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空腹
  • 2篇肝炎
  • 2篇肝炎病毒
  • 2篇GH
  • 2篇丙型
  • 2篇丙型肝炎
  • 2篇丙型肝炎病毒
  • 2篇病毒
  • 2篇病患
  • 1篇蛋白检测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毒性肝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血红蛋白

机构

  • 8篇汕头大学医学...

作者

  • 8篇蔡发成
  • 2篇姚映斐
  • 2篇张金池
  • 2篇洪楷
  • 2篇陈立曙
  • 1篇林美珊
  • 1篇陈懿菁
  • 1篇邱杰文
  • 1篇陈林兴
  • 1篇向晓光
  • 1篇吴胤荣
  • 1篇姚展成
  • 1篇庄仁汉
  • 1篇林炳森
  • 1篇黎明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年份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1998
  • 2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糖尿病患者GH、GHbA_(1C)与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生长激素(GH)、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水平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GH和β2-m;用层析法检测GHbA1C;用电极法测定空腹血糖(FBG)。结果:GH、GHbA1C、β2-m及FBG水平糖尿病控制组较差组>控制较好组>正常对照组,两两比较均为(P<0.01)。结论:GH水平的增高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GH、GHbA1C、β2-m及FBG联检对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及诊断有重要意义。
蔡发成姚映斐张金池
关键词:肾脏微血管病变GHBA1C糖尿病患者Β2-M两两比较
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GH及CP水平与FBG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生长激素(GH)、C肽(CP)与空腹血糖(FB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 IA)检测GH、CP;采用电极法测定FBG。结果:测定了64例2例糖尿病人(DM2)空腹时的GH、CP及FBG的水平及31例正常对照组。血糖控制较差组(平均血糖≥9.0mmol/L)GH水平>血糖控制较好组(平均血糖<9.0mmol/L)GH水平>正常对照组GH水平(P<0.01);而血糖控制较差组CP水平<血糖控制较好组CP水平<正常对照组CP水平(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M2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与GH、CP水平有关。
蔡发成陈立曙洪楷林美珊
关键词:生长激素C肽
经尿道电切结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20例报告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结合去势后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经验。方法:2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TURP并去势后,根据其术后血清睾酮及PSA水平间歇性进行抗雄激素的内分泌治疗。结果:随访12~60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近期排尿通畅,3例分别于术后36、38、48个月因重新出现排尿困难而再次行TURP治疗。平均生存时间5.3年,带瘤生存3年以上者16例;死亡3例,其中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2例因全身多处转移衰竭而死亡。结论:TURP结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有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延长前列腺癌细胞对雄激素的依赖时间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庄仁汉黎明林炳森蔡发成
关键词:前列腺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2型糖尿病患者皮质醇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皮质醇(F)和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F、用层析法检测GHbA1C,用氧化酶法测定FBG。结果:F与GHbA1C的水平血糖控制较差组(A组)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较好组(B组)(P<0.01),且F水平与GHbA1C及FBG呈正相关(P<0.01),A组、B组F、G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F及GhbA1C水平的检测有利于了解IDDM患者血糖疗效控制情况。
蔡发成向晓光陈懿菁
关键词:2型糖尿病皮质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
汕头市2036例各型病毒性肝炎和有偿供血员HCV感染现状分析
1997年
姚展成邱杰文吴胤荣蔡发成袁素珍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献血员丙型肝炎病毒
果糖胺在糖尿病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9
1998年
测定了本地区100例40岁以上的非糖尿病人之果糖胺(FTM)值,无性别与年龄之差异;并随机测定了100例NTDDM患者的FTM值,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将同日同一份标本同时测定其空腹血糖(FBC)、FTM及糖基血红蛋白(GHbA1C),其结果显示三者呈正相关(r=0.61,P<0.01);随访中又显示:FTM在1个月之内随FBG变化而变化,当FBG下降率为44.69%时,FTM也下降32.20%,比GHbA1C敏感(仅为15.23%),故认为FTM可反映1个月左右(3-4周)之血糖控制水平。FTM作为糖尿病监测中一项可靠指标,可弥补FBG与GH-bA1C之不足,三者配合可较为全面地评价糖尿病患者的控制情况。
蔡发成陈立曙袁素珍
关键词:果糖胺NIDDM糖尿病
CA19-9、SA联检在胃肠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通过对外周血中糖类胃肠癌相关抗原(CA19- 9)、唾液酸(SA)的联合检测,探讨其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对10 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CA19 -9测定,同时对其SA(化学法)进行测定,并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结果:肿瘤组CA19- 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阳性率分别为结/直肠癌组31.7% ,胃/贲门癌组35 % ,肿瘤组SA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阳性率分别为结/直肠癌组5 5 % ,胃/贲门癌组6 0 % ,采用CA19 9和S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结/直肠癌组76 .7% ,胃/贲门癌组为82 .5 %。结论:采用CA19 -9。
蔡发成张金池
关键词:CA19-9SA消化道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
1941例孕妇丙型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1997年
为了解粤东地区孕妇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以及它们相互间感染的关系。本文应用ELISA法对粤东地区1941例围产期保健孕妇作抗-HCV及HBsAg的血清学调查。结果:1941例孕妇中抗-HCV阳性率0.93%;HBsAg阳性率11.5%,两者重叠感率11.1%,且HBsAg阳性率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提示:粤东地区孕妇血清中HCV及HBV感染率不低于国内外其它地区孕妇感染率,此两种病毒对孕妇危害性很大,放提倡对孕妇产前进行抗-HCV及HBV五项标志物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洪楷蔡发成姚映斐陈林兴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妊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