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寿云

作品数:20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专利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机械工程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制动
  • 5篇机车
  • 4篇电路
  • 4篇列车
  • 4篇防滑器
  • 4篇车辆
  • 3篇电力机车
  • 3篇制动控制
  • 3篇数据传输
  • 3篇数据传输模式
  • 3篇微机
  • 3篇传输模
  • 2篇地铁
  • 2篇电源
  • 2篇电制动
  • 2篇制动控制单元
  • 2篇制动系
  • 2篇制动系统
  • 2篇蠕滑
  • 2篇逆变

机构

  • 13篇株洲南车时代...
  • 6篇南车株洲电力...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株洲时代电子...

作者

  • 20篇谭寿云
  • 6篇何素敏
  • 5篇钱华
  • 2篇肖华
  • 2篇谢永清
  • 2篇林杰
  • 2篇徐小梅
  • 2篇刘文锋
  • 1篇夏帅
  • 1篇朱迎谷
  • 1篇胡淼

传媒

  • 6篇机车电传动
  • 1篇铁道车辆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数据传输模式的电空混合制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数据传输模式的电空混合制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定步骤,制动控制单元从接收到列车控制指令的制动命令开始,设定等待牵引力消退的延时计时;第一监测步骤,所述制动控制单元监测来自电传动控制单...
余接任谭寿云钱华毛康鑫肖华
文献传递
一种列车防滑控制方法及装置
一种列车防滑控制方法及装置,一种机车车辆防滑控制方法,以控制量速度差,减速度,和蠕滑率为基础,综合了车辆速度,车辆速度及车辆计算速度的差值,设定最优控制函数,对粘着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得到综合指标值,从而根据综合指标值...
谭寿云何素敏
文献传递
地铁车载机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载机箱,包括箱体和门体,所述箱体与门体通过紧固件和/或连接件连接。所述门体与箱体上部通过搭扣机构连接,门体与箱体下部通过机械门锁连接。所述门体包括经紧固件固定连接的门板和加强板,所述搭扣机构经紧固件...
谢永清钱华谭寿云徐小梅刘文锋
文献传递
重庆单轨3号线车辆制动力分配浅析
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目前重庆轨道3号线制动力分配状况,提出了调节重心法、改变制动系统控制法、转向架最大制动力限制值法三种可以改善制动力分配的方案,并介绍了目前城轨车辆最新的制动力分配方法,以及制动分配发展的趋势.
夏帅谭寿云余接任
关键词:单轨车辆制动系统制动力分配
交流传动机车传动控制单元的设计要素被引量:6
2002年
介绍了交流传动机车传动控制单元(DCU)的发展状况,阐述了DCU功能模块的设计要素以及实现通用化、模块化设计的几点基本原则。讨论了DCU微处理器的选择原则及逆变器控制和计算的主要任务,论述了DCU的自检与系统保护方法及DCU与上级微机系统的通信特点。
谭寿云
关键词:交流传动机车微机控制模块化设计
控制阀(防滑器-1)
林杰谭寿云何素敏
东风_6内燃机车微机控制屏单板功能测试台
1996年
东风6内燃机车微机控制屏单板功能测试合是根据其I/O总线(FE-BUS)的结构特点,设计一个接口电路与微机相连,并利用继电器将各I/O板共用引脚的不同输入、输出信号分离开。文中主要介绍了测试合的硬件结构、测试软件和测试方法。
谭寿云
关键词:专家系统内燃机车微机测试台
单元车辆120型制动系统建模及仿真研究
2015年
基于AMESIM仿真平台的制动系统仿真模型计算过程复杂、运算效率较低、仿真实时性差,难以适用于长大货运列车实时动态仿真,为此根据120型分配阀工作原理,通过模型等效、动态过程简化等方法,提出一种单元车辆120型制动系统建模方法。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仿真效率高,同时易于参数调节和模型修改。
朱迎谷谭寿云胡淼
关键词:分配阀列车制动空气制动
地铁车载机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载机箱,包括箱体和门体,所述箱体与门体通过紧固件和/或连接件连接。所述门体与箱体上部通过搭扣机构连接,门体与箱体下部通过机械门锁连接。所述门体包括经紧固件固定连接的门板和加强板,所述搭扣机构经紧固件...
谢永清钱华谭寿云徐小梅刘文锋
文献传递
SPWM差值二次逼近算法被引量:5
1997年
在大功率逆变器的实时控制中,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SPWM交点是一个关键问题。文中介绍了SPWM差值二次逼近算法的原理,推导了各种SPWM调制方式下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算法误差及谐波分布,给出了SPWM同步调制方式下该算法实现的程序框图。该算法在4000kW交直交电力机车油冷变流机组地面试验系统中得到验证,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谭寿云
关键词:逆变器SPWM电力机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