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显斌

作品数:39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科学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2篇X线
  • 10篇X线计算
  • 10篇X线计算机
  • 8篇体层摄影
  • 8篇体层摄影术
  • 7篇肿瘤
  • 6篇CT诊断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瘤
  • 4篇CT
  • 4篇病例
  • 3篇动脉
  • 3篇影像
  • 3篇冠状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血管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检查
  • 2篇脂肪瘤
  • 2篇溶解术

机构

  • 36篇四川省科学城...
  • 12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广汉市人民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延安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淮阳县人民医...
  • 1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核工业四一六...
  • 1篇绵阳市妇幼保...

作者

  • 36篇莫显斌
  • 22篇杨春
  • 21篇姚倩东
  • 13篇王虎
  • 10篇郑敏文
  • 8篇杨光
  • 7篇崔志荣
  • 7篇张劲松
  • 7篇高伟
  • 6篇叶明昌
  • 5篇常勇
  • 4篇赵宏亮
  • 3篇秦蕾
  • 3篇叶健
  • 1篇王向东
  • 1篇李延静
  • 1篇宦怡
  • 1篇谢步东
  • 1篇魏炜
  • 1篇陈斌

传媒

  • 6篇川北医学院学...
  • 4篇放射学实践
  • 4篇实用医学影像...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原发性淋巴瘤1例报告
2004年
杨春高伟莫显斌
关键词:肺原发性淋巴瘤影像学检查病理诊断病例
双源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缩窄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在主动脉缩窄诊断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对临床怀疑主动脉缩窄患者15例进行双源CT主动脉增强扫描,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分析主动脉走行及心内外结构特征。结果:15例患者均诊断为主动脉缩窄,DSCTA图像显示了主动脉缩窄的部位、程度及侧支血管情况。15例中单纯性主动脉缩窄6例,复杂性主动脉缩窄9例,其中伴动脉导管未闭8例,室间隔缺损5例,房间隔缺损4例,肺动脉高压3例,主动脉弓发育不良2例,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畸形、主动脉左弓右降、左室流出道与主动脉瓣间局限性膨大各1例。结果与手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相一致。结论:双源CT血管成像方便、快捷、无创,是诊断主动脉缩窄重要方法。
姚倩东王虎郑敏文杨春赵宏亮杨光莫显斌张劲松
关键词:主动脉缩窄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血液病继发性肺侵袭性真菌病的HRCT影像41例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继发肺侵袭性真菌病(IFD)的HRCT征象,评价其在IFD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血液病患者继发性肺IFD的HRCT资料,分析病灶部位、形态、分布、密度及边缘等特征。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多发病灶,分为毛玻璃型和实变型(n=23),结节肿块型(n=18),霉菌球型(n=7),粟粒型(n=3)。CT征象:病灶可表现出为晕轮征(n=15),磨玻璃征(n=15),新月征或气环征(n=10),楔形征(n=6),树芽征(n=3),反晕轮征(n=3),指套征(n=3)。结论:血液病患者继发IFD肺内病灶呈多形态改变。CT上同时出现两种以上类型,可提示IFD。楔形征、晕轮征、反晕征及新月征为肺IFD的特征性征象,HRCT对IFD诊断有重要价值。
莫显斌兰茜琳杨静陈伟杨春姚倩东
关键词:真菌病血液病
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在探查恶性肿瘤全身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WB-DWI)在探查恶性肿瘤全身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肺癌18例、前...
莫显斌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肿瘤
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髓核溶解术治疗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椎间盘突出髓核溶解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本院36例CT引导下髓核溶解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薄层重组后行轴位、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三维容积再现(VRT)的影像后处理。结果术前MPR矢状位重组图像清楚地显示了突出地椎间盘类型:铆钉型23例(23/36),水滴型11例(11/36),游离型2例(2/36);轴位CT、MPR、MIP、VRT能清晰显示术后胶原酶在椎间盘及突出物中的分布状态、术中穿刺针的进针角度及深度。结论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能清晰显示术前椎间盘突出形态、术中穿刺针角度、深度及术后胶原酶在椎间盘及突出物中分布情况,不但可提高对椎间盘突出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预测手术可行性及评估手术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王虎邓素梅姚倩东杨光杨春莫显斌叶明昌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髓核溶解多平面重组
CT球管曝光四十五万余次的经验总结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延长CT球管使用寿命的方法。方法:通过控制电源、环境温湿度及清洁等外部条件;规范操作过程;加强维护保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等方式,延长CT球管使用寿命。结果:通过建立适合CT扫描机运行的最佳外部环境、科学地调整CT扫描机的部分设置参数、合理地设计病人的检查、精心的维护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可提高CT球管的使用寿命,符合医院质量管理要求,并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作用。
莫显斌杨春崔志荣高伟
关键词:球管断层扫描术X线计算机
下颈椎失稳的X线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下颈椎失稳与其应力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颈椎生物力学的认识。方法对30例下颈椎失稳患者的X线正、侧、双斜位及过伸、过屈位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部分病例并在透视下仔细观察其颈椎由过伸位到过屈位及由过屈位到过伸位的双向运动过程中各颈椎的运动情况。结果颈椎以C4~C5、C5~C6节段的受力和活动度最大,下颈椎失稳好发于C4~C5、C5~C6节段,常表现为前屈失稳和后伸失稳。结论颈椎失稳与其应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叶明昌莫显斌
关键词:颈椎失稳应力生物力学
脊柱结核骨质破坏的CT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骨质破坏的CT表现,探讨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经手术病理(19例)及/或临床资料(8例)所证实的脊柱结核病人的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脊柱结核的骨质破坏依据其CT表现可分四型:碎裂型、溶骨型、空洞型、骨膜下型,其中以碎裂型骨质破坏最为典型。结论脊柱结核的骨质破坏在CT表现上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诊断脊柱结核有重要的价值。
叶明昌莫显斌高伟
关键词:脊柱结核骨质破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多丝正比室数字化X射线技术及其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2002年
目的:探讨DDR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DDR体检胸片4000例,与传统X线体检胸片4000例比较,按标准评价两组病例图象质量。结果:DDR组优片率达97%,对照组优片率(52.75%),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运用DDR进行健康体检,能获得满意的图象,同时还能降低受照者的放射剂量并提高工作效率。
莫显斌杨春高伟崔志荣
关键词:多丝正比室DDR体检胸片
甲状舌管囊肿的CT诊断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分析14例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CT表现及病理资料。结果甲状舌管囊肿CT表现为圆形、扁圆形的囊性占位,大多数居于中线,可偏于一侧,本组14例中10例居于中线,3例偏于右侧,1例偏于左侧;10例囊壁均匀、光整,增强后无强化,纤维性囊壁镜下可见淋巴样组织;4例壁增厚,增强后有强化,其中3例镜下可见炎性细胞浸润,1例发现乳头状腺癌细胞。结论CT对甲状舌管囊肿可做出定性诊断。
莫显斌樊世富叶健
关键词:甲状腺舌管囊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诊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