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云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从“生态人”假设到人的“生态化”生活方式
- 2012年
-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生态人"的假设模型成了学术界的热点之一。但是,马克思理论探索的出发点是处于具体历史境遇中的"现实的个人"和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而不是提出某种人性假设,或者设计某种自然状态。因此,对于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根据马克思理论探索的前提和方法论,我们的任务不是提出"生态人"的假设模型,而是提出人的"生态化"生活方式,阐明形成"生态化"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文化观念支撑和社会力量。
- 袁云
- 关键词:自然观唯物史观
- 调整城乡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
- 2007年
- 和谐社会是个内容宽泛的概念,由于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仍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城乡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在我国的城乡关系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必须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等措施"反哺"农业,从而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最终使城乡共同繁荣,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 袁云冯江红
- 关键词:和谐社会城乡差距社会公正城市化
- 人的全面发展与高校主体性德育的构建研究
- 2007年
- 弘扬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主题,主体性德育顺应了时代要求,坚持了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主体性德育的理论依据,并且指导着主体性德育适应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 冯江红袁云
-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性德育
- 对话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及其反思被引量:2
- 2007年
- 对话在哲学中使用得很广泛,马丁布伯创立了对话哲学,伽达默从阐释学的角度理解对话。生活中对话以多种形式存在:人与人之间直接的言语对话,人与文本的对话,个体自身内心的对话等等。教育中的对话是一种认知方式,又是一种对话思维、对话态度、对话意识或对话精神。
- 袁云孙凤举
- 关键词:对话教育
- 马克思的社会观及其社会批判和社会建构意义
- 2013年
- 传统认识中,社会是外在于个人而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是与个人相对立的。在马克思的思想中,社会是标志人的社会生活空间的关系范畴,社会化是衡量人的社会丰富程度和社会普遍程度的范畴,人的价值的历史发展和人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构成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社会化还反映了其对特殊性和普遍性范畴的深刻思考。马克思的社会观既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也具有积极的社会建构意义。
- 袁云邓晓臻
- 关键词:社会社会化社会批判社会建构
- 简论高校主体性德育的构建
- 2007年
- 弘扬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主题,主体性德育顺应了时代要求,坚持了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主体性德育的理论依据,并且指导着主体性德育适应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 冯江红袁云
-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性德育
- 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模式选择与体制创新——以山东省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样本,探讨了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体制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当前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新型的规划管理体制,在规划管理的模式选择和体制创新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规范城乡规划管理的决策机制、建立城乡规划管理的运行机制、强化城乡规划管理的制约机制、完善城乡规划管理的保障机制。
- 袁云袁丽
- 关键词:城乡差距城市化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