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耀鹏

作品数:2 被引量:33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稻谷
  • 1篇性状
  • 1篇性状基因
  • 1篇应用系统
  • 1篇设计模式
  • 1篇数量性状
  • 1篇数量性状基因
  • 1篇数量性状基因...
  • 1篇水稻
  • 1篇水稻谷粒
  • 1篇外观性状
  • 1篇粒宽
  • 1篇互作效应
  • 1篇环境互作
  • 1篇环境互作效应
  • 1篇混合线性模型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定位
  • 1篇谷粒
  • 1篇MVC

机构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谭耀鹏
  • 1篇李兰芝
  • 1篇王玲霞
  • 1篇胡中立
  • 1篇李平

传媒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2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利用DH群体定位水稻谷粒外观性状的QTL被引量:32
2005年
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对水稻“圭630”和“02428”组合的DH群体的谷粒外观性状——粒长、粒宽和粒形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同时对定位的主效应和上位性进行了环境效应分析。2002年对粒长、粒宽和粒形分别检测到5、4和2个QTLs;2003年对以上3个性状分别检测到3、4和4个QTLs。其中4个QTLs在2年均检测到,且其贡献率较大。位于第4染色体C22-RG449d区间的QTL效应大,同时影响粒长和粒宽,2年内均被检测到。联合2年数据分析分别检测到6个粒长QTLs、6个粒宽QTLs和3个粒形QTLs,共解释各自性状变异的67.71%、50.08%和29.17%,且影响粒形的3个QTLs同时影响粒长或粒宽。对粒形和粒宽分别检测到4个QTLs与环境之间存在显著互作。本实验中检测到主效应和上位性对谷粒外观性状均具有重要作用,但上位性贡献率相对主效应较小,环境互作效应更小。
谭耀鹏李兰芝李平王玲霞胡中立
关键词:外观性状谷粒水稻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混合线性模型环境互作效应粒宽
基于J2EE的生物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Java企业级计算平台-Java2平台企业版(J2EE)一个分布式的服务器应用程序设计环境,它提供了基于组件的,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多层应用体系结构,为企业应用系统提供了一个具有高度的可移植性和兼容性、安全的平台。基于这个平...
谭耀鹏
关键词:J2EESTRUTSWEB应用系统设计模式MVC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