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宗民
- 作品数:175 被引量:679H指数:1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1蛋白的表达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Id)1蛋白的表达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65例食管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均来自河南林州市及其周围地区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癌旁组织中34例为基底细胞增生(BCH),28例为不典型增生(DYS),13例为正常上皮组织,15例为原位癌(CIS)。65例癌组织全部为鳞状细胞癌(SC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各标本I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Id1蛋白无表达,在BCH、DYS、CIS及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46%、60%和63%,依次升高(P<0.05)。Id1蛋白的表达与SCC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Id1蛋白表达变化是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 李健范宗民高珊珊何欣郭花芹齐义军郭涛杜芳秦豫培王立东
- 关键词:分化抑制因子-1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
- 食管癌细胞和癌旁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mRNA的表达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uclearfac-torkappaB,NF-κB)基因在食管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食管癌细胞系和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系中NF-κBmRNA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NF-κBp65、NF-κBp50mRNA在正常组织中未见表达,食管癌细胞系EC109、EC1、EC18和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系NECA6-E6E7和NECA6-E6E7-hTERT均出现NF-κBp65、NF-κBp50mRNA的表达。在癌旁组织中,NF-κBp65和NF-κBp50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30%(6/20)和25%(5/20),在食管癌组织中分别为65%(13/20)和55%(11/20),在食管癌变过程中表达率呈上升趋势。结论:NF-κB基因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癌变过程。
- 李健王立东杜芳齐义军郭涛范宗民高珊珊李吉林
- 关键词:转录因子细胞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家族史阳性和阴性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FHIT和BRCA2及MLH1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探讨FHIT、BRCA2及MLH1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家族史阳、阴性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BC法检测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74例食管癌患者(其中33例家族史阳性,41例家族史阴性)手术切除标本癌组织FHIT、BRCA2及MLH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FHIT[56%(18/33)]、BRCA2[67%(22/33)]和MLH1[73%(24/33)]在家族史阳性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阴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家族史阴性食管癌患者[27%(11/41)、37%(15/44)和27%(16/41)],P值均<0·05。结论:FHIT、BRCA2和MLH1蛋白可能是影响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的重要分子事件之一。
- 常志伟王立东王宁博王苒江亚南杜芳齐义军郭涛孙哲李吉林常扶保常志军郭海云未庆丽范宗民高珊珊何欣郭花芹
- 关键词:疾病遗传易感性蛋白质类近亲
- 贲门肠上皮化生三种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爱显蓝 雪夫 (AB PAS) ,爱显蓝 [AB(pH 2 .5 ) ] ,高铁二胺 (HID)三种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贲门肠上皮化生组织化学染色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分别用AB PAS ,AB(pH 2 .5 ) ,HID法对 2 5例病理诊断为肠化的贲门组织的 5 μm连续切片 3张进行染色。 结果 :染色结果比较 ,AB PAS法和MID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明显优于AB(pH 2 .5 )法 (P <0 .0 5 ) ,且 3种染色法对同一病变的染色结果的组织学分型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染色性质比较 ,AB PAS法对酸性和中性黏液着色 ,染色强度、对比度均最为理想。HID可区分硫酸化和羟基化酸性黏液 ,染色强度 ,对比度较好。AB(pH 2 .5 )法仅对酸性物质着色 ;染色强度和对比度明显不如前 2种方法。结论 :肠上皮化生组织化学染色首选AB PAS ,初步筛选时选用AB(pH 2 .5 )法 。
- 陈虹王立东范宗民高社干郭花芹郭梅
- 关键词:组织化学染色胃癌癌前病变
- 辉县市人民医院17年(1987~2003)食管和贲门癌3660例住院病例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动态观察辉县市人民医院食管和贲门癌收治病人的临床特征 ,加深对该地区食管和贲门癌发病特征和规律的了解。方法 :严格记录辉县市人民医院 17年间 (87~ 0 3年 )食管和贲门癌患者门诊和住院治疗 (手术 )的记录 ,逐年分析其住院治疗患者的人数 ,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和规律。结果 :所有被调查的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均来自辉县地区。 17年间共收治 40 70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 ,其中食管癌患者 2 668例(66% ) ,贲门癌 965例 (2 4% ) ,胃癌 410例 (10 % ) ,男性食管、贲门和胃癌患者明显多于女性 (66% ,76% ,64 %vs .3 4% ,2 4% ,3 6% ) ,贲门癌患者男女比例最高 (3 .3∶1) ,3 0~ 3 9岁年龄组食管癌患者占 3 % ,贲门癌 1%。结论 :食管和贲门癌仍然是该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并有较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 刘忠何欣郭涛吴会芳王俊宽范宗民王立东
- 关键词:贲门癌食管住院病例分析上消化道肿瘤住院治疗
- 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多个自身抗体检测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个肿瘤相关抗原微阵列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中能否提高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检出率。方法:肿瘤相关抗原微阵列包含8个重组的癌抗原蛋白C-myc,p53,cyclinB1,p16,p62,Koc,IMP1,Survivin,它们分别来自相应的cDNA文库的表达。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反应法检测863例食管不同病理类型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结果:在8个抗原中,p53、C-myc、IMP1、p16、Koc和Survivin在食管各级病变中阳性百分率具有线性趋势。在食管各级病变中,尤其是Survivin,从正常到癌其阳性百分率分别是:10%、10%、20%、100%,正常和DYS和SCC之间差异显著。单一抗体的反应频率均较低,当应用多个抗原分析时,即在8个肿瘤相关抗原中至少有一个反应为阳性时,本研究的阳性率明显增高,即:10%、30%、50%和100%,正常与各级病变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多个肿瘤相关抗原比应用单个肿瘤相关抗原分析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变化更能够提高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检出率。食管癌特异性的多个相关抗原微阵列的进一步优化有可能作为临床上食管肿瘤和高危人群检测和诊断的非侵袭性方法。
- 岳文彬郭涛范宗民王立东
- 关键词: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食管癌患者血清
- 食管鳞状细胞癌脑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食管/贲门癌临床诊疗、病理和随访信息数据库中46例食管癌脑转移术后患者的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选取46例未发生脑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食管鳞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脑转移组比较,食管鳞癌脑转移组低分化患者比例较大,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较高(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是食管鳞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OR(95%CI)为11.086(1.286~95.557)。结论:淋巴结转移阳性是食管鳞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
- 陈培楠陈培楠白合林宋昕宋昕赵学科韩雪娜韩雪娜范宗民王苒李贝黄炳文王立东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脑转移临床病理特征
- 贲门癌家族史阳性患者比较基因组杂交变化特征
- 2009年
-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肿瘤家族史阳性/阴性患者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14例贲门癌家族史阳性和28例贲门癌肿瘤家族史阴性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变化。结果贲门癌家族史阳性患者DNA拷贝数扩增高于阴性(>20%)者的染色体部位为20p(FH+50%与FH-21%),5p(FH+50%与FH-18%),6q(FH+43%与FH-18%),16q(FH+36%与FH-14%);贲门癌家族史阳性患者DNA拷贝数丢失高于阴性(>20%)者为4q(FH+43%与FH-14%)(P>0.05)。1q、3q、6q/p、7p、8q、13q/p、20q/p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扩增和1p、17q/p、19p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丢失在贲门癌家族史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均超过20%(P>0.05)。结论20p、5p、6q、16q、4q、17q、18q、9p、22q可能存在与贲门癌遗传高易感性相关的关键基因;而1q/p、3q、6q/p、7p、8q、13q/p、20q/p、17q/p、19p可能存在与环境因素相关的贲门癌关键基因。
- 常志伟王立东秦艳茹李苹娟郭涛李吉林常志军范宗民何欣王苒宋昕
- 关键词:贲门癌比较基因组杂交遗传易感性家族史
- 食管鳞癌组织中p16基因缺失及甲基化检测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p16基因表达缺失的机制。方法采用PCR、DHPLC、MSP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5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间变组织和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16基因的缺失、突变、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16蛋白均为正常表达(45/45,100%),间变和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84.4%(38/45)和91.1%(41/45),3者间异常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3,P<0.001)。p16蛋白表达异常的41例癌组织中,纯合型甲基化发生率为80.48%(33/41),杂合缺失发生率58.53%(24/41),不缺失发生率41.46%(17/41),均高于p16蛋白表达正常的癌组织。结论该地区食管癌组织中p16基因主要通过纯合型甲基化失活。
- 余炜伟王立东齐义军杜芳王志卿高珊珊何欣范宗民
- 关键词:鳞癌P16甲基化基因缺失
- 利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食管癌组织中染色体基因组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 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52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变化,按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在食管癌中3q、8q、5p、1q、6q、18p、20q的染色体基因组扩增和3p、1p、9q、19p、4p、8p染色体基因组丢失频繁( >20% )。3q、5p、1q、11q13 14的染色体基因组扩增和4pq、13q染色体基因组丢失与食管癌病理分期相关(P<0 .05)。8q扩增和4p丢失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 05)。2p扩增和4pq、l1q14 qter的丢失与远处器官转移相关(P<0 .05)。结论 染色体3q、8q、5p、1q、6q、18p和20q部位可能存在与食管癌变密切相关的癌基因, 3p、1p、9q、19p、4p和8p可能存在与食管癌变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 3q、5p、1q、11q13 14扩增和4pq、13q丢失与食管癌的发展相关,而8q、2p扩增和4pq、11q14 qter的丢失是食管癌发展的晚期事件与食管癌转移相关,不同的基因参与了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
- 秦艳茹王立东邝丽芸高珊珊关新元庄则豪范宗民邓文胡亮
- 关键词:食管癌组织染色体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淋巴结转移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