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秦燕

作品数:19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骨髓
  • 11篇增生
  • 11篇综合征
  • 10篇异常综合征
  • 10篇增生异常综合...
  • 10篇骨髓增生
  • 10篇骨髓增生异常
  • 10篇骨髓增生异常...
  • 9篇细胞
  • 7篇凋亡
  • 6篇细胞凋亡
  • 5篇切片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原位
  • 4篇造血
  • 4篇急性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机构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9篇蒋秦燕
  • 18篇浦权
  • 14篇石军
  • 14篇刘薏芝
  • 14篇李晓
  • 14篇陶英
  • 12篇常春康
  • 9篇杨梅如
  • 7篇黄薇
  • 5篇金朝晖
  • 4篇应韶旭
  • 3篇苏基滢
  • 3篇赵丽群
  • 2篇彭永军
  • 1篇邓梅英
  • 1篇张曦
  • 1篇张启国
  • 1篇吴凌云
  • 1篇徐黎
  • 1篇浦杰

传媒

  • 3篇临床血液学杂...
  • 3篇上海医学
  • 2篇新医学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白血病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癌症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3
  • 7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克隆造血细胞高表达WT1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调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Wilms'肿瘤基因(WT1)是否高表达于恶性克隆细胞。方法:对18例具有克隆标记MDS的骨髓细胞进行了WT1免疫细胞化学(APAAP,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和DNA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共检测。并与12例正常献血员进行对照。结果:MDS骨髓细胞明显高表达WT1,与对照比较P<0.05。双重染色的结果显示WT1突出地表达于具有异常染色体的恶性克隆造血细胞,而不是正常杂交信号的残存正常造血细胞(P<0.05)。结论:推测MDS骨髓WT1高表达与细胞增殖状态相关。
蒋秦燕李晓吴凌云应韶旭常春康浦权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克隆
特殊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1例报告
1999年
李晓金朝晖浦权石军陶英刘薏芝蒋秦燕张启国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NA末端原位标记结合免疫酶标技术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位细胞凋亡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原位细胞凋亡数量及红系、巨核系凋亡状况。方法 用DNA末端原位标记 (ISEL)结合碱性磷酸酶 抗碱性磷酸酶 (APAAP)免疫酶标技术分析 2 5例MDS患者骨髓塑料冷包埋切片中造血细胞原位凋亡数量及红系和巨核系凋亡状况 ,缺铁性贫血 14例作对照。结果 MDS患者凋亡细胞数平均为 (39.44± 2 9.34 ) /mm2 ,对照组为 (13.43± 8.39) /mm2 (P<0 .0 1) ;MDS中低危组 (RA +RAS)凋亡细胞数为 (4 7.5 6± 32 .86 ) /mm2 ,较高危组 (RAEB +RAEB t)[(2 1.87± 13.6 5 ) /mm2 ]高 (P <0 .0 5 )。MDS患者红系、巨核系细胞凋亡分别占该两系细胞的 3.3%和4 5 % ;对照组分别为 3.0 %和 2 .8%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部分显示红系、巨核系形态学特征的凋亡细胞不表达簇分化抗原。结论 MDS存在过度凋亡 ;MDS中危组细胞凋亡数高于高危组 ;未观察到有核红细胞及巨核细胞凋亡明显增加 。
李晓浦权刘薏芝石军陶英常春康蒋秦燕黄薇
关键词:生物学标记免疫酶技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切片
细胞毒化疗对急性白血病原位凋亡诱导作用的体内研究
2000年
目的:观察细胞毒化疗对急性白血病细胞原位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 DNA原位末端标记( ISEL)方法,检测初发及经治的 31例急性白血病骨髓塑包切片内细胞原位凋亡数量及特征,以 10例缺铁性贫血为对照,并进行自身组间对照。结果:初治 AL凋亡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李晓金朝晖浦权杨梅如刘薏芝陶英石军蒋秦燕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原位凋亡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期一过性巨核细胞生成异常的探讨——附10例报告
2001年
目的:研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化学治疗(化疗)期间一过性巨核细胞生成异常的发生时间及临床意义。方法:动态观察78例AML患者化疗期前后骨髓象的变化。结果与结论:10例AML(13%)于诱导化疗后发生了异型巨核细胞增生(AMH),其中7例于诱导化疗2个月内,3例于完全缓解期出现AMH。这10例中有3例血小板计数降低,这种AMH可能与病人接受化疗所用的细胞毒药物的毒性有关。认识这一现象有助于减少误诊。
赵丽群金朝晖蒋秦燕黄薇石军杨梅如浦权
关键词: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巨核细胞骨髓象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涂片与活检切片内浆细胞浸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常春康彭永军蒋秦燕赵丽群杨梅如浦权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涂片活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切片中造血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骨髓塑料包埋切片中原位细胞凋亡状况。方法 :用 DNA末端原标记 (ISEL)方法检测 33例 MDS患者骨髓塑料冷包埋切片中凋亡细胞 ,缺铁性贫血 15例作对照 ,并对 MDS之 ISEL 阳性细胞经常规染色光学显像镜分析细胞来源。结果 :33例 MDS的凋亡细胞平均为 (38.0 6± 2 4.6 1)个 /m m2 ,对照组为 (19.2± 7.98)个 /m m2 ,P <0 .0 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MDS中低危组 (RA+RAS)凋亡率(43.5 8± 39.40 )个 /mm2 较高危组 (RAEB+RAEB- T) (2 6 .0 4± 2 1.0 2 )个 /mm2 高 (P <0 .0 1)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ISEL 阳性细胞主要来源于粒、红、巨三系造血细胞 ;分别占 38.45 % ,2 7.33% ,7.87%。结论 :MDS存在过度凋亡 ;MDS之 RA+RAS组凋亡高于 RAEB+RAEB- T组 ;凋亡细胞主要来源于三系造血细胞。
李晓刘薏芝石军陶英常春康蒋秦燕黄薇杨梅如浦权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切片凋亡
APAA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病理中的应用
2002年
目的探索免疫组化技术应用于骨髓冷包埋切片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红细胞系增殖及病态造血的可能性及应用价值。 方法碱性磷酸酶 抗碱性磷酸酶免疫酶标(alkalinephosphatseanti alkalinephosphatse ,APAAP)技术进行血型糖蛋白A(GlycophorinA)单抗分析 2 5例MDS患者的骨髓塑料冷包埋切片中有核红细胞增生程度及异常分布 (病态造血 ) ,以缺铁性贫血 (irondeficientdiseases,IDA) 14例作对照。结果MDS组每平方毫米骨髓面积中红系有核细胞数 (GlycophorinA阳性 )为 2 3~ 45 6个 /mm2 ,平均 (118.10± 83.5 9)个 /mm2 ,IDA对照组每平方毫米骨髓面积中红系有核细胞数为 2 3~ 10 2个 /mm2 ,平均(6 2 .35± 31.14)个 /mm2 ,有显著差异 (t’ =2 .6 0 ,P <0 .0 5 ) ;MDS 2 5例中有 2 3例 (92 %)出现幼红细胞簇异常分布 ,IDA 14例中对照组仅 3例 (2 1%)出现幼红细胞簇异常分布 ,u值 =3.0 4,P <0 .0 1。结论APAAP免疫组化技术应用于骨髓冷包埋切片可准确检测出红系造血细胞 ,MDS红系造血细胞增生较缺铁性贫血更旺盛并存在异常分布 ,此项指标可作为确诊MDS的有用手段之一。
蒋秦燕李晓浦权刘薏芝石军陶英常春康黄蔚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组织化学骨髓增生性疾病病态造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核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初步研究
2002年
为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巨核系细胞增殖与凋亡状况 ,用CD4 1免疫酶标 (APAAP)结合DNA末端原位标记 (ISEL) ,分析 2 9例MDS患者骨髓塑料冷包埋切片中巨核细胞的增生状况、凋亡数量及特征 ,并以缺铁性贫血 14例作为对照。结果显示 ,2 9例MDS之CD4 1阳性细胞数平均为 (2 6 .2 3± 18.18)个 /毫米2 ,对照组 (15 .6 4± 7.11)个 /毫米2 ,t′2 .5 4 ,P <0 .0 5 ;MDS病例微小巨核细胞明显增多 ,占巨核细胞总数的 31.2 0 % ,对照组仅12 .0 1% ,P <0 .0 1。MDS巨核细胞总数与微小巨核细胞数之间显示正相关 ,r值 0 .70 2 ,P <0 .0 1。MDS之巨核细胞且出现在骨小梁旁的异常分布及成簇现象。MDS巨核系细胞凋亡仅占该系细胞的 4 .4 0 % ;占凋亡细胞总数的9.32 % ,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MDS巨核系细胞凋亡仅见于微小巨核细胞 ,且与微小巨核细胞数间存在正相关 (r =0 .5 89) ,但部分显示微小巨核细胞形态学特征的凋亡细胞不表达CD4 1。结论认为 ,MDS确实存在巨核细胞过度增殖及明显病态 ,微小巨核细胞凋亡可能系机体对异常增殖的生理反应 ,未观察到巨核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可能与晚期凋亡细胞不表达CD4
李晓浦权刘薏芝石军陶英常春康蒋秦燕黄薇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核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凋亡MDS
骨髓塑料包埋新技术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和分型价值的系列研究
浦权杨梅如李晓陶英刘薏芝石军常春康赵丽群蒋秦燕黄薇周立宇张曦苏基滢徐黎应韶旭
本研究设计以常规Hemapun 865塑包切片,HGF或MGG染色,结合切片目测分区血细胞分类技术,在切片上同样能使用FAB分类的形态标准。我们又设计以GMA冷-真空包埋操作以获半薄切片,通过APAAP免疫酶标记技术,赖...
关键词: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