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甫超

作品数:62 被引量:188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艺术

主题

  • 30篇大麦
  • 24篇小麦
  • 16篇选育
  • 16篇栽培
  • 15篇栽培技术
  • 11篇抗性
  • 9篇性状
  • 9篇高产
  • 8篇基因
  • 7篇种质
  • 5篇多抗
  • 5篇育种
  • 5篇病抗
  • 4篇氮量
  • 4篇氮素
  • 4篇施氮
  • 4篇施氮量
  • 4篇穗发芽
  • 4篇小麦品种
  • 4篇霉病

机构

  • 6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9篇长江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工程学院
  • 2篇武汉轻工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作者

  • 61篇许甫超
  • 60篇董静
  • 51篇秦丹丹
  • 44篇李梅芳
  • 41篇徐晴
  • 37篇葛双桃
  • 8篇王贤智
  • 5篇董建辉
  • 4篇杨立军
  • 4篇张俊成
  • 2篇张京
  • 2篇焦春海
  • 2篇董国清
  • 2篇杜静
  • 1篇高广金
  • 1篇朱展望
  • 1篇倪中福
  • 1篇陆瑞菊
  • 1篇喻大昭
  • 1篇孙其信

传媒

  • 28篇湖北农业科学
  • 11篇大麦与谷类科...
  • 4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大麦科学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农业科学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1995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bar基因小麦大田筛选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2012年
为在田间进行有效的阳性小麦转基因植株的筛选,进行了大田环境中筛选方法的研究。用粉剂和水剂2种不同类型草胺膦作为筛选剂,以无任何遮盖、地膜覆盖、简易小拱棚覆盖和拱棚覆盖4种处理,研究其在去除非转基因植株上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采用水剂草胺膦比粉剂草胺膦在大田环境中更具有彻底杀灭的效果;400 mg/L的粉剂浓度和400 mg/L的水剂浓度在覆盖地膜时均具有较好的筛选效果,粉剂低于该浓度则不能彻底杀灭;从小麦发育的4叶1心期到拔节期均可以作为筛选的时期;比较喷施后杀灭效果,加盖拱棚>加盖简易小拱棚>加盖地膜>无任何遮盖,但加盖拱棚会显著增加小麦株高;筛选结果与PCR检测结果一致。该研究建立并验证了一个大田筛选转bar基因小麦的方法,为小麦转基因材料作为亲本用于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张俊成许甫超朱霞董静秦丹丹张桂花李梅芳
关键词:小麦转BAR基因
不同氮肥处理对鄂麦006苗期生理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为探明减施氮肥对鄂麦006苗期植株生理形态的影响,以郑麦9023为对照,大田条件下设置正常氮肥和低氮2种施肥条件,研究幼苗植株地上部和根系鲜重、叶绿素含量、分蘖数以及硝酸还原酶(NR)和谷胺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鄂麦006植株总鲜重、地上部鲜重积累随氮肥减少而降低;无论正常氮肥还是减施氮肥,其生物积累量均大于郑麦9023;低氮条件下植株根冠比增大。小麦苗期分蘖数和叶绿素含量均受氮素浓度正向调控;减施氮肥对鄂麦006分蘖数的影响小于郑麦9023。鄂麦006幼苗植株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氮素提高而升高,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则与之相反。
徐晴许甫超秦丹丹袁旭刘小强葛双桃董静
关键词:氮素苗期
一个大麦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其叶宽突变体的细胞学初步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为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麦突变体库,从而为大麦种质创新和解析作物主要农艺性状形成机理提供材料,本研究通过^(60)Co-γ和甲基磺酸乙酯(EMS)复合诱变处理,构建了自育大麦品种鄂大麦934的突变体库,包含982株与对照存在明显差异且性状无分离、可遗传的变异株,涉及叶片、茎秆、穗子、籽粒、分蘖、株型、抽穗期、结实率等多个农艺性状。通过扫描电镜对叶宽突变体的叶片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发现突变体在细胞水平上变化各异。本研究构建的突变体库为开展大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秦丹丹许甫超许甫超彭严春徐晴董静焦春海
关键词:大麦突变体库
小麦条锈病成株期抗性QTL的定位与分析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引起的小麦重要真菌病害,可通过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随降雨或结露侵染小麦从而引发病害发生。条锈病发生常导致小麦严重减产和品质下降。发掘小麦条锈病抗性种质和进行抗性基因定位是培育抗性小麦品种,降低小麦...
徐晴许甫超秦丹丹彭严春董静
关键词:普通小麦条锈病抗性QTL定位
文献传递
大麦黄绿叶色突变体ygl的农艺性状及其调控基因初步定位被引量:8
2019年
叶色突变是植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突变株系是解析植物光合作用和光形态建成等过程的理想材料。大麦黄绿叶色突变体ygl是本课题组在鄂大麦934的EMS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的,该突变体的叶色在整个生育期都较野生型浅,而且苗期呈现黄绿色,后期表现为浅绿色。与野生型相比,ygl株高和千粒重分别表现为极显著和显著降低,其它重要产量性状,如穗数、穗长和穗粒数等无显著变化。进一步分析发现,ygl苗期叶片中基粒类囊体严重线性化,叶绿体超微结构受损。以正常叶色大麦品种Harrington和黄绿叶色突变体ygl为亲本构建了F2分离群体,对F2群体及其衍生的F2:3家系进行分析发现,该性状由一个隐性核基因控制,命名为HvYGL(yellow green leaf)。利用上述F2群体,通过基于SSR的BSA法,将该基因初步定位在大麦3H染色体上12.7cM的区间内,其中Bmag0209、EBmac0871和Bmag603三个标记与黄绿叶色性状共分离。
秦丹丹李梅芳李梅芳徐晴许甫超董静
关键词:大麦农艺性状QTL定位
南方大麦新品种在武昌的产量及品质初探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对来自南方大麦区域5省市的12个大麦新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的比较分析,有6个品种较2个对照均增产。根据参试品种的品质测定结果,将它们分为啤用型、啤饲兼用型和饲用型三类进行描述。
许甫超李梅芳董静
关键词:大麦
一种大麦CBF4基因的Indel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麦CBF4基因的Indel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其中所述Indel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2所示。本发明通过对不同大麦品种的CBF4等位基因进行PCR扩增和等位基因重测序,最终在...
秦丹丹董静许甫超徐晴刘瑞彭严春
文献传递
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鄂大麦507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裸大麦鄂大麦507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密度下,鄂大麦507群体最高茎蘖数较高,但成穗率偏低;在低密度下,最高茎蘖数较低,但成穗率较高。施氮量是影响鄂大麦507产量的主要因素,试验最高产量的密肥处理组合为每公顷210万基本苗、施氮水平165kg,单产为5156.87kg/hm2。密肥处理对鄂大麦507不同产量性状的影响效应不一致,有效穗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密度和施氮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密度。高密高肥易导致植株变高,增加倒伏的危险;在低密高肥条件下,穗长增加、每穗小穗数增多;在高密低肥条件下,穗长变短、每穗小穗数变少。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是影响鄂大麦507产量的主要因素。鄂大麦507生产上实现高产的栽培技术方案为前期促分蘖、中期保成穗、后期利于充分灌浆。
王贤智张京葛双桃董静许甫超李梅芳
关键词:裸大麦施氮量
鄂麦352穗发芽抗性机制及抗穗发芽亲本价值分析
2018年
通过4年穗发芽鉴定,从260份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质中筛选出高抗穗发芽品种鄂麦352,同时结合子粒发芽、子粒+芒、子粒+穗轴、子粒+颖壳4种处理,发现其高抗穗发芽不仅与其较强的子粒休眠性有关,还与芒、穗轴和颖壳有关。利用其作为穗发芽抗性亲本配制2个杂交组合,分析表明容易选出抗穗发芽后代,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
董静许甫超秦丹丹秦丹丹葛双桃徐晴
关键词:AESTIVUM穗发芽抗性机制
高产多抗广适大麦新品种鄂大麦072的选育与栽培被引量:3
2015年
鄂大麦072是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通过阶梯式聚合杂交,多年定向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丰产稳产、综合抗病(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突破性大麦新品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李梅芳董静葛双桃许甫超秦丹丹汪华徐晴
关键词:选育栽培技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