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建新

作品数:39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哲学宗教
  • 7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哲学
  • 5篇休谟
  • 4篇同一性
  • 3篇心灵
  • 3篇拓扑
  • 2篇学界
  • 2篇以太
  • 2篇因果性
  • 2篇哲学思想
  • 2篇哲学意义
  • 2篇人文
  • 2篇人文主义
  • 2篇数学
  • 2篇人道主义
  • 2篇主义
  • 2篇拓扑结构
  • 2篇外交
  • 2篇外交政策
  • 2篇武装
  • 2篇先发制人

机构

  • 31篇湘潭大学
  • 10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9篇袁建新
  • 3篇罗珊
  • 2篇向桂珍
  • 2篇曾顺
  • 2篇何湘玲
  • 2篇王成海
  • 1篇王凯成
  • 1篇刘大早
  • 1篇刘舒适
  • 1篇成业兴
  • 1篇刘丹鹤
  • 1篇杨祖睿
  • 1篇王子为
  • 1篇田俊
  • 1篇罗芙蓉
  • 1篇黄娟
  • 1篇向莉
  • 1篇张华

传媒

  • 6篇自然辩证法研...
  • 4篇科学技术与辩...
  • 4篇科学.经济....
  • 4篇洛阳师范学院...
  • 4篇湘潭大学学报...
  • 2篇国外理论动态
  • 2篇哲学研究
  • 2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江西行政学院...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世界哲学
  • 1篇邵阳学院学报...
  • 1篇宁波广播电视...
  • 1篇湖南人文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2篇199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为何梦醒——论休谟对康德的提示被引量:1
2005年
传统观点把休谟对康德的提示定位为“因果公理的处理”是不正确,因为这种定位与康德直接读到《人性论》这一史实不符,而且也无法解释康德从教条主义的迷梦中醒来的真正原因。正是《人性论》第1卷第四章中的心理原子主义和同一性理论所造成的怀疑结论使康德认识休谟的经验论和莱布尼茨哲学的相似理论基础和后果,从而最终使康德清醒过来。
袁建新
关键词:同一性
康德图型法的必要性被引量:2
2018年
以斯密为代表的多数英美学者认为《纯粹理性批判》中图型法一章多余。赫费、盖耶尔和阿利松反对这种观点,他们各自提出了图型法的必要性的解释。这些辩护不是基于显象的非概念化前提,因此并不成功。《纯粹理性批判》第13节和图型法一章相关文本表明,显象的起源是非概念化的,异种难题包含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想象力的功能发挥只是消除范畴与显象形式上的异种性,没有消除内容上的异种性。图型法留下的这一难题对康德《遗著》的产生,对解释《纯粹理性批判》核心思想有重要意义。
袁建新
关键词:显象想象力
广义还是狭义因果原理的有效性:康德的第二类比到底要证明什么?被引量:1
2009年
康德对休谟的《人性论》特别是关于广义和狭义因果原理的区分极为熟悉。康德的"经验的第二类比"就是要证明广义和狭义因果原理两者的有效性,而不是国内外学界所普遍认为的那样,仅只是证明广义或者狭义因果原理的有效性、合理性和正当性。对《纯粹理性批判》和《形而上学讲座》的文本分析表明,康德的证明只是初步回答了"休谟的问题",只有在康德哲学的整体中才能完全理解康德如何回答休谟。
袁建新
康德的心灵具身性思想及其意义初探被引量:2
2016年
海德格尔等批评康德的心灵是非具身的。康德在《形而上学讲座》中明确坚持心灵与身体是结合起来的,尽管心灵在身体中没有确定位置,但在人类生命之中,心灵总是具身的。对1768年《对空间中的方位区分的最终根据的考察》的论证分析表明,心灵的具身性思想对康德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阿默克斯等的研究也表明,心灵的具身性思想对理解《纯粹理性批判》同样重要。
袁建新罗珊刘舒适
关键词:《纯粹理性批判》
空间性、非定域因果性与科学的根基:康德的空间性思想的启示被引量:1
2024年
解决几何化问题是为近现代科学奠基的关键,而空间性问题处在几何化问题的中心。康德物自身的非空间性学说把空间性视为人的经验之内的性质,而非物自身的性质,由此,他需为科学重新奠基。康德通过具有力的实体间的非定域交互作用解释空间性的形成,但他同时通过定域因果性解释自然物体的形成、光通过以太传递外部信息,由此表明物自身是非空间性的。康德证明了基于定域因果性的机械论和微粒论不是解释空间性的正确理论,且为通过拓扑学建立空间性的数学上的可表达性提供了可能。最终,基于非定域因果原理解释光对信息的连续传递,才能解决康德留下的数学应用于自然的难题,并重建科学的根基。
袁建新
关键词:空间性
认知地图理论对康德空间表象起源的先天性的证实
2021年
康德空间的先天性学说不仅构成认知地图理论的哲学基础,而且同样体现在该理论的5个基本假定和内容之中。2010年以来的一系列重要实验,证明了认知地图理论的正确性,由此也证实了康德的空间表象起源的先天性学说。康德的心灵具身性学说与认知地图理论在生物学基础方面有共同点和不同点,未来研究必须解决这一难题。
袁建新
关键词:神经科学
斯特劳松对康德几何学哲学思想的辩护
2023年
斯特劳松系统阐述了现象几何学思想,以回应实证主义者对康德几何学哲学思想的批评。霍普金斯、索普的批评及心理学的成就表明,斯氏理论缺乏科学基础就断定现象空间的几何学是欧氏几何学的观点是错的。斯氏理论忽视康德的心灵具身性思想及数学物体和自然物体的区分,由此不能成功地为康德辩护。
袁建新赵伟
美国外交政策:从武装的人道主义到先发制人的战争(上)被引量:1
2008年
S·斯卡诺泡卢斯P·苏泰诺斯文袁建新曾顺
关键词:外交霸权地位国际关系理论武装人道主义
定域因果性与生物学的根基被引量:1
2021年
贝尔不等式及其实验检验表明,对自然的正确理解须基于非定域因果原理。通过对化学键的本性及细胞生物学的三个核心论题的考察,表明生物学基于定域因果性,这导致生物学的因果机械论解释的基本矛盾:同时用不相容的定域和非定域因果性来解释生物现象,由此,包括"结构决定功能"在内的生物学的三个核心论题根基不牢。我们需要从非定域因果性出发,审察生物学的根基:放弃因果机械论,结合量子相关性和拓扑学来确立分子的结构基础;重估生物学的达尔文主义和统计力学基础,复兴目的论,以解释生物的结构、功能及遗传的连续性何以可能。
袁建新
关键词:生物学贝尔不等式化学键
论实体观对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关系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近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是以实体观为基础的,哲学家们将实体分为物质实体和精神(心灵)实体,这两种实体之间存在根本区别。以牛顿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以其微粒论学说表明其形而上学的实体观。近代哲学和自然科学将第一性质归入物质实体,第二性质归入心灵实体,前者是知识和科学理性的领域,后者是价值和价值理性的领域,从而将形而上学的二元论导入知识和价值、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二分对立。
袁建新
关键词:实体观二元论哲学思想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