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凤玲

作品数:13 被引量:82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内障
  • 8篇晶状体
  • 8篇白内障
  • 4篇术后
  • 4篇细胞
  • 3篇人工晶状体
  • 3篇晶状体损伤
  • 3篇玻璃体
  • 2篇蛋白
  • 2篇生长相关蛋白
  • 2篇生长相关蛋白...
  • 2篇视神经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无晶状体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白内障
  • 2篇相关蛋白
  • 2篇巨噬细胞

机构

  • 11篇郑州大学第一...
  • 5篇郑州大学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作者

  • 13篇谭凤玲
  • 8篇吕勇
  • 7篇杨琳
  • 6篇马成霞
  • 3篇吕建
  • 3篇李彬彬
  • 2篇袁超峰
  • 2篇陈刚
  • 1篇高莎莎
  • 1篇王洪亮
  • 1篇连黎红
  • 1篇周朋义
  • 1篇刘畅
  • 1篇刘欣
  • 1篇陈佳佳
  • 1篇丁慧芳
  • 1篇杨琳

传媒

  • 4篇眼科新进展
  • 4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晶状体损伤对视神经损伤后RGC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7
2014年
背景大鼠Miiller细胞提取液能够促进离体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存活及轴突的再生,伴晶状体损伤的视神经外伤眼RGCs存活率提高,但Milller细胞和晶状体损伤在促进RGCs存活方面的关系鲜见报道。目的探讨伴晶状体损伤的视神经外伤眼Mtiller细胞对RGCs存活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Wistar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伪手术组、视神经损伤组、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伪手术组大鼠手术中暴露但不损伤视神经,视神经损伤组大鼠行视神经横断伤,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行视神经横断伤联合晶状体针刺伤,并导致晶状体混浊。术后7d及14d各组分别取8只大鼠处死后制备视网膜标本。采用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和RGCs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内核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的Muller细胞,光学显微镜下计数各组大鼠RGCs数量及GFAP阳性标记的Muller细胞数量。结果术后7d及14d,伪手术组大鼠RGCs的数量分别为(52.98±1.90)个/高倍视野和(51.81±3.09)个/高倍视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0,P=0.378);术后14d视神经损伤组大鼠RGCs数量为(22.67±1.94)个/高倍视野,明显少于术后7d的(36.61±1.69)个/高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12,P=0.000);术后14d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RGCs数量为(35.69±1.80)个/高倍视野,明显少于术后7d的(50.76±2.77)个/高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0,P=0.000)。术后7d及14d,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存活的RGCs数量均多于视神经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d:t=102.840,P=0.000;14d:t=164.020,P=0.000);术后14d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存活的RGCs:牧量少于伪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04,P=0.
马成霞吕勇吕建谭凤玲
关键词:晶状体外伤性白内障横断伤MULLER细胞细胞存活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性青光眼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性青光眼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类型。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的≤2周岁的患儿资料。分析患儿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年龄、手术方式,观察白内障手术后青光眼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类型。结果205例324眼被纳入观察对象,平均手术年龄13.9(2—24)个月,手术方式均为白内障摘除联合后囊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后随访47.6(22~63)个月。29例37眼被诊断为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性青光眼,发生率为11.42%。发生无晶状体性青光眼的患儿白内障手术平均年龄6.8(2—12)个月。未发生青光眼的176例287眼白内障平均手术年龄14.1(10~24)个月。37眼青光眼中,早发性闭角型青光眼9眼,发生率为2.78%;发生时间为白内障术后2—12(4.2±2.6)个月;迟发性青光眼28眼,发生率为8.64%;其中2眼为闭角型,26眼为开角型;发生时间为白内障术后18~64(37.5±11.0)个月。结论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性青光眼的发生率为11.42%;发生时间为白内障术后2—64个月;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较早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多见。
马成霞吕勇吕建杨琳谭凤玲李彬彬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
白内障术后角膜上皮细胞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白内障术后角膜上皮细胞功能障碍的发生时间、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等。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诊治的白内障术后角膜上皮细胞功能障碍26例(38只眼)的临床资料,观察和分析其发生时间、发病的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等。结果角膜上皮细胞功能障碍发生于白内障术后2-25 d,平均(13.5±7.4) d。38眼中出现糖尿病干眼18眼,睑板腺功能障碍并干眼10眼,陈旧性沙眼并倒睫及干眼4眼,既往应用抗青光眼药物4眼,干燥综合征2眼。男6例,女20例,男∶女=1∶3.33。药物联合治疗的30眼中,22眼治疗1个月后痊愈;另8眼治疗7d无缓解,改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21 d内痊愈;直接应用药物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的8眼,14 d内痊愈。结论角膜上皮细胞功能障碍发生于白内障术后早期,女性患者容易发生。糖尿病、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倒睫等眼表异常和药物的眼表毒性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早发现及正确治疗预后良好。
马成霞陈刚袁超峰谭凤玲李彬彬
关键词:白内障术后
晶状体损伤促进视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机制的研究
视神经损伤(optic nerve injury)是眼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眼外伤类型及致盲原因,常见于各种面部、颅脑及眼眶外伤,如压迫、牵拉、切断等原因均能导致视神经严重受损,可能造成患者视功能不可逆性的丧失。视神经损伤后大...
谭凤玲
关键词:生长相关蛋白43晶状体损伤视神经损伤轴突再生巨噬细胞酵母多糖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476例手术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方式、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以期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先天性白内障摘出的13岁以下儿童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行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眼压、最佳矫正视力等常规检查。2岁及以下儿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osterior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PCCC)+前段玻璃体切割(anterior vitrectomy,AV)术,2岁后行二期IOL植入术;>2~4岁儿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PCCC+AV+IOL植入术;>4~7岁儿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PCCC+IOL植入术;>7岁儿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IOL植入术。结果共476例(740眼)纳入本研究,年龄(33.59±37.14)个月,其中0~6个月166例(282眼,38.11%)。一期植入IOL 260眼,年龄(5.59±2.43)岁;二期植入IOL 480眼,年龄(4.06±2.12)岁。IOL植入术后残留屈光度(等效球镜度数):>2~4岁为(3.53±0.56)D,>4~6岁为(2.36±0.32)D,>6~8岁为(1.65±0.52)D,>8~13岁为(-0.25±0.32)D。术后并发症326眼,其中虹膜粘连115眼(35.28%),位于视轴上的后发性白内障97眼(29.75%),术后青光眼54眼(16.56%)。末次随访时单眼白内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56±0.41)LogMAR,双眼白内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42±0.27)LogMAR,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约三分之一在6个月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视力预后优于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并发症较成人多,需谨慎处理。
杨琳吕勇周朋义谭凤玲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连续环形撕囊玻璃体切割人工晶状体
活化的巨噬细胞对大鼠晶状体损伤后视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活化的巨噬细胞对大鼠晶状体损伤后视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选用普通级成年健康Wistar大鼠45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NC组给予视神经横断性损伤;NC+LP组先给予视神经横断性损伤,再给予晶状体损伤。术后第7、14、21天每组分别处死大鼠5只,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ED-1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GAP-43的表达。结果:术后第7、14、21天,正常对照组及NC组视网膜中均未见ED-1阳性细胞;NC+LP组ED-1阳性细胞计数分别为(58.27±4.79)、(45.39±5.13)、(21.17±3.40),第7天时表达最强,之后降低(P<0.001)。术后第7天NC组神经节细胞层可见少量GAP-43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之后表达降低;NC+LP组各时间点GAP-43表达均大于NC组(P<0.05),术后第14天表达最强(P<0.05)。结论:激活巨噬细胞可促进晶状体损伤后视神经轴突再生。
谭凤玲吕勇杨琳马成霞张欢
关键词:生长相关蛋白43晶状体损伤巨噬细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葡萄膜炎伴发白内障术中应用小剂量曲安奈德的效果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评价前葡萄膜炎伴发白内障手术前房注射小剂量曲安奈德控制术后炎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葡萄膜炎伴发白内障35例(42眼)随机分成2组,临床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眼。所有患者均进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结束前试验组前房内注射曲安奈德2mg/0.05ml,对照组注射等量灌注液。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力、眼压、前房炎症反应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术后1、3、7d,试验组前房炎症反应均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0.046,0.010),术后30d两组前房炎症反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311),两组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葡萄膜炎伴发白内障手术中前房注射小剂量曲安奈德可减轻术后前房炎症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连黎红马成霞谭凤玲陈佳佳
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硬性透气性接触镜与框架眼镜效果对比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比较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与框架眼镜对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矫正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收集3~12月龄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46例(72只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佩戴RGPCL者,20例(31只眼);B组为佩戴框架眼镜者,26例(41只眼)。术后进行视功能训练,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术后12个月视力较术后1个月视力明显提高(A组:Z=-6.791,P=0.000;B组:Z=-7.427,P=0.000),术后12个月视力A组较B组提高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496,P=0.000)。A组的眼球震颤缓解率为54.55%高于B组的25.00%,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5,P=0.144)。A组建立的双眼同时视者占55.56%高于B组的21.43%,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7,P=0.094)。术后屈光度和眼轴长度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因佩戴而出现与视力相关的眼部并发症。结论RGPCL用于矫正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效果优于框架眼镜,能更好地改善患儿视力,有助于视功能的重建。
吕勇吴鹏伟杨琳高莎莎谭凤玲
关键词:无晶状体眼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PHPV)经过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视力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23例(25眼)PHPV患者的临床资料,20眼行玻璃体或晶状体切除手术,5眼未手术。术后随访1.0~2.5a,观察临床特征、视力预后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B超检查示25眼均有从视盘发出的蘑菇状回声;彩超示玻璃体内条索状回声影内有连续血流,由视盘向晶状体后延伸。手术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达有用视力14眼,其中小眼球畸形1眼,正常眼轴13眼,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视网膜脱离、皱襞及发育异常者3眼,无该病变者11眼,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非手术组随访期内最佳矫正视力无一眼获得有用视力。术后手术组慢性低眼压、玻璃体出血1眼。结论 PHPV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改善视力、防止并发症;未手术治疗者视力预后差。视力预后与小眼球畸形、视网膜脱离、皱襞及发育异常有关。
谭凤玲吕勇杨琳吕建
关键词: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白瞳症玻璃体切割术
PHACO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疗效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2/2019-03本院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80例91眼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3mo最佳矫正视力情况将其分为低视力组(最佳矫正视力<0.3)、正常组(最佳矫正视力≥0.3),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视力恢复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前后BCVA比较有差异(P<0.001),未见角膜失代偿、继发性青光眼、人工晶状体移位等严重并发症。低视力组年龄、近视时间、眼轴长度、术前眼压、角膜散光度、前囊口面积、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核分级及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变性、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与正常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眼轴长度>30mm、术前眼压≥21mmHg、角膜散光度≥1.30D、晶状体核分级Ⅲ~Ⅳ级、术前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变性为影响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效果显著,但也受眼轴长度、术前眼压、角膜散光度、晶状体核分级、术前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变性等因素影响而视力恢复不佳,术前应对此类因素提高警惕。
王洪亮付珂杨琳谭凤玲张妮红
关键词:PHACO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高度近视白内障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