)从空间分布来看,大部分环境污染事故集中在全国三分之一省、市、自治区,而且东、中、西部环境污染事故的特点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有着明确的政策含义。
苏利阳汝醒君
关键词:环境污染事故
对建立全国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构想被引量:25
2017年
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是国土开发与生产力布局的基本依据。"多龙治水"的国土空间管理体制,割裂了"三生"空间的完整性,影响了国土空间效能的提高。本文在坚持底线思维的基础上,提出需要统筹"三线"划定,并从加强基础调查研究、编制实施全国国土规划纲要、推进"多规融合"、制定国土空间法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马永欢李晓波陈从喜张丽君符蓉苏利阳
关键词:国土规划生态文明
中国省际工业绿色发展评估被引量:81
2013年
有关绿色发展评价和指标研究已成为绿色经济研究中的前沿领域和重点。该文旨在将绿色发展的评估研究延伸至工业领域,进而为监测、评估和诊断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提供支撑。该文首次从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产业三个方面界定了工业绿色发展内涵,认为工业绿色发展可以理解为在促进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提供更多、更好工业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需求的同时,通过绿化工艺系统和生产过程、生产绿色低碳产品、发展绿色新兴产业,最终协调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鉴此,本文认为可以从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产业三个方面衡量工业绿色发展的进展,这为开展工业绿色发展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在实践应用中,由于数据可得性等原因,本文围绕绿色生产构建了基于综合指数法的"工业绿色发展绩效指数"。评估结果显示,2005-2010年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绩效水平年均改善幅度为9.5%,反映工业生产正实现与资源环境消耗的脱钩,但改善速度逐年下降,表明未来亟需挖掘新的节能减排潜力;分地区看,天津、北京、广东等东部发达省市是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绩效水平较好的地区,但各个地区的优势均有所不同,其中天津在工业水资源利用居于领先,北京在工业土地资源方面较为落后,广东在工业能源利用的表现突出;宁夏的工业绿色发展绩效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原因是工业能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方面较为落后;同时,"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工业绿色发展绩效水平均有所改善,其中广西以年均19.7%的水平居于领先。总体来看,各地区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和改善幅度有较大差异,意味着各地区实现工业绿色发展的基础条件不同,有必要对不同地区采取分类管理方式,以有效促进各地区工业绿色发展。
苏利阳郑红霞王毅
关键词:绩效
未来中国纯电动汽车的节能减排效益分析被引量:21
2013年
采用燃料生命周期方法,选取能耗、CO_2、NO_x和SO_2排放等关键节能减排指标,对我国纯电动汽车、汽油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2010年和2020年两个时间点的考察,发现推广纯电动汽车并不一定有利于节能减排:在2010年技术水平和能源结构下,纯电动汽车的燃料周期能耗和CO2排放低于燃油汽车(包括汽油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但NO_x和SO_2排放要高出燃油汽车50%以上;到2020年,若国家相关规划目标得以实现,纯电动汽车的燃料周期能耗和CO_2排放将比2010年下降30%左右,NO_x和SO_2排放将比2010年下降80%以上,但由于发动机技术迅速改进等原因,届时纯电动汽车的燃料周期CO_2、NO_x和SO_2排放等都高于混合动力汽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纯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益的不确定性,并提出改善纯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益的政策建议,如将纯电动汽车的推广与电力系统改造行动结合起来、基于能耗水平对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进行分类管理等。
苏利阳王毅陈茜汝醒君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节能减排碳排放
面向碳排放权分配的衡量指标的公正性评价被引量:15
2009年
公正性和碳排放衡量指标是全球气候谈判的焦点之一。文章阐述了气候谈判中涉及的公平公正原则和国际上主要的碳排放衡量指标(国家排放总量、国家累积排放总量、人均排放指标、人均累积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等),结合定量分析,从公正原则的角度剖析了碳排放衡量指标,并基于相关公正原则提出新的衡量指标。结果表明:(1)公正性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目前已发展出责任原则、支付能力原则、平等主义原则等重要公正原则。但其中如责任原则等公正原则存在较大的争议。(2)没有一个现有的指标能反映所有的公正原则,在偏重某一公正原则的同时忽略了其他公正原则。(3)基于平等主义原则和责任原则,提出工业化弹性人均累积排放量等新指标。
苏利阳王毅汝醒君陈茜
关键词:公正原则碳排放强度
二氧化碳排放演变驱动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被引量:31
2010年
通过IPAT方程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在技术进步驱动下,二氧化碳排放随着时间的演变依次遵循三个"倒U型"曲线规律,即碳排放强度倒U型曲线、人均碳排放量倒U型曲线和碳排放总量倒U型曲线。依据该规律,可以将碳排放演化过程划分为碳排放强度高峰前阶段、碳排放强度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高峰阶段、人均碳排放量高峰到碳排放总量高峰阶段以及碳排放总量稳定下降阶段等四个阶段。在不同演化阶段下,碳排放的主导驱动力存在明显差异。在碳排放强度高峰之前阶段,碳排放增长主要由碳密集型技术进步驱动,在碳排放强度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高峰阶段,则主要由经济增长驱动,在人均碳排放量高峰到碳排放总量高峰阶段,则主要由碳减排技术进步来驱动,进入碳排放总量的稳定下降阶段后,碳减排技术进步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陈劭锋刘扬邹秀萍苏利阳汝醒君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驱动力IPAT方程技术进步
新形势下中国节能减排的动因与对策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节能减排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推动力。推进节能减排,不仅要实现"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的定量目标,更要构建促进能源利用高效、低污染排放的长效机制。当前的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对我国节能减排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巨大挑战。本文分析了"十一五"中前期节能减排的驱动力,剖析其背后的政策导向因素,并结合当前的新形势下提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对策建议。中国应当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探索排污权交易制度,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形成有效的激励体制,并配以必需的行政和监管手段实现节能减排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苏利阳汝醒君
关键词:节能减排
基于倡导联盟视角的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演变机理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运用倡导联盟框架对1970年代以来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演变机理进行分析,探讨政策的变迁途径和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演变存在两条途径,相比于内部途径,外部途径的作用更为明显。具体来说,在外部事件对政策信念转变的影响下,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倡导联盟逐步演化为污染防治联盟、相关部委联盟、经济增长联盟与科研机构联盟,政策取向的学习是政策渐变的原因。内部途径较弱,联盟资源分散及政策取向学习支撑的不足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存在滞后、缺位与失衡的主要原因。为此,建议在强化内部途径驱动、整合分散联盟资源、加强政策取向学习以及充分发挥协同治理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郝亮王毅苏利阳秦海波
关键词:信念系统
1949年以来中国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演变被引量:12
2010年
从IPAT方程出发,发现了环境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或时间的演变依次遵循三个"倒U型"曲线规律,即环境影响强度的倒U型曲线、人均环境影响的倒U型曲线和环境影响总量的倒U型曲线。根据此规律,可以将该演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环境影响强度高峰前阶段、环境影响强度高峰到人均环境影响量高峰阶段、人均环境影响量高峰到环境影响总量高峰阶段以及环境影响总量稳定下降阶段。在环境演变的不同阶段,主要驱动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环境影响强度高峰前阶段,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增长更多地由资源或污染密集型技术进步驱动;在资源消耗或污染物强度高峰到人均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高峰阶段,主要由经济增长驱动;而在人均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高峰到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总量高峰阶段以及总量高峰以后的发展阶段,则主要由节约高效技术或污染减排技术进步来驱动。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目前环境与发展关系基本上处于经济增长主要驱动的环境影响强度高峰向人均环境影响高峰过渡阶段,这同时意味着中国要在短期内实现人均环境影响和环境影响总量高峰的跨越是异常困难的。
陈劭锋刘扬邹秀萍苏利阳
关键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影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