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邓妹
-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野生桂花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利用细胞核微卫星(nuclear microsatellite,nSSR)标记对中国4个省的7个野生桂花[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群体139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11个微卫星位点揭示了野生桂花等位基因多样性(A)平均为6.039,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为3.769,平均预期杂合度(He)为0.673。所有群体均显著偏离哈温平衡,近交系数FIS介于0.313~0.580之间。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0.143,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占总遗传变异的12.69%,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为87.31%。Mantel检验表明野生桂花群体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存在相关性(r=–0.277,P=0.214)。STRUCTURE聚类分析显示,所有个体被划分为3个理论群体,庐山群体和浏阳群体中谱系较为单纯,而其他群体则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混杂。瓶颈效应分析显示,除浏阳群体外所有群体经历了种群衰退。
- 胡菀罗意阳亿张志勇范邓妹
-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
- 华木莲居群遗传结构与保护单元被引量:18
- 2014年
- 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仅分布于江西宜春和湖南永顺,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前人采用RAPD、ISSR以及叶绿体SSCP(single-strande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标记对华木莲进行了居群遗传学研究,但未包括后发现的湖南居群或未检出居群内遗传变异。为了全面检测华木莲遗传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并据此确定保护单元,本研究采用细胞核微卫星标记对华木莲所有4个居群共77个个体进行了居群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华木莲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平均等位基因数A=2.604,平均期望杂合度HE=0.423)和较高的遗传分化(FST=0.425)。STRUCTURE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d Analysis,PCA)将4个居群首先分为江西、湖南两组,江西的2个居群实际上是同一个自然繁育居群,而湖南的2个居群则为2个分化明显的自然繁育居群。研究还发现湖南居群存在明显的杂合子过剩现象,可能是小居群内随机因素造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华木莲可能在近期历史上遭受过强烈的瓶颈效应,导致种群缩小、遗传多样性丧失和居群分化加剧,需要加强对其进化潜力的保护。在制定保护措施时,需要考虑其较高的遗传分化水平,根据遗传结构可以将其划分为3个保护单元,即湖南居群和江西居群分别为2个进化显著单元,湖南居群进一步划分为2个管理单元(分别为朗溪乡云盘村和小溪乡鲁家村居群)。
- 熊敏田双张志荣范邓妹张志勇
- 关键词:微卫星
- 南天竹微卫星标记开发及特性分析(英文)被引量:1
- 2015年
- 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常绿灌木。本研究从南天竹基因组中开发和筛选出10个微卫星位点,能在该物种中进行稳定PCR扩增且具一定的多态性。采用4个南天竹群体24个个体进行检测发现,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6,期望杂合度和表观杂合度分别为0.153-0.778和0-1。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对南天竹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另外,这10个位点在小檗科4个其他物种中也有一定的通用性。
- 呼慧丽李波胡菀孙志霞张志勇范邓妹
- 关键词:南天竹微卫星
- 中国特有单种属血水草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开发与评价被引量:2
- 2015年
- 血水草(Eomecon chionantha Hance)是中国亚热带地区特有的单种属植物。本研究采用(AG)15、(AC)15两种生物素探针及磁珠富集法从血水草基因组中开发并筛选出13个微卫星位点,且在该物种中能进行稳定的PCR扩增并表现出多态性。利用筛选出的13个SSR多态性标记对血水草4个野生居群24个个体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每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7个,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125~0.792和0.299~0.691。说明这些SSR标记可用于血水草遗传多样性的后续研究,并揭示该物种地理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有助于保护和利用中国亚热带地区的血水草野生资源。
- 王静胡菀阳亿肖昆范邓妹张志勇
- 关键词:血水草罂粟科微卫星磁珠富集法
- DaD27基因在调控参薯抗炭疽病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DaD27基因在调控参薯抗炭疽病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DaD27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利用病毒诱...
- 罗莎周庆红黄英金 蒲俊宏 单楠 孙静宇 汪生林 朱强龙范邓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